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八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第二學段質(zhì)量檢測(期末)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3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二學段質(zhì)量檢測歷史試題 20140115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48分。)1.①晉國是姬姓封國 ②晉燕兩國可以通婚、蹠x宋兩國可以通婚 ④秦燕兩國可以通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西周時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則,那么對大夫的行為具有約束作用的是(  )A.禪讓制 B.禮樂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某史學家認為:“后世官制,變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軍、監(jiān)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見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設也。”以下相關評述正確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權分立與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體現(xiàn)此“原理”C.作者對“原理”長期不變感到不滿D.作者對“后世”官制持否定態(tài)度.在輿為下。A. B. C. D..明制,內(nèi)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按照規(guī)定,皇帝僅僅批寫幾本,大多數(shù)的“批紅”由司禮監(jiān)的太監(jiān)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以往,太監(jiān)讀書識字是被嚴令禁止的。明宣宗不僅改了這個規(guī)矩,而且在他的鼓勵下,宮里還成立了專門的太監(jiān)學堂。明宣宗這一作法當時最可能是A.提高官員素質(zhì) B.牽制內(nèi)閣權力C.減少決策失誤D.完善辦事程序.約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寫道:“我們不清楚會議成員是如何選出的,但似乎是由三個上流階層的代表組成,顯然,會議握有相當實權,尤其在監(jiān)督國家官員和制訂公民大會議程時,更是一言九鼎。”“三個上流階層的代表組成”的是A.梭倫時期的元老院 B.梭倫時期的四百人會議C.克里斯提尼時期的五百人會議 D.伯里克利時期的五百人會議.“如果一個剪枝工人扔下樹枝,將一路過的奴隸砸死,那么當他把樹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沒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時才負責任。”這則材料主要說明羅馬法A.遵循“無過失便無責任”原則 B.具有典型的形式主義特征C.強調(diào)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 D.注重法律證據(jù)的運用.“英國‘光榮革命’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tǒng)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這里的“辦法”具體是指A.發(fā)動宮廷政變 B.確立“至上”原則C.實行民主共和制 D.實行責任閣制.“(它)是共和主義與君主主義妥協(xié)的產(chǎn)物。它雖然承認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陰影處處可見……這樣一部不倫不類、伸縮性很大的憲法既能適應君主制也能適應共和制!薄八笔侵窤.英國《權利法案》 B.美國1787年憲法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德國政治權力結構示意圖 近代美國政治權力結構示意圖A.都彰顯權力分割與制衡理念 B.兩國代議機關的職能不同C.都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原則 D.國家元首都擁有絕對權威20.合理的歷史聯(lián)系是歷史學習的常用方法之一,圖9空白a、d 相對應處,應補填上A.鴉片走私、出超B.開埠通商、商品市場與原料產(chǎn)地C.鴉片走私、自然經(jīng)濟解體D.開埠通商、入超22.太平天國時期的歌謠有號召歌、響應歌、英雄歌、記事歌,用詩體語言和群眾口語記述太平天國的光輝歷史。“賊做官,官做賊,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這一首歌謠A.屬記事歌,再現(xiàn)了太平天國輝煌的歷史B.語言生動,可作為研究起義原因的佐證C.表明金田已是全國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國政權仍是一個封建政權23..此表反映的共同問題不包括A.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B.“弱國無外交”C.各條約均涉及割地、賠款、開埠 D.列強均實行炮艦外交政策27. 右圖是1900年西方國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強人正在合理痛打一位弱者”的宣傳畫。據(jù)你所學歷史知識推測他們痛打的結果是(  )A.“弱者”最終滅亡B.“弱者”成為“木偶”C.“弱者”迅速恢復,并發(fā)展壯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法國政A.《黃埔條約》 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29.觀察右邊20世紀初期的一幅畫,下列各項符合該畫主題的是  A.南京條約打開中國大門B.甲午戰(zhàn)爭使清朝統(tǒng)治崩潰C.列強興起瓜分中國狂潮D.武昌起義使清朝統(tǒng)治崩潰圖所示為鄉(xiāng)村知識分子1913年的一則日記(部分),由此可見  A.作者不認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張全面學習西方C.當時鄉(xiāng)村社會習俗沒有變化D.當時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由閉關走向開放 B.由愚昧走向科學 C.由落后走向富強 D.由專制走向共和32.1939年5月,毛澤東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運動,表現(xiàn)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毛澤東所說的“新階段”的含義不包括A.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B.革命的對象開始由清政府轉變?yōu)楸毖笳?C.無產(chǎn)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起了領導作用 D.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相結合34.(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華夏國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國,下同)而形成的國家形態(tài)!,隨著封建制賴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漸敗壞的時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國家的企圖,就難以實現(xiàn)了。