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八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湖南省衡陽市八中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一期末考試生物試卷選擇題(分, 每空分)A.氨基酸、葡萄糖、堿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堿基、磷酸 D.脫氧核糖、堿基、磷酸2.下列各項不可以通過質壁分離實驗加以證明的是( )A.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B.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C.成熟的植物細胞能進行滲透失水D.蛋白質、淀粉、纖維素的吸水性依次遞減3.現(xiàn)有3支潔凈試管甲、乙、丙,先向試管內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如下圖所示步驟操作,然后分別用斐林試劑檢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〢.甲試管與乙試管對照,說明酶具有專一性B.甲試管與丙試管對照,說明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C.實驗結果是甲試管內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D.實驗結果是乙試管與丙試管內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4.下列動植物糖類、脂肪的分類與比較正確的是( )5.關于葉肉細胞在光照條件下產生ATP的描述,正確的是( )A.無氧條件下,光合作用是細胞ATP的唯一來源B.有氧條件下,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質基質都能產生ATPC.線粒體和葉綠體合成ATP都依賴氧D.細胞質中消耗的ATP均來源于線粒體和葉綠體6.關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③都屬于自養(yǎng)生物的營養(yǎng)方式 ④合成有機物所利用的能量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將置于陽光下穩(wěn)定進行光合作用的盆栽植物,如果突然中斷CO氣體的供應和突然移至黑暗處,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化合物相對含量的變化分別是( )A.增多、減少 B.增多、增多 C.減少、增多   D.減少、減少A.甲、乙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不再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B.甲、乙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但乙細胞隨后又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C.甲、乙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但甲細胞隨后又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D.甲、乙兩細胞均發(fā)生質壁分離,后又均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9.密閉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時后測得容器中的氧氣減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則一小時內酵母菌無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倍 B.倍 C.2倍D.3倍10.甲、乙、丙三圖是細胞的部分結構或細胞的模式圖,下列對有關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甲、乙、丙分別是線粒體、細胞核、細菌 B.三種結構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染色體C.從結構上看,甲和乙的相同點是都具有雙層膜D.從功能上看,甲和丙都能進行有機物的氧化分解11.下列關于用高倍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線粒體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牙簽消毒和實驗前漱口都是為了保證該實驗的準確性B.制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C.在高倍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活細胞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D.高倍鏡下觀察可以看到線粒體有2層膜組成12.取四支試管,分別裝入下列物質,在其他條件均適宜的情況下保溫一段時間后,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試管是A. 葡萄糖+線粒體 B.葡萄糖+酵母菌細胞質基質C.葡萄糖+酵母菌勻漿 D.丙酮酸+酵母菌細胞質基質A.在光照充足的大棚溫室中,適當增加空氣中CO2的濃度B.稻田要定期排水,水稻幼根會變黑、腐爛D.利用葡萄、糧食和酵母菌釀酒14.在培養(yǎng)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種負離子,結果發(fā)現(xiàn)玉米根細胞在吸收該種負離子的同時,對Cl-的主動吸收減少時,而對K+的主動吸收并沒有影響,原因是 (  )A.該種負離子妨礙了能量的生成 B.該種負離子抑制了主動運輸C.該種負離子抑制了細胞呼吸 D.該種負離子載體和Cl-的相同下列物質進出細胞的過程與線粒體密切相關的是 (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氧氣進入細胞③腎小管管壁上皮細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B.C.D.17.下圖所示的滲透裝置中,開始時的液面高度為a,停止上升時的高度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將玻璃管中高出燒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則a、b液面間的高度差與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 ( )18.如下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fā)生了改變。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僅進行光合作用C.B點表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整段曲線表明,隨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也增強19.下圖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結構A中的能量變化是光能轉變?yōu)锳TP中的化學能B. 供給14CO2放射性出現(xiàn)的順序為CO2→C3→甲C. 結構A釋放的O2可進入線粒體中D. 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應,短時間內[H]的含量將不變20.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下列裝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內有活酵母菌),其中適于產生酒精的裝置是 ( )21.