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金華一中201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題高一 物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敦煌莫高窟《浣溪沙》A.山和船 B.船和山C.地面和山D.河岸和水流2.人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斜向上勻速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3.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xiàn)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如圖所示,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由圖可知( ) A.在時刻t2以及時刻t5兩木塊速度相同B.在時刻t1到時刻t7之間的平均速度相同C.在時刻t3和時刻t4之間某瞬間兩木塊速度相同D.在時刻t4和時刻t5之間某瞬間兩木塊速度相同4.A、B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如圖所示,則A、B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t=4s時,A、B兩物體的速度相同C4s內A、B兩物體的位移相同A物體的加速度比B物體的加速度大質量為m的物體從距地面h高處自由下落,當它落到離地面還有時,它的速度大小為 A. B. C. D.6.如圖所示,在彈簧秤下掛一吊籃A,吊籃內掛一重物B,一質量為60kg的人站在吊籃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此人用100N的豎直向下的力拉重物時(繩未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變 B.人對底板的壓力減小100NC.B的合力增大100N D.A 的合力不變7.在地質、地震、勘探、氣象和地球物理等領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確的重力加速度值,值可由實驗精確測定.近年來測值的一種方法叫對稱自由下落法,它是將測歸于測長度和時間,以穩(wěn)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長為長度標準,用光學干涉的方法測距離,以銣原子鐘或其他手段測時,能將值測得很準,具體做法是:將真空長直管沿豎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點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處O點的時間為,在小球運動過程中經過比O點高H的P點,小球離開P點至又回到P點所用的時間為,測得、和,可求得等于A. B. ?C. ?D.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B.C.D.9.科技館中有一個展品,如圖所示,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龍頭,在一種特殊的燈光照射下,可以觀察到一個個下落的水滴。緩緩調節(jié)水滴下落的時間間隔到適當?shù)臅r候,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水滴似乎不在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圖中的A、B、C、D四個位置不動一樣。若取g=10m/s2,要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照明光源應該滿足A.普通光源即可間歇發(fā)光,間隔時間為1.4s間歇發(fā)光,間隔時間為0.14s間歇發(fā)光,間隔時間為0.2s.6kg,彈簧秤讀數(shù)為2N,滑輪摩擦不計。若輕輕取走盤中的部分砝碼,使總質量減少到0.1kg時,將全出現(xiàn)的情況是( )A.彈簧秤的讀數(shù)將變小    B.A仍靜止不動    C.A對桌面的摩擦力變小D.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11.如圖所示,以8m/s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 s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8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B.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D.如果距停車線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12.質量為m的木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運動,如圖所示,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那么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A.μmg B.μ(mg+Fsinθ) C.μ(mg-Fsinθ) D.Fcosθ1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和質量為M的木板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給物塊一個初速度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 物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 已知木板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 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μ1mgB.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C.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D.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m1和m2 ,動滑輪兩邊的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 ,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A.mm1 B.mmC.mmD.θθ2必定相等三、實驗題(本題有小題,共分)15.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接低壓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赫茲),從O點后開始每5個計時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依照打點的先后順序依次編為0、1、2、3、4、5、6,測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84cm, s5=2.06cm, s6=1.28cm.(1)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 s.(2)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方向 ▲ (填A→B或B→A). m/s.16.(1)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A.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應使兩細繩套之間的夾角為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節(jié)另一個彈簧秤拉力C.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結點的位置必須與用一只彈簧秤拉時結點的位置重合D.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2)如圖,在《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實驗中,若先用互成銳角的兩個力F1和F2橡皮條的結點拉到位置O,然后保持讀數(shù)是F2的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變而逐漸增大角,在此過程中,若要保持O點位置不動,則另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F1和方向與原來相比可能發(fā)生怎樣的變化.A.Fl一直變大, 角先變大后變小Fl 一直變大,角先變小后變大Fl一直變小, 角先變大后變小Fl一直變小, 角先變小后變大本題有小題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途中用了6s時間經過A、B兩根電線桿。已知A、B間的距離為60m,車經過B時的速度為15m/s,求車經過A桿時的速度;車從出發(fā)運動到B桿所用的時間;出發(fā)點到A桿的距離。18.(10分)一個重為20N的光滑小球A,靜止在光滑斜面與豎直擋板之間,斜面的傾角為37度,求:(1)小球對斜面的壓力和對豎直擋板的壓力;(2)現(xiàn)將擋板P緩慢地由豎直位置逆時針轉到水平位置,求此過程中球對擋板壓力的最小值。()19.(11分)如圖所示,在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質量為1 kg的物體,用k=100 N/m的輕質彈簧平行于斜面拉著,物體放在PQ之間任何位置都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而超過這一范圍,物體就會沿斜面滑動,若AP=22 cm, AQ=8 cm,試求物體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金華一中201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題卷高一 物理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題號1234567答案BACBCCD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題號891011121314答案CDBCBCACCDBDAD三、實驗題(本題有小題,共分)15.(1) 0.1 s gkstk(2)a= 0.78 m/s2,方向 B→A (填A→B或B→A) m/s16.(1) CD gkstk(2) A 四、計算題(本題有小題.18.370ABA浙江省金華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94466.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奉新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