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5——201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 高一 年級 生物 試卷出題人:姜雪 審題人: 劉艷萍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對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統(tǒng)”,也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C.“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qū)域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lián)合組成的“系統(tǒng)”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A.種群 B.群落 C.生態(tài)系統(tǒng) D.生物圈3.下列關于實驗的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B.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粒C.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xiàn)混現(xiàn)用4.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A.變形蟲、水綿、香菇 B. 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C.小麥、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靈芝、豌豆A.酵母菌、草履蟲 B.乳酸菌、藍藻 C.水螅、團藻 D.蚯蚓、蛔蟲6.在觀察裝片時,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細胞大小、細胞數(shù)目、視野亮度的變化 A.變大、變少、變暗 B.變大、變多、變亮 C.變小、變多、變暗 D.變小、變多、變亮A.抗體具有免疫作用B.血紅蛋白的運輸功能C.性激素促進生殖細胞生成D.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功能8.胰島素是一種由51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具有兩條肽鏈的蛋白質,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A.是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形成 B.分子中含有50個肽鍵C.具有復雜的空間結構 D.分子中至少含2個氨基和2個羧基9 .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二肽,脫去一分子水。這個水分子中氫來自 A .羧基(- COOH ) B .氨基(- NH 2 ) C .連在碳原子上的氫 D .氨基和羧基 A、4 B、3 C、5 D、211.除下列哪項外,其余都含有遺傳物質DNA A.線粒體 B.細胞核 C.核糖體 D.葉綠體12.淀粉酶、纖維素和DNA都有的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Mg D.C、H、O、N、P、S13.玉米葉肉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及其分布是 ARNA,細胞質中  BDNA,細胞核、葉綠體和線粒體中 CRNA,細胞核中   DDNA,細胞質中1、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B. 不同功能的細胞,其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C. 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 D. 癌細胞的惡性增殖和轉移與癌細胞膜成分的改變有關1.A.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細胞的間隙B.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細胞的表面C.醋酸和蔗糖發(fā)生反應后能進入活細胞D. 醋酸能殺死細胞,使細胞膜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16 、下列細胞能成功用于做質壁分離實驗的材料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B、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C、葉的下表皮細胞D、用開水煮過的洋蔥鱗片葉紫色外表皮細胞、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哪一部分?按 的順序依次是(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nèi)質網(wǎng)膜C、線粒體膜、核膜、內(nèi)質網(wǎng)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在唾液腺細胞中參與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細胞器是A.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nèi)質網(wǎng)B.核糖體、高爾基體、內(nèi)質網(wǎng)、葉綠體C.線粒體、核糖體、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D.中心體、內(nèi)質網(wǎng)、核糖體、高爾基體A.甲物質是協(xié)助擴散,乙物質是自由擴散B.甲物質是自由擴散,乙物質是協(xié)助擴散C.乙醇進入細胞的方式與乙物質相同D.K+進入細胞的方式與甲物質相同20.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主要取決于膜中的那種成分A.磷脂分子 B核酸 C. 脂肪 D.蛋白質21.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 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 細胞壁的伸縮性大于原生質層的伸縮性 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A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細胞間水分滲透的方向為:A.水分滲透方向為從A→B→C B.水分滲透方向為從C→B→AC.水分滲透方向為B→C、B→A、C→AD.水分滲透方向為C→B、B→A、C→A23.下列關于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錯誤的是 A.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 B.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均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并消耗能量C.被動運輸只能把物質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運輸D.