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師指導:高中化學的一些學習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為什么學不好高中化學?袁老師認為如果學困生智力正常,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如果出現學習效率低下、持續(xù)處于學習困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如下:

  1.1沒有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導致學習困難動機是一種目標或對象所引導、激發(fā)和維持的個體活動的內心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即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力量。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生的學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兩種情況:第一,為父母和老師學習,這樣的同學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懇求”下才來學習的。第二,為“讀書”而讀書,為“學習”而學習。這部分學生之所以來學習,完全是因為其他同齡人都在學習,所以他們上課

  時既沒有認真聽講,也并沒有其他什么小動作,總是很“茫然”的樣子,學習起來困難重重。

  1.2對化學學習興趣不足

  化學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化學學習內容或過程主動了解、探求的心理傾向。著名的中學校長史紹熙曾這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在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教育心理學:一種認知觀》的扉頁上寫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的所有內容簡約成一條原理的話,我會說:‘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知的內容。弄清這一點后,進行相應的教學。”在奧蘇貝爾看來,在學習者的原有認知結構中是否有起固定作用的觀念可以利用,是決定新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在他的學習層次說中認為低水平的學習任務必須在較高水平的任務掌握之前完成的,高水平的任務的完成必須以低水平任務的完成為前提。同時他強調,如果有人想使學生得以學會特定的新活動,最有力的保證在于該生以前獲得了必備的相關技能。這一系列著名的教育家及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都證實了這一點:學生的知識基礎對于新的學習至關重要。如果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理所當然地將給接受新知識帶來困難。例如,如果連初中階段的化學用語(元素、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都沒有學好,那么高中階段化學學習將舉步維艱;等等。初中化學知識也無一不是高中階段化學學習的基礎,如果這些知識的學習出了問題,這將影響到高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化學計算等等一系列知識的學習;同樣,高中化學前一階段所學的內容也是后續(xù)化學學習的基礎,在與學困生的接觸中發(fā)現,化學基礎薄弱不僅會影響新化學做,沒能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導致其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北京教科院冉乃彥認為,人的自主性素質,是現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質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由于舊的傳統的教學思想根深蒂固,課堂依然存在以下明顯弊端:從整體上講,新教材老教法,依照性強,基本上是師本的;從課堂的價值取向看,還是表現為重知識結論功能,輕人的發(fā)展功能;從課堂的對象觀來看,學生被視為受動體、“知識袋”,而非生命體和生命的建構主體;從課堂的目標和內容看,講究讓學生順從既定的、預設的條文規(guī)范,而且這些規(guī)范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心理需求;再從課堂的途徑看,理性說教、灌輸現象屢見不鮮;在課堂的評價方面,衡量學生的準繩是千人一面和統一標準。在這樣的課堂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其情感生命的成長被壓抑、被忽視;其生活被扭曲、被異化。在學習負擔太重的情況下,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努力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甘愿服輸,失去前進的動力,進而發(fā)展到厭惡、恐懼的地步。

  二、外因

  2.1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今天,由于以高考成績?yōu)檫x拔人才的主要標準的機制還沒有從根本上得以改變,造成高中生的學習任務很重。目前高一開設了九門文化課動性投入化學學習,盡快做到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吸收知識的轉變。部分學生因為沒有做到這一點而導致其化學學習成績的下降。

  第二,和初中相比,高中化學的理論性更強,深度也明顯加大。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物質的量”只有理解記憶并掌握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電子排布式、結構式等等化學用語和物質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及化學概念、原理等等基本的化學知識,才能夠進行一系列的化學思維活動。牢記這些基礎性的知識是學好高中化學的前提,而部分學生認為化學是理科學科,片面地認為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忽視了這些基礎性的知識的記憶,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基礎不牢,在進一步的學習中產生困難。