……隨著世代的交替,親族間維持忠誠的紐帶日益松弛,諸侯與周室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必須再一次重新尋找制度建構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構的征程,這就是從華夏國家到官僚制國家的嬗變。 ——劉建軍編著《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材料二 中國古代行政權力的運行機制以君主權力獨占基礎上的分權輔政為基本特征。君主集權于上、行政體制分權于下的權力制衡體制,①或是實行集體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體制之外另設機構,以達到分權的目的。 ——摘編自趙沛主編《中國古代行政制度》材料三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tǒng)治權。第十六條 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四十九條 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 第五十一條 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 第五十二條 法官在任中不得減俸或轉職。非依法律受刑罰宣告或應免職之懲戒處分,不得解職。懲戒條規(guī)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依據(jù)材料分析春秋時期政治制度變革的趨勢及其原因。依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說明“制度的重新建構”。()2)依據(jù)材料,概括君主專制背景下分權輔政的兩種模式。結合史實,說明材料中兩種模式 ()3)依據(jù)材料分析中華民國政治體制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體制與中國古代的權力制衡體制有何不同?()19世紀中前,英國議會出現(xiàn)了哪些新變化?產(chǎn)生了哪些積極影響?(8分)(3)結合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分析材料三種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獨立宣言》在二十世紀早期的中國引起強烈反響的原因?(4分)2013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二學段質(zhì)量檢測歷史參考答案1—5 CBDBA 6—10 ADBCB 11—15 DADBA 16—20 BCDCA 21—25 ABCCC 26—32 CBDDADB 33.(1)宗法制的最末一個等級;(1分)類似于今天的知識分子。(1分)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士成為政治、思想、文化上活躍的階層。(2分)(2)主張:百官商議、宰相籌劃、皇帝決策。(2分)目的:減少決策失誤,鞏固統(tǒng)治。(2分)(3)儒家道德權威、士大夫階層、祖宗家法。(3分)原因:儒家雖然主張積極參與政治,但是以君主的行為是否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為標準;士大夫階層認為“道統(tǒng)”高于“政統(tǒng)”;宗法制確立以來,宗法觀念深入人心,尊祖敬宗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傳統(tǒng)。(3分)34.(1)趨勢: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血緣紐帶日漸疏遠。(1分)建構: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從貴族制(世卿世祿制)向官僚制轉變。(2分)(2)(7分)宰相相互牽制、監(jiān)督;(1分)在正式體制外設非正式機構。(1分)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牽制、監(jiān)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2分) 漢武帝重用身邊的近臣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學生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1分)明朝廢除丞相制度設置內(nèi)閣制度(1分),清朝設立軍機處,加強君主專制。(1分)(3)(6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立。(或“三權分立”)(2分)中國古代的權力制衡體制維護君主專制。(2分)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反對專制,維護民主政治。(2分)35.(1)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chǎn)階級力量弱小和政治上的不成熟;帝國主義的阻撓和破壞;沒有用資產(chǎn)階級思想徹底改造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儒家思想根深蒂固。(4分)理由: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促進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利于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創(chuàng)造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為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客觀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發(fā)展。(4分)(2)變化: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責任內(nèi)閣制形成,內(nèi)閣對議會負責;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獲得更多參政權和選舉權。1836年開始憲章運動廣大人民獲得普選權(4分)影響:否定君主專制制度;使英國資本主義進入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推動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推動世界政治民主化發(fā)展。(4分)(3)原因:①國情相似:曾受到西方列強殖民壓迫;②任務相似:面臨著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的任務。(4分)2013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二學段質(zhì)量檢測歷史參考答案1—5 CBDBA 6—10 ADBCB 11—15 DADBA 16—20 BCDCA 21—25 ABCCC 26—32 CBDDADB 33.(1)宗法制的最末一個等級;(1分)類似于今天的知識分子。(1分)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士成為政治、思想、文化上活躍的階層。(2分)(2)主張:百官商議、宰相籌劃、皇帝決策。(2分)目的:減少決策失誤,鞏福建省安溪八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第二學段質(zhì)量檢測(期末)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42322.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