主動運輸能將物質從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運輸,但需要載體協(xié)助并消耗能量24.右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載體數(shù)量、能量B.能量、載體數(shù)量C.載體數(shù)量、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25.生物體內(nèi)的酶都 A.能使不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發(fā)生 B.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是蛋白質 D.在細胞內(nèi)才能起作用26. 下列四組物質中,主要由小腸絨毛的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的是A.水、葡萄糖 B.膽固醇、氯化鈉 C.膽固醇、葡萄糖 D.葡萄糖、氨基酸27.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實驗中,將唾液稀釋十倍與用唾液原液實驗效果基本相同,這表明酶具有A.專一性 B.多樣性 C.高效性 D.穩(wěn)定性28.A.多糖  B.蛋白質  C.RNA  D.葡萄糖29.在上海種植的新疆哈密瓜往往沒有原產(chǎn)地的甜,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地區(qū)的空氣質量差,光合作用強 土壤肥力足,呼吸作用弱晝夜溫差小,糖分積累少 D.海拔高度低,水分散失多.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與細胞的物質、能量代謝密切相關C.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遺傳 D.31.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此細胞是真核細胞或原核細胞 B.此細胞不可能是細菌細胞,有可能是動物上皮細胞C.結構1可在該細胞分裂時提供能量D.結構2、3不具有磷脂、蛋白質構成的結構膜32.A.甲不產(chǎn)生氣泡,乙產(chǎn)生氣泡B.甲產(chǎn)生氣泡,乙不產(chǎn)生氣泡C.甲和乙都產(chǎn)生氣泡,氣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產(chǎn)生氣泡,氣泡成分相同33.a(chǎn)、b、c、d四種抑制劑,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則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則丙酮酸增加C.c能抑制ATP的形成,則使ADP的消耗增加D.d能抑制[H]氧化成H2O,則O2的消耗減少34.A.B.C.D.35.不同細胞呼吸方式能產(chǎn)生相同的物質是A.CO2和ATP B.C2H5OH和ATP C.乳酸和ATP D.丙酮酸和36.A.水果儲藏在完全無氧的環(huán)境中,可使有機物的消耗降到最低B.用玉米經(jīng)酵母菌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來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C.從山腳登上山頂,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chǎn)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D.水稻根部主要進行無氧呼吸,以適應缺氧環(huán)境37.甲酵母有氧呼吸,乙酵母發(fā)酵,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放出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氣的體積之比是A.1?2 B.1?1 C.2?3 D.4?3種在湖邊的玉米,長期被水淹,生長不好,其原因是A根細胞吸收水分過多B.營養(yǎng)缺乏C.光合作用強度不夠D.細胞有氧呼吸受阻CO2和產(chǎn)生ATP最多的階段分別是:A.B.C.D.40.A.B.C. D.41.下列關于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碳酸鈣防止濾液揮發(fā) B.用氯化鈉溶液提取葉片中的色素C.用無水酒精或丙酮分離濾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42.在葉綠體的色素提取與分離實驗中,實驗結果表明,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和含量最多的分別是 A.葉綠素a和葉綠素b 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C.胡蘿卜素和葉綠素a D.葉黃素和葉綠素b43.下圖表示3株脫淀粉(經(jīng)充分“饑餓”處理)的同種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玻璃罩內(nèi)。以下關于本實驗的敘述中最準確的是A.證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隨CO2濃度的增大而增大 B.證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是CO2C.證明過多的CO2阻礙光合作用 D.證明NaOH能促進光合作用44.CO2 濃度、光照強度和溫度對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得到實驗結果如右圖。請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光照強度為a時,造成曲線II和III光合作用 強度差異的原因是CO2濃度不同B.光照強度為 b 時,造成曲線 I和 II光合作用 強度差異的原因是溫度的不同C.光照強度為a~b,曲線 I、II光合作用強度隨 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強度為a~c,曲線 I、III光合作用強度 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45.用的實驗示意圖。一段時間后,試管質量大小關系的比較正確的是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46.記錄時間(min)051020253035354045甲種植物(mg/L)1501138350484848484848乙種植物(mg/L)15011075301888888A.在0~25min期間,甲和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都逐漸減少B.在0~25min期間,CO2含量逐漸降低是有氧呼吸減弱的結果C.在0~25min期間,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數(shù)據(jù)說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強47.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總是同時進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能在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92623.html

相關閱讀: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