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不得不面對的“陡坡”效應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所謂“陡坡效應”,是指因知識跨度大、難度大大增加等各種因素,導致初中高中之間的知識銜接出現(xiàn)一定坡度,使中考后的新高一學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遭遇的不良效應。“陡坡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家長和學生對于初高中的銜接認識不夠清晰,只依據以往的經驗進入高一教學體系,在主觀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陡坡效應”的產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

  1、學生進入高一階段,知識系統(tǒng)結構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例如,比較初中和高中語文的教學大綱,高中語文大綱增加了如下內容“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闭Z文不再是老師講什么,考試考什么,而是進入了知識從課外介入的階段,不再局限于課本,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地鑒賞文學、發(fā)現(xiàn)問題。此時,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原有的語文底子已經遠遠跟不上知識結構的要求,課本已經遠遠不夠用了,若是依然妄圖占住課本、“霸山為王”,必然陷入山寨化的假知識結構而不能有所進步。

  2、學生進入高一階段,學習方法的變革勢在必行。例如,初中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基本的語法進入以及少量的詞匯,中考共考察3種從句、8種時態(tài)。然而,高考則會考察16種時態(tài)語態(tài)、6大類從句、非謂語動詞等24個語法難點,并且每一道題,都會融合幾個容易混淆的考點。初中的隨堂記憶法,已經不能滿足高中英語的學習,特別是高一,初來乍到,詞匯量就產生了一個跨越式的要求。如果不能掌握正確的英語單詞背誦方法,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只會越拖越后,最后形成落后的加速度,后果不堪設想。若想再次進步,就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和付出巨大的毅力,才能跟得上高中的學習步伐。

  3、高一剛入學的期中考試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初入高中,分班考試就已經狠狠地打擊了一批學生,當然,同時也成就了一批學生。這時候容易產生兩種消極心態(tài):一是沉淪墮落,“同學們都這么優(yōu)秀,我肯定沒戲了,不如不學了,混日子吧”;二是驕傲自滿,“原來高中也不過如此,高中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就按照以往的經驗來就好”.也有另外一批人,能夠勝不驕、敗不餒,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快速適應高一生活。于是,這次期中考試就具有了特別的意義,成為了一次分水嶺,將影響到同學們今后的學習基調和熱情,直接關系著孩子未來三年的學習。

  “陡坡效應”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和同學們對“陡坡效應”沒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只要我們能夠積極應對、及時反應、借力打力,“陡坡效應”終將成為我們學習的助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53112.html

相關閱讀:開學在即 專家提醒準高一生學習生活方式早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