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生物試卷第Ⅰ卷2013.11選擇題(共50題,60分;其中第1題至第40題每題1分,第41題至50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 A.精子 B.病毒 C.乳酸菌 D.受精卵2.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A.生命系統(tǒng)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tǒng)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C.蛋白質(zhì),核酸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D.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4.關于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中,科學家與其觀點不相符的是( )A.虎克觀察木栓組織,并命名細胞B.列文虎克觀察紅細胞、細菌等,并命名細胞C.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細胞是動植物構成單位D.魏爾肖提出細胞分裂產(chǎn)生細胞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A.變形蟲、水綿、香菇B.小麥、番茄、大豆 C.菌、靈芝、豌豆D.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將低倍鏡換上高倍鏡后,一個視野內(nèi)是( )A.細胞數(shù)目增多,體積變大,視野變暗B.細胞數(shù)目減少,體積變小,視野變亮C.細胞數(shù)目增多,體積變小,視野變亮D.細胞數(shù)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比較小麥和家兔體內(nèi)的各種化學元素( )A.種類和含量都相差很大B.種類和含量都相差不大C.種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體相同D.種類大體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11.糖原、磷脂、胰島素和DNA共有的化學元素為 (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12.一種氨基酸的R基是—CH3 ,在這種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數(shù)為( ) A.3、4、2 B.3、7、2 C.4、1、2 D.4、3、113.胰島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們的化學本質(zhì)依次是 ( ) A. 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B. 脂質(zhì)和蛋白質(zhì) C. 糖類和蛋白質(zhì)D. 蛋白質(zhì)和糖類14.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麥芽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組成的二糖 B.脂肪是細胞內(nèi)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 C.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D.組成細胞的重要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1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常見的單糖有果糖、乳糖、核糖、葡萄糖等,它們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B.淀粉是一種多糖,糧食作物玉米、小麥、水稻的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淀粉 C.纖維素不溶于水,人和動物細胞中不含纖維素 D.糖原是人和動物體內(nèi)常見的多糖,可以為機體提供能量16.下列關于生物體內(nèi)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脂質(zhì)不參與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 B.蛋白質(zhì)是生物體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 C.核酸是生物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zhì) D.所有的糖類都是能源物質(zhì)17.關于生物體內(nèi)有機化合物所含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葉綠素含有鎂元素 B.血紅蛋白含有鐵元素 C.脫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島素含有碳元素 18.淀粉、唾液淀粉酶和控制合成唾液淀粉酶的DNA片段,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 (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麥芽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D.葡萄糖、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19.下列真核細胞結構與成分,對應有誤的是 ( ) A.細胞膜:脂質(zhì)、蛋白質(zhì)、糖類 B.染色體:核糖核酸、蛋白質(zhì) C.細胞壁:纖維素、果膠 D.細胞骨架:蛋白質(zhì)20.銀杏和大熊貓都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它們的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結構 ( ) ①細胞膜 ?②葉綠體③核糖體? ?④內(nèi)質(zhì)網(wǎng)? ⑤中心體? ⑥高爾基體 ? ⑦線粒體? ⑧細胞質(zhì) A. ①③⑦⑧B. ①③④⑦⑧ C. ①③④⑥⑦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1.綠色植物體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 A. 葉綠體B. 大液泡C. 中心體D. 細胞壁真核細胞具有一些能顯著增大膜面積、有利于酶的附著以提高代謝效率的結構,下列 不屬于此類結構的是 ( ) A.神經(jīng)細胞的突起 B.線粒體的嵴 C.甲狀腺細胞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 D.葉綠體的基粒23.下列細胞的各種結構中,具有磷脂和蛋白質(zhì)的一組是 ( ) ①細胞膜 ②線粒體 ③高爾基體 ④中心體 ⑤染色體 ⑥核膜 ⑦內(nèi)質(zhì)網(wǎng) ⑧核糖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⑦24.小陳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后得出如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 ) 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 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 C.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與核膜相連 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下圖表示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nèi)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在細胞內(nèi)分 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gkstk ( ) 26.細胞膜上信息交流的受體多數(shù)是屬于哪類物質(zhì) ( ) A.多糖 B.磷脂 C.蛋白質(zhì) D.核酸27.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細胞核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C.細胞核是遺傳物質(zhì)儲存和復制場所 D.細胞核是具有雙層膜的結構28.噬菌體、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各自具有的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依次分別是 ( ) A.4、8、4和4、8、4 B.4、5、4和4、5、4 C.4、5、4和4、8、4 D.4、8、4和4、5、429.下列關于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屬于概念模型 B.在設計并制作細胞模型時,美觀是第一位的 C.在設計并制作細胞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應該是第一位的 D.以上都不對30.根據(jù)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D.吞噬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溶酶體31.根據(jù)下圖所示的概念圖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若甲圖中a和b分別代表乳酸菌和藍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圖能體現(xiàn)染色體(c)、DNA(a)和蛋白質(zhì)(b)的關系 C.丙圖表示糖(b)和糖原(a)的關系 D.丁圖可體現(xiàn)出細胞(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將5塊去皮且體積相同的馬鈴薯條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時間后,測定馬鈴薯條的長度并作圖。下列能代表本實驗結果的是gkstk ( )33.下列有關實驗的步驟,正確的是 ( ) A.脂肪的鑒定:取材和切片—染色—洗去浮色—滴水制片—顯微鏡觀察;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取材制片—烘干—水解—染色—滴水制片—顯微鏡觀察;C.還原糖的鑒定:取待鑒定溶液—加入現(xiàn)配的斐林試劑—搖勻后觀察D.蛋白質(zhì)的鑒定:取待鑒定溶液—加入雙縮脲試劑混合液—搖勻后觀察34.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真核細胞的核膜B.在電鏡下觀察原核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的主要結構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C.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zhì)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D.下列哪項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A.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 B.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 C. 支持、保護細胞 D.在細胞內(nèi)外的物質(zhì)運輸?shù)冗^程中起決定性作用36.胰島素是在胰島B細胞中合成的,剛合成的多肽稱前胰島素原,在信號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島素原的信號肽被切除,成為胰島素原。最后胰島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島素和一個多肽(如下圖)。胰島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氫用于 ( ) A.形成—COOH和—SH B.形成—COOH和連接碳的—H C.形成—SH和—OH D.形成—NH2和—COOH37.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三種生物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zhì)檢測實驗最好選用花生作為材料 B.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大豆種子研磨濾液呈紫色 C.三種種子都常用來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D.萌發(fā)時相同質(zhì)量的三種種子需要的O2量相同38.右圖是植物細胞模式圖,1-10號分別指示對應的細胞結構,以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1號和2號都與能量代謝有關 B.10號與脂質(zhì)合成有關 C.1號和4號在綠色植物細胞中都能找到 D.9號內(nèi)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39.如果一分子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zhì)中擴散出來,進入一個相鄰細胞的葉綠體基質(zhì)中,那么,這個CO2分子穿過的生物膜的層數(shù)至少是 ( ) A. 5層 B.6層 C.7層 D.8層40.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植物a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表:濃度(mol/L)0.150.20.250.3質(zhì)壁分離不分離剛分離顯著顯著福建省廈門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2669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