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內黃縣第四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說明:1. 選擇題的答案請全部填涂在答題卡上,其它題目的答案填寫在答卷紙上。2. 本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1----20小題,每題1分,21----35小題,每題2分,共計50分)1.某同學打算用普通光學顯微鏡來研究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但以下哪一材料并不合適:A、一個DNA分子 B、一個草履蟲 C、一個菌落 D、一片樹葉2.某種乳酸亞鐵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療人類缺鐵性貧血癥,這是因為其中的Fe2+進入人體后能:A.調節(jié)血液的酸堿平衡 B.調節(jié)血液的滲透壓C.參與構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D.促使更多紅細胞的產生3.持續(xù)高溫少雨天氣,使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個省區(qū)市出現特大旱災,貴州省秋冬連旱,出現百年一遇的旱情,不僅中國大旱,東南亞國家也陷入嚴重干旱。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水是農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B.動物有氧呼吸時既需要水參與又有水生成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上升D.水的含量既與細胞代謝相關也與生物所處環(huán)境相關4.某同學研究發(fā)現,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并運輸到葉肉細胞磷和氮,主要用于合成①葡萄糖②纖維素③脂肪④磷脂⑤光合反應的酶⑥DNAA.①④⑥ .④⑤⑥ .③④⑤ D.②④⑤A.水 B.一種氨基酸 C.一種單糖 D.一種脫氧核糖核苷酸11.下列有關線粒體的實驗推測正確的是:A.將線粒體放入清水中,其外膜先于內膜破裂B.將線粒體放入葡萄糖溶液中,將有CO2產生C.觀察新鮮的菠菜葉肉細胞可發(fā)現線粒體呈藍綠色D.觀察硝化細菌時可發(fā)現其細胞中線粒體含量豐富12.英國科學家拉馬克里希南、美國科學家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的突破性貢獻而獲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下列有關核糖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核糖體的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 B.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都有核糖體分布C.核糖體的形成與細胞核內的核仁有關 D.核糖體與蛋白質合成有關13.將變形蟲切割成不等的兩部分,有核部分繼續(xù)生活,無核部分死亡;將變形蟲的細胞核取出后,兩部分都死亡;將變形蟲的細胞核取出,一定時間后再植入細胞核,細胞能夠正常生活。該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 B.細胞核是細胞新陳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C.細胞核和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D.細胞結構的完整性是細胞生存的基礎14.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葉綠體中的一個氧氣分子要在同一細胞中被消耗需經過8層生物膜B.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只與膜上的載體有關,與線粒體無關C.生物膜具有流動性可解釋白細胞吞噬作用D.胰島素的分泌過程僅體現了生物膜功能的連續(xù)性15.將紅色熒光染料標記的小鼠細胞與綠色熒光染料標記的人細胞融合后,放到低溫(5℃)的恒溫箱中培育40min。其結果和說明的問題最可能是:A.兩種熒光點均勻分布,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兩種熒光點均勻分布,細胞膜流動性不受環(huán)境影響C.兩種熒光點不均勻分布,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兩種熒光點不均勻分布,細胞膜流動性受溫度影響16.下圖為某同學制作的滲透裝置及實驗結果,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若A、B中均為蔗糖溶液,則兩者起始濃度相同B.若A、B中均為蔗糖溶液,則兩者當前濃度相同C.若將水槽中水換為B中溶液,則A液面將上升D.若將水槽中水換為B中溶液,則B液面將下降17.在適宜條件下,采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小麥幼苗,技術人員研究小麥根系對K+吸收速率與營養(yǎng)液中O2濃度的關系,實驗結果如右圖。曲線cd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內在因素是:A.根細胞呼吸作用的強度 B.根細胞膜的流動性C.根細胞膜上載體的數量 D.根細胞內酶的活性18.20世紀80年代初,Cech 和Altman分別發(fā)現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質的傳統(tǒng)觀念,為此雙雙獲得了198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核酶是指某些A.DNAB.RNAC.染色體D.ATP圖,表示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表示沒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確的圖解是20.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和pH分別屬于A.自變量和因變量B.因變量和自變量C.無關變量和自變量 D.無關變量和因變量A.無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產生的 [ H ] 與氧結合生成水不必在酶的催化下即可進行C.葉肉細胞在光照下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多23.如圖為田間豌豆種子萌發(fā)的初期,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B.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強C.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強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然后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成功地證明了:A.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水C.光合作用的場所在葉綠體 D.光合作用產物中的氧氣來自于反應物中的水25.如圖為在“葉綠體色素提取與分離”的實驗中得到的濾紙條色素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位置為葉綠素aB.若用衰老的黃葉,則c、d顯現不明顯C.c位置色素溶解度最大D.若繼續(xù)在層析液中分離,則四條色素帶之間距離不變26.晚上在密閉的居室內放置大型綠色植物,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A.硝化細菌利用氨氧化放出的化學能合成糖類B.乳酸桿菌在細胞質基質中產乳酸C.黑藻細胞中,CO2的固定場所是葉綠體基質D.HIV的核糖體負責合成蛋白質28.某研究小組探究pH對甲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將生長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組培養(yǎng),各組藻液pH分別設定為6、7、8、9、1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適宜光照等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隨即多次測定各組氧氣釋放量并計算凈光合速率,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右圖,下列對圖示解釋正確的是:A.pH低于6甲藻不能生長B.甲藻光合作用最適pH約為7C.pH長期高于10甲藻生長緩慢D.pH在7時甲藻有機物積累最多29.下列關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實驗過程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①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殺死細胞;②漂洗的目的是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時堿性染料著色;③用龍膽紫溶液可將細胞核物質或染色體染成紫色;④壓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細胞充分分散,形成單層細胞。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③④30.取生長健壯的小麥根尖,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過程,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欲觀察到細胞有絲分裂的前、中、后、末幾個時期:A.應該選一個處于間期的細胞,持續(xù)觀察它從間期到末期的全過程B.如果在低倍鏡下看不到細胞,可改用高倍物鏡繼續(xù)觀察C.如果在一個視野中不能看全各個時期,可移動裝片從周圍細胞中尋找D.如果視野過暗,可以轉動細準焦螺旋增加視野的亮度31.右圖為細胞周期中部分細胞核的變化示意圖,此過程:A.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染色質復制C.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漸解體D.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體螺旋變粗32.科學家將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移植到黑面羊的去核卵細胞中,獲得了多莉羊。但單獨培養(yǎng)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沒有獲得新的個體。以上實驗說明:A.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質具有全能性 B.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尚未分化C.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D.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33.檢測某一植物組織細胞,發(fā)現其分解有機物緩慢,酶的催化效率極低,那么,該細胞正處于什么階段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變....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______;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_______;()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膜。(1)_______________,其發(fā)生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2)圖中呈現資料有一處錯誤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過程產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階段形成的,C過程的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13分)如圖是某細胞進行分裂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這是___________細胞有絲分裂_____________期的圖;(2)此時細胞中有染色體_______條,染色單體有 條,并由此可知該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___________條。(3)畫出該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分子數量變化曲線圖。 內黃四中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 生 物 答 卷一.選擇題的答案請全部填涂在答題卡上。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總分共50分)36.(7分)(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7.(6分)(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38.(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39.(12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0.(13分)(河南省內黃縣第四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45703.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濮陽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