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坐落在北京天安門東側(cè)的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曾經(jīng)是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種對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國古代的 ( )A.分封制 B. 王位世襲制 C.皇帝制度 D.宗法制2.孔子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笨鬃舆@句話中的“禮”的含義是( )A.禮儀禮節(jié) B. 國家政權 C.風俗習慣 D.政治制度3.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天子與諸侯都是宗族、姻親關系 B.當時有諸侯“不朝”的現(xiàn)象 C.諸侯有保護天子的義務 D.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況 4.有學者把文字的發(fā)明作為文明出現(xiàn)的標志之一,作為史料,下列所選取的一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縣制 D. 內(nèi)外朝制5.從地方行政組織來看,呂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國劃分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這三個先后相繼的時代。其中與“封建時代”相對應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宋代6.下列關于秦朝中央官職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②丞相負責監(jiān)察百官③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④漢朝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④7. 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息,以有侯王.賴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為消除這一擔心,而采取的舉措( )A.焚書坑儒 B.推行郡縣制 C.強化中央機構 D.統(tǒng)一文字8. 我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現(xiàn)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變化。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發(fā)展 B.疆域的拓展C.經(jīng)濟文化交流需要 D.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9.秦朝“在政府組織上,嬴政大帝給中國歷代王朝奠定了權威性的規(guī)范,使得以后幾百個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無力作巨大改變。”材料中這一“規(guī)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襲制度 C.中央集權制度 D.宗法制度10.右圖中秦代磚文為“海內(nèi)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其中“海內(nèi)皆臣”反映的歷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發(fā)達,水陸并用 B.疆土遼闊,臣民眾多C.國家一統(tǒng),皇帝集權 D.法律嚴苛,覆蓋全國11.2008年湖南大學搶救性回購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簡,保護研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批秦簡成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度 ②差額選舉法 ③郡縣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2.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這段材料說明了 ( )A.漢武帝貪財暴虐B.列侯獻酎金的金子有問題C.漢武帝加強對地方的控制D.漢武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大漢天子》里的漢武帝劇照 13. 唐高宗時,大臣長孫無忌等撰定《唐律疏議》三十卷解釋律令條文,通行天下,這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較完整的法典。他頒布前審批時需要通過 ( )①尚書省 ②中書省 ③門下省 ④皇帝A.③④ B.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有位學者指出:“中國傳統(tǒng)政治中,君權和相權的關系,是一部不斷摩擦、不斷調(diào)整的歷史!毕铝杏嘘P歷代宰相制度演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漢武帝為削弱丞相職權,任用親信近臣,在內(nèi)廷處理國政,形成所謂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C.宋代設置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財權 D.元朝廢除了尚書省和門下省,而將尚書省的六部移至中書省,并掌理一切政務15.《賈誼?治安策》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賈誼這一“治安策”主要體現(xiàn)為A.采納董仲舒建議 B.實行郡國并行制 C.頒行推恩令 D.設立刺史官職16.與秦漢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主要在于A.通過分散相權達到集權的目的 B.用六部牽制宰相的權力C.通過加強相權達到集權的目的 D.取消宰相,加強皇帝權力17.中國古代時人評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边@番評說反映了下列哪項人才選拔制度的弊端A. 世襲制 B. 軍功爵制 C. 察舉制 D. 科舉制18.以下有關選拔官員的方式與主要依據(jù)搭配正確的是秦朝軍功授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A.功績――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B.考試成績――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C.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功績D.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考試成績19. 明代內(nèi)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統(tǒng)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20. 下圖描述的是我國封建社會地方權力強弱的變化,其中較為符合實際的是( ) 地 地 地 地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21.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顛沛流離,且又當過和尚,即位后且殘殺功臣,其長相如何在民間有多重版本,而大體可分為兩類:①宮廷版:方面大臉,慈眉善目 ②民間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見下圖),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圖① B.圖② C.圖①圖②都是 D.有待考證22.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nèi)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A.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nèi)容C.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斷的改革 D.彌合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23.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擔任首席將軍的是A.柏拉圖 B.梭倫C.伯利克里 D.克利斯提尼24.西塞羅說:“如果人們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能得到維護,那么人類便可以像神一樣地生活。”古代羅馬用以維護人們之間協(xié)調(diào)性的重要工具是A.宗教 B.權威 C.理性 D.法律25.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記述一名希臘人對波斯國王薛西斯講的話:“希臘人雖然是自由的,但他們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們受著法律的統(tǒng)治,他們對法律的畏懼甚于你的臣民對你的畏懼。”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波斯人非常贊賞希臘的制度 B.古希臘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礎之上 C.古希臘是民主政體的發(fā)祥地 D.波斯人當時仍然實行君主專制26.“凡未經(jīng)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辈牧铣鲎訟.《權利法案》 B.1787年憲法C.《德意志帝國憲法》 D.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27.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制定了一部聯(lián)邦憲法,這就是1787年憲法。下列各項與其無關的是A.它使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B.它規(guī)定總統(tǒng)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但須得到國會的批準方可生效 C.它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以避免權力過于集中 D.它規(guī)定總統(tǒng)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lián)席會議選出,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28.某份晚清畫報刊登一則人物圖像,稱他是再造普魯士、統(tǒng)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路易?波拿巴 B.威廉一世 C.俾斯麥 D.威廉二世29.1689年《權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共同之處主要是A.規(guī)定首相對議會負責 B.清除了封建殘余C.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奠定基礎D.確立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30.某班四位同學在學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單元后,分別撰寫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標題完全正確的是 ①《淺談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 ②《淺析秦始皇開創(chuàng)的皇帝制與郡縣制》 ③《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④《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20分)閱讀下列材料: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諸侯國諸侯國與王室關系(分封原因)地理位置晉同姓今山西衛(wèi)同姓今河南北部魯同姓今山東南部齊功臣今山東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帶注:沿黃河流域的山西、山東是當時的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材料二 《荀子》記載西周初年7l國中姬姓諸侯國比例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jù)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nèi),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shù)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淘谌嗽梗强ひ刂剖б。 ――柳宗元《封建論》材料四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弊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日:不能。……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1)依據(jù)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點。(2)分封制對西周統(tǒng)河南省開封市第二實驗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yi/22111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