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學213-2015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高一年級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1.關于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勻速圓周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B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圓心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合力一定指向圓心 D向心力不能改變做圓周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 2對于人造地球衛(wèi)星,可以判斷A根據(jù),環(huán)繞速度隨R的增大而增大B根據(jù),當R增大到原來的兩倍時,衛(wèi)星的角速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C根據(jù),當R增大到原來的兩倍時,衛(wèi)星需要的向心力減小為原來的D根據(jù),當R增大到原來的兩倍時,衛(wèi)星需要的向心力減小為原來的3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報道了一起發(fā)生在湖南長沙某區(qū)湘府路上的離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彎處的張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個月內(nèi)連續(xù)遭遇了七次大卡車側翻在自家門口的場面,第八次有輛卡車沖撞進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傷和房屋嚴重損毀的血腥慘案。經(jīng)公安部門和交通部門協(xié)力調(diào)查,畫出的現(xiàn)場示意圖如圖所示。交警根據(jù)圖示作出以下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汽車在拐彎時發(fā)生側翻是因為車做離心運動B.由圖可知汽車在拐彎時發(fā)生側翻是因為車做向心運動C.公路在設計上可能內(nèi)(東北)高外(西南)低D.公路在設計上可能外(西南)高內(nèi)(東北)低4如圖甲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點,某時刻在a的正上方有b、c、d三顆軌道位于赤道平面的衛(wèi)星,各衛(wèi)星的運行方向均與地球自轉方向(順時針轉動)相同,其中d是地球同步衛(wèi)星。從此時刻起,經(jīng)過時間t(已知時間t均小于三顆衛(wèi)星的運行周期),在乙圖中各衛(wèi)星相對a的位置最接近實際的是5.世界上首家私人太空旅館運營商西班牙“銀河套房”公司宣布,擬在201年建立全球第一家太空旅館——“太空度假村”在游客入住期間,每天能欣賞到15次日出,并將以每小時3萬公里的速度旅行,每85分鐘環(huán)繞地球一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太空度假村”運行的速度小于同步衛(wèi)星運行的速度B.“太空度假村”到地球的距離大于同步衛(wèi)星到地球的距離C.“太空度假村”運行的速度小于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的物體的速度D.“太空度假村”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的物體的向心加速度6.地球赤道上有一物體隨地球的自轉而做圓周運動,所受的向心力為F1,向心加速度為a1,線速度為v1,角速度為ω1繞地球表面附近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受的向心力為F2,向心加速度為a2,線速度為v2,角速度為ω2地球同步衛(wèi)星所受的向心力為F3,向心加速度為a3,線速度為v3,角速度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第一宇宙速度為v,假設三者質(zhì)量相等.則AF1=F2>F3B.a(chǎn)1=a2=g>a3Cv1=v2=v>v3D.ω1=ω3<ω27.“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在環(huán)繞月球運行過程中,設探測器運行的軌道半徑為r,運行速率為v,當探測器在飛越月球上一些環(huán)形山中的質(zhì)量密集區(qū)上空時 Ar、v都將略為減小B.r、v都將保持不變Cr將略為減小v將略為增大D.r將略為增大,v將略為減小8.如圖所示,極地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平面通過地球的南北兩極(軌道可視為圓軌道)若已知一個極地衛(wèi)星從北緯30°的正上方,按圖示方向第一次運行至南緯60°正上方時所用時間為t地球半徑為R(地球可看做球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引力常量為G由以上條件不能求出 A.衛(wèi)星運行的周期 B.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C.衛(wèi)星的質(zhì)量 D.地球的質(zhì)量9.如圖所示為小球沿豎直軌道內(nèi)部過最高點受到軌道的彈力的圖像,取豎直向下為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的質(zhì)量為2kgB.豎直軌道半徑為10mC小球過最高點的速度最小為10m/sD若軌道最大承受力為12N,則小球過最低點時的速度不能超過 10.用一根細線一端系一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錐頂上,如圖所示,設小球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為ω,細線的張力為FT,則FT隨ω2變化的圖象是下圖中的11地球球可看做一半徑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一通往地心的隧道挖至深度為處。已知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的引力為零。那么人在隧道底部和地球表面處的重力之比為A   B.   C.   D.12.如右圖所示,從傾角為的斜面(足夠長)上A點,先后將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拋出,第一次初速度為,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間的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為,第二次初速度,球落在斜面上前一瞬間的速度方向與斜面間的夾角為,若,比較和的大小可知A.B. C.D.