細胞內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如圖1表示真核細胞中4種生物膜上發(fā)生的化學變化示意圖1,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B.②C.③是葉綠體內膜D.④22.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水解后只能產生兩個磷酸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均來源于有機物的分解C.正常細胞中ATP與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圍內變化D.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和2個磷酸基團組成A.a條件下,呼吸產物除CO2外還有酒精和乳酸D.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C.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D.d條件下,產生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24.已知1個葡萄糖分子經過徹底氧化分解可產生36或38個ATP。1 mol ATP的高能磷酸鍵儲存能量約30.54kJ;1 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后共釋放2872.2 kJ的能量。則細胞中能量的轉化率最低為A.25% B.30% C.38% D.46%水稻根尖細胞呼吸過程中,若單位時間內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是 A.分解了脂肪B.有氧呼吸強度大于無氧呼吸C.只進行無氧呼吸D.出現(xiàn)了無氧呼吸現(xiàn)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產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圖所示。則在氧氣濃度為a時A.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不進行有氧呼吸B.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氣D.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釋放能量的比例是1∶2A.肽鍵 B.肽鏈 C.氨基酸 D.空間結構28.根據(jù)右下邊的概念圖可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的堿基有5種 B.D表示脫氧核糖核苷酸C.D表示核糖核苷酸 D.B表示的是核糖29.大豆根尖細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堿基A、G、C、T的核苷酸種類數(shù)共有:( 。〢、8 B、7 C、5 D、430.松樹和松鼠的體細胞中都可能含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線粒體 ④葉綠體 ⑤中心體 ⑥核糖體 ⑦內質網(wǎng) ⑧染色體A.①②③⑥⑦ B.②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⑧31.科學家進行如圖所示的變形蟲的切割實驗,這個實驗最能說明: ( )A.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 B.細胞質控制細胞的遺傳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D.細胞質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32.下表是為了認識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H2O2溶液為反應底物的一組實驗。本實驗結果不支持下列哪項結論( )分組方 法結 果1常溫下自然分解氧氣泡少且小2常溫下加鐵離子氧氣泡稍多且小3常溫下加鮮肝提取液氧氣泡極多且大4常溫下加入煮沸后冷卻的鮮肝提取液氧氣泡少且小A.酶的催化條件具有溫和性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C.酶的催化對象具有專一性 D.高溫會導致酶的活性喪失33.一同學將下圖乙傘藻的細胞核與傘部去掉,并將甲傘藻的細胞核移入乙中,則存活下來的乙傘藻其外形是(  )34.下圖表示某種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P點的生物學含義是( )A.無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達到動態(tài)平衡C.無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不進行35.將長勢相同的三盆麥苗分別置于鐘罩內如圖,甲、乙兩盆分別罩綠色、紅色透明膜,預計長勢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36.下圖表示呼吸作用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途徑。酶1、酶2、酶3依次分別存在于(  )A.線粒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B.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C.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D.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37.下圖所示最可能是哪一類生物或細胞的模式圖 A.哺乳動物精子B.草履蟲C.病毒D.細菌 A.催化劑不同、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B.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催化劑不同C.試管的大小、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D.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試管的大小39.關于下列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五種結構廣泛地存在于各種細胞內B.①③④⑤上進行的反應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觀察活細胞中的④常用染色D.①與③間的相互轉化能體現(xiàn)生物膜的流動性40.在呼吸作用過程中有CO2 放出時, 則可以判斷此過程 ( )A.一定是厭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發(fā)酵 D.一定不是乳酸發(fā)酵第Ⅱ卷 非選擇題(分)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3種方式示意([ ]內填序號)(1)物質利用載體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是圖?赡艽硌鯕廪D運的是圖中[ ];碘進入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 ][ ] 。、兩種運輸方式合稱為。。圖1表示A、B兩種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湖南省衡陽市八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79361.html

相關閱讀:廣西桂林十八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