北京市西城區(qū)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北京市西城區(qū)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一物理 2014.1試卷滿分:120分 考試時間:100分鐘 A卷[物理1]滿分100分題號一二三四總分202122分數(shù)B卷 [學期綜合] 滿分20分題號23242526總分分數(shù)請把選擇題答案在下表中相應(yīng)位置涂黑。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ABCD ABCDABCDABCDABCD ABCDABCDABCDABCD 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 卷[物理1]一.本題共12個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3分,共36分。某同學在向西急速行駛的列車中觀察鐵道旁邊的房屋,如果選擇他乘坐的列車為參考系,則房屋A. 向東運動 B. 向西C. 保持靜止 D. 運動方向與列車速度有關(guān)4km;從西單到王府井的距離為3km。兩段路線相互垂直。整個過程中,該同學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為A.7km7km B.5km5kmC.7km5km D.5km7km下列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敘述中,正確的有A.物體質(zhì)量越大,B.C.D.關(guān)于慣性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B.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大C.物體的加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D.物體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慣性就越大甲、乙兩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甲做加速運動,經(jīng)過1s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乙做減速運動,經(jīng)過s速度由20m/s減到0,則A.甲的速度變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B.甲的速度變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C.乙的速度變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D.乙的速度變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m的物體靜止在斜面上,斜面的傾角為。重力加速度為g。關(guān)于物體A.方向沿斜面向上 B.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為零D.如圖所示,三個共點力F1、F2與 F3作用在同一個質(zhì)點上,其中,F(xiàn)1與F2共線且反向,F(xiàn)3與F1垂直,F(xiàn)1=6N、F2=2N、F3=3N。則質(zhì)點所受的合力為A.7N B.11NC.1N D.5N g取10m/s2。則物體在第5s內(nèi)的位移為 A.B.C.D.下列情景中,關(guān)于力的大小關(guān)系,說法正確的是 A.跳高運動員起跳,地對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對地的壓力B.火箭加速上升時,火箭發(fā)動機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雞蛋破碎,雞蛋對石頭的力小于石頭對雞蛋的力D.鋼絲繩吊起貨物加速上升時,鋼絲繩對貨物的拉力大于貨物對鋼絲繩的拉力如圖所示,在水平方向推力F1和F2作用下,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F1=10N,F(xiàn)2=2N。從撤去F1,到木塊停止運動前,木塊所受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f=8N,方向向B.f=8N,方向向左C.f=N,方向向左D.f=N,方向向如圖所示,一木箱置于電梯中,并隨電梯一起向上運動,電梯地面水平,木箱所受重力和支持力大小分別為G和F。則此時A..C..如圖1所示,在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塊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由圖象可知,A.在s—4s內(nèi),力F0B.在s內(nèi),力FC.在0s內(nèi),力FD.在s內(nèi),力F二.本題共5個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誤選項的不得分。下列物理量屬于矢量的是 A. 質(zhì)量B. 路程C. 速度D. 加速度如圖所示,物體A、B沿方向做直線運動的速度由圖可知A.物體A、B在4s末相遇B.物體A、B在2s末相遇C.物體A、B在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體A、B在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向東大小為5m/s經(jīng)2s,速度變?yōu)橄蛭鞔笮?1m/s物體的位移A.6m B.6m C.D.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的物體沿傾角為的斜面勻速下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合力為0B.物體所受合力為C.摩擦力大小與物體下滑速度大小無關(guān)D.物體勻速下滑速度越大,則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小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輕質(zhì)彈簧的右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一物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做直線運動,接觸彈簧后,壓縮彈簧,直至速度為零。整個過程中,物體一直受到力F作用,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nèi)。在物塊與彈簧接觸后向右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接觸彈簧后做減速運動B.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C.當彈簧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D.當物塊的速度最大時,它所受的合力為零某同學探究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勁度系數(shù)k10m/s2。(1)右圖是在彈簧下端懸掛質(zhì)量為350g鉤碼時實驗裝置的示意圖,此時彈簧的實際長度為 cm;(2)若已知彈簧原長為7.80cm,則根據(jù)此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某同學物體加速度與力關(guān)系裝置如圖(1)實驗中應(yīng)該滿足:鉤碼的質(zhì)量m和小車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圖2所示為本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為了盡量減小誤差,則用T、x1、x2…x6表示小車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得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經(jīng)過6次實驗,獲得了6組對應(yīng)的小車所受合力F、小車加速度a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畫線,得到如圖3所示的a-F圖線。發(fā)現(xiàn)圖線不過原點,經(jīng)排查發(fā)現(xiàn):并非人為的偶然誤差所致,那么,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 。學習牛頓第二定律后,你認為,圖3中圖線的斜率表示 。四.計算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30分。解答時應(yīng)畫出必要的受力圖,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原始方程。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要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8分)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在水平路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求:(1)汽車在第5s末的速度大小v;(2)汽車在前5s內(nèi)的位移大小x。(10分)如圖所示,用不可伸長的輕繩AC和BC吊起一質(zhì)量不計的沙袋,繩AC和BC與天花板的夾角分別為60°和30°,F(xiàn)緩慢往沙袋中注入沙子。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質(zhì)量10kg時,繩(2)若(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kg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現(xiàn)有一質(zhì)量m=0.5kg的小滑(可視為質(zhì)點)以的初速度左端沖上木板。已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10m/s2。求:(1)滑塊木板(2)滑塊木板的加速度(3)滑塊木板AB 卷[學期綜合](6分)第23題共兩道小題,選做一道即可。兩道題都做,則第得分計入總分。中運動的時間t = ;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之間水平方向的距離s= ,小球落地前瞬間的速度大小v = 。(2)一小球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運動中所受阻力為其重力的的加速度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落回拋出點的速度大小。M的木塊A置于的水平面上,通過定滑輪,用不可伸長的輕繩與質(zhì)量為m的木塊B連接。不計一切摩擦。在木塊B的重力作用下,繩子一直處于拉直狀態(tài), A、B分別向右和向下做加速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此時木塊B運動的加速度a = ;繩上的拉力T = 。(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天花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夾角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與天花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8分)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長距離電動扶梯加速度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將一電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臺階上,實驗員站在健康秤上相對健康秤靜止。使電動扶梯由靜止開始斜向上運動,整個運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先加速、再勻速、最終減速停下。已知電動扶梯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重力加速g取10m/s2,sin37°=0.6,cos37°=0.8(1)畫出加速過程中實驗員的受力示意圖; (2)求該次測量中實驗員的質(zhì)量m;(3)求該次測量中電動扶梯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2。北京市西城區(qū)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一物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4.1A卷(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ADCBCADCBBDC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誤選項的不得分。)題號1314151617答案CDADBCACBD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4分。)18.14.84(14.82-14.86) 5019.m遠小于M 0.64 小車前進過程中受到滑動摩擦力 四、計算題(共30分)20.(8分)解:(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v = at (2分)汽車在第5s末的速度大小 v = 10m/s (2分)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分)求出汽車在前5s內(nèi)的位移大小x x = 25m (2分)21. (10分)解:裝置受力圖如右圖所示 (1) T=mg TAC =T/2=86.5N (3分) TBC =T/2=50N (3分) (2)因為TAC/ TBC= 而 TACmax= 150N TBCmax= 100N 所以AC更容易被拉斷 (2分)TACmax =Mg/2=150N 所以M =17.3kg (2分)22.(12分)(1)木板所受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2分) 方向向右 (1分)(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2分) 得出=1m/s2 (2分) (3)與滑塊情況相似 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0.5m/s2 (2分北京市西城區(qū)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2021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