無法確定13如圖所示,傾斜放置的圓盤繞著中軸勻速轉動,圓盤的傾角為37°,在距轉動中心r=0.1m處放一個小木塊,小木塊跟隨圓盤一起轉動,小木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8假設木塊與圓盤的最大靜摩擦力與相同條件下的滑動摩擦力相同若要保持小木塊不相對圓盤滑動,圓盤轉動的角速度最大不能超過A      B. C.      D. 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分)注意:將II卷的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本張試卷上無效。二、填空題14.如圖一小球從一半圓軌道左端A點正上方某處開始做平拋運動(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飛行過程中恰好與半圓軌道相切于B點。O為半圓軌道圓心半圓軌道半徑為ROB與水平方向夾角為60°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為   15.一個同學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只畫出了如圖所示的一部分曲線,于是他在曲線上取水平距離相等的三點A、B、C,量得 = 0.2m。又量出它們之間的豎直距離分別為h1 = 0.1m,h2 = 0.2m,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可求得:(1)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為 m/s;(2)物體經(jīng)過B時豎直分速度為 m/s;(3)拋出點在A點上方高度為 m處。三 計算題(共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6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1)推導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2)若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離地面高度為h,求衛(wèi)星的運行周期T 17.(12分)如圖,半徑R=0.4m的圓盤水平放置,繞豎直軸OO′勻速轉動,在圓心O正上方h=0.8m高處固定一水平軌道PQ,轉軸和水平軌道交于O′點。一質(zhì)量m=1kg的小車(可視為質(zhì)點),在F=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從O′左側x0=2m處由靜止開始沿軌道向右運動,當小車運動到O′點時,從小車上自由釋放一小球,此時圓盤邊緣與x軸交于A點(未標出)。規(guī)定經(jīng)過O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小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取10m/s2。(1)為使小球剛好落在A點,圓盤轉動的角速度應為多大?(2)為使小球能落到圓盤上,求水平拉力F作用的距離范圍18.(13分)如圖為宇宙中有一個恒星系的示意圖A為星系的一顆行星,它繞中央恒星O運行的軌道近似為圓天文學家觀測得到A行星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0、周期為T0(1)中央恒星O的質(zhì)量為多大?(2)經(jīng)長期觀測發(fā)現(xiàn),A行星實際運動的軌道與圓軌道總存在一些偏離,且周期性地每隔時間t0發(fā)生一次最大的偏離天文學家認為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側還存在著一顆未知的行星B(假設其運行軌道與A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且與A的繞行方向相同),它對A行星的萬有引力引起A軌道的偏離(由于B對A的吸引而使A的周期引起的變化可以忽略)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及假設,試求未知行星B的運動周期T及軌道半徑R.19.(12分)宇宙中存在由質(zhì)量相等的四顆星組成的四星系統(tǒng),四星系統(tǒng)離其他恒星較遠,通常可忽略其他星體對四星系統(tǒng)的引力作用.已觀測到穩(wěn)定的四星系統(tǒng)存在兩種基本的構成形式:一種是四顆星穩(wěn)定地分布在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均圍繞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其運動周期為T1;另一種形式是有三顆星位于邊長為a的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項點上,并沿外接于等邊三角形的圓形軌道運行,其運動周期為T2,而第四顆星剛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動。試求兩種形式下,星體運動的周期之比T1/T2。參考答案1.CD2.C3.AC4.D5.D6.D7.C8.C9.BCD10.C11.A12.C13.A14. 15. 2.00m/s , 1.50m/s, 0.0125m16. (1)設衛(wèi)星的質(zhì)量為m , 地球的質(zhì)量為M , 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 , 在地球表面物體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 (1分) (1分) (1分)(2)若衛(wèi)星在距地面高為h上空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所受到的萬有引力為: (1分)由牛頓第二定律: (1分)①、③、④聯(lián)立解得? (1分)?17. (1)小球下落時間 (2分)小球下落過程中圓盤應恰好轉過n圈(n?=1,2,3…)(3分)(2)?(2分)小車運動到點時的速度范圍在之間小車在拉力作用和撤去拉力情況下的加速度分別為當v0=0時,F(xiàn)作用的距離為1m當v0=1m/s時,設F撤去時小車的速度為因此F作用的距離范圍為1m~1.125m(1分)?18. (1)設中央恒星質(zhì)量為M,A行星質(zhì)量為m,則有 (2)由題意可知:A、B相距最近時,B對A的影響最大,且每隔時間相距最近。設B行星周期為,則有:解得: 設B行星的質(zhì)量為m′。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B,則有 ?19!1學優(yōu)高考網(wǎng)!河北省正定中學213-2015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95932.html

相關閱讀: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