  2.3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學校教育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理所當然地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教師是學校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故學校教育主要表現為教師教育。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學校教育中比較普遍地存在的以下幾個缺陷在學困生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一,教師在初高中化學教學上的銜接欠佳。高一教師有的為有多年高中化學教學經驗且剛帶完高中畢業(yè)班下來的,有的則是剛上崗的應屆畢業(yè)生,他們中為數不少的教師對初中的化學的內容了解不透徹、不全面,對學生的化學基礎底細不清,因而很難做到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自然過渡到高中化學的教學中來,致使初高中化學的教學銜接不緊密。例如在教學中沒有重視元素化合物、金屬活動性順序、氧化還原反應及化合價等初高中銜接的重要內容的復習教學,使得某些高一化學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初中化學知識脫節(jié),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感到突然、不適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把教材過度拓展深化,甚至在教學中以高考題為例進行教學,這些都人為地加深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不能利用其己掌握的化學知識順利過渡到高中化學的學習中去。

  第二,袁老師認為,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不夠。目前教學仍采用班級授課制,一個教師同時面對幾十個學生,這使容和學習方法是高一化學學習的基礎,但是部分初三教師為了使學生應付升學考試,而壓縮課時,趕進度,不斷對學生進行機械訓練,從而導致學生不會靈活運用且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當這些學生進入高一后對任何化學內容的學習都只會用單一的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既包括預習、復習、聽課、作業(yè)等基本的學習方法外,還包括化學學科所特有的學習方法,諸如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定律、元素化合物等化學知識的學習方法和化學實驗技能、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化學技能的學習方法等,掌握這些方法是順的心理溝通不佳和對學生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等原因而導致課堂氛圍不活躍、沒有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對這些教師及其所教授的化學課程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緒自然導致消極的化學學習態(tài)度產生,進而產生學習困難。

  第五,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不夠,方法不多,措施不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且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多穿插講述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生活的內容,多進行實驗演示和多開展學生實驗。但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部分化學老師為了趕進度,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向學生介紹教材之外的其他相關內容,或者由于種種原因,對應按規(guī)定要向學生演示的實驗沒有進行演示,學生實驗也沒有正常開展。

  去了學習信心,最終淪為學困生。除主要的教師因素外,學校教育的影響還包括學校的辦學及管理理念、學校學習風氣、學校環(huán)境等等一系列其它的因素。

  2.4家庭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啟蒙者也是引導者。袁老師認為,大部分父母都非常關心子女的學習,在這一方面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幾乎不存在差異。由于當前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學生的學習都非常關心且都非常注重對他們的教育,只是父母的不同教育觀念和方法而導致了不同的結果,父母良好的思想表現、道德操守和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都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力地推動孩子的學習;反之,則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消極的作用。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也會或多或少地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如父母的職業(yè)、文化層次、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心理溝通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兄弟姐妹的學習情況,等等。

  2.5社會不良風氣和錯誤觀念的影響

  “社會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目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良風氣和錯誤觀念對學困生的形產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這種影響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改革開放后,社會上的一部分個體勞動者文化層次雖低,卻先富裕起來了,因此社會上有了“讀書無用”、“多讀書不如早賺錢”等論斷,中學生因鑒別能力還不強,容易受這些錯誤思想的影響而放松學習;社會上流傳著“化學物質有毒”、“大學選化學專業(yè)無前途”、“學化學的難找工作”等錯誤觀念,中學生因對化學科學的認識還不深刻,容易受這些觀念的影響而對學習化學學科產生偏見,對化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總之,隨著高中教育普及率的大幅提高,學困生的比例明顯增加。對學困生進行研究并使之轉化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擺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項緊迫任務。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復雜的。袁老師認為,其中有學生本身的內部因素,也有學科本身、教師、社會、家庭等外部因素。因此,要求我們化學教師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加強師德修養(yǎng)、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學困生,使每個“學困生”創(chuàng)造了在不同領域施展才能的空間,鼓勵他們發(fā)揮特長,張揚個性,使每位學生通過嘗試!“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成功增強自信心,更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內在的發(fā)展?jié)摿Α?/p>

  來源:搜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305722.html

相關閱讀:高一物理專題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