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分) 1. 下列關于質(zhì)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確定大海中輪船的位置時,可以將輪船看作質(zhì)點 B. 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將地球看作質(zhì)點 C. 質(zhì)點是理想化模型,所以引入質(zhì)點的概念沒有實際意義 D. 質(zhì)點既沒有大小,也沒有形狀和質(zhì)量 2. 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沿單方向做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就是路程 B. 質(zhì)點沿不同路徑由A運動到B,路程可能相同,但位移一定不同 C. 出租車的收費標準是按照位移來收費的 D. 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標量 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質(zhì)點的v-t圖象。對于甲、乙兩質(zhì)點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質(zhì)點甲向所選定的正方向運動,質(zhì)點乙與甲的運動方向相反B.質(zhì)點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質(zhì)點甲、乙是否從同一地點開始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一定越來越大4、甲、乙兩小分隊進行軍事演習,指揮部通過現(xiàn)代通信設備,在屏幕上觀察到兩小分隊的具體行軍路線如圖所示,兩小分隊同時同地由O點出發(fā),最后同時到達A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分隊行軍路程s甲>s乙B.小分隊平均速度甲>乙C.y-x圖象表示的是速率v-t圖象 D.y-x圖象表示的是位移s-t圖象5. 關于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加速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物體的加速度為零,而速度卻可以不為零 B. 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則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在減小,速度 D. 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如圖所示,為一個質(zhì)點的運動圖像,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1s末速度為2m/s B. 0到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5m/s C. 0到4s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1.5m/s D. 0到2s內(nèi)速度方向與2到4s內(nèi)速度方向相反 . 一個物體從某地出發(fā),其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則以下正確的是 A. 運動的方向在t1、t3時刻改變 B. 0到t2時間內(nèi)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C. t2時刻物體回到出發(fā)點 D. t2時刻離出發(fā)點最遠 . 一列火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在靠近一座石拱橋時減速,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0.1m/s2,減速2min后的速度為 A. 4m/s B. 8m/s C. 16m/s D. 60m/s . 一個物體沿著斜面勻加速下滑,次通過A、B、C三個位置,已知AB=6m,BC=10m,物體經(jīng)過AB和BC用時均為2s,則物體經(jīng)過B時的速度為 A.4m/s B.5m/s C.6m/s D.7m/s . 汽車剎車的運動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某輛汽車經(jīng)過8s的時間速度減為零,最后2s內(nèi)的位移是1m,則汽車減速過程的總位移是A.8m B.10m C.16m D.4m . 某同學為了測出教學樓的高度,在樓頂由靜止釋放一塊石子,忽略空氣阻力,則通過以下哪個數(shù)據(jù)不能計算出樓的高度 A.石子下落的總時間 B.石子落地時的瞬時速度 C.石子下落最初1s的位移 D.石子最后1s下落的12. 一根豎直的直桿長1.4m,靜止的懸掛在某點,現(xiàn)將繩剪斷使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整個桿子經(jīng)過O點所用的時間是A.0.8s B.0.6s C.0.4s D.0.2s二、填空和實驗題(16分) 13. 一輛汽車以54km/h的速度行駛,進站時以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10s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______m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 若守門員踢球的時間為0.1s,則足球的平均加速度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線運動,速度不斷減小,設加速度大小恒為2m/s2,3s后足球運動到后衛(wèi)隊員處,則此過程中,足球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m/s,后衛(wèi)隊員接到球時,足球的速度為______m/s15. 在“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給出了從0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紙帶,其中0、1、2、3、4、5、6為計數(shù)點。測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 2.88 cm,S5=3.39 cm,S6=3.87 cm。(1)在計時器打3時,小車的速度為: V3= m/s ()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____________,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a=_____ m/s2(結(jié)果保留有效數(shù)字)三、計算題(第1、1題8分,第1、題各10分,共3分)16.向東運動了300 m,又向南運動了400 m,一個物體從太湖中學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高 一 物 理 答 題 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和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13._________________1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15.(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計算題(16題8分,17題8分,1、題各10分 16.17.18.19太湖中學201-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高一物理 100; 7;415、(1)CD (2)0.263m/s (3)、0.496m/s2 17、解:(1)由可得 …………………………(3分)代入數(shù)據(jù)得 a=0.8 m/s2 …………………………(1分)上升的高度為 …………………………(3分)則物體在最高點距離地面高度為 ………(1分)從最高點落到地面時間為…………………………(3分)所以從拋出到落地總時間為 …………………………(1分)所以物體運動的總時間為6s19.(1)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3分)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t=10s …………………………(1分)密 封 線學校 班級 姓名 學號 座位號 0123456s6s5s4s3s2s16安徽省太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2138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