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地理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調研測試高一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圖1中屬于天體的是 讀圖2,回答2-5題。2.圖中包括的天體系統(tǒng)有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3.下列天體系統(tǒng)中不包含地球的是總星系   ?  B.銀河系   C.太陽系    D.河外星系4.若地球在M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最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有變?yōu)楹涞摹氨颉薄 .變?yōu)檠谉岬摹盎鹎颉薄 .大氣層將會消失    D.公轉方向將發(fā)生變化5.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認為他必須要了解下列哪些信息①M星球上是否有地震活動、贛星球上是否有液態(tài)水 ③M星球上是否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躆星球上的溫度是否適宜、軲星球自轉的方向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根據(jù)紫金山天文臺觀測2010年全年太陽黑子相對數(shù)為10多個到了2015年太陽黑子相對數(shù)就增長到了35個而2015年太陽黑子的相對數(shù)已經(jīng)超過60個在2015年太陽黑子相對數(shù)達到峰值。圖3為回答6-7題。6.太陽黑子出現(xiàn)于A層  ?B.?B層  C.C層  D.太陽內(nèi)部7.強烈的太陽活動對地球產(chǎn)生的影響可能有無線電長波通信受到影響  ?B.全球降水明顯增多  C.地球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D.極點附近會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神舟十號 2015年6月11日17時38分北京時間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并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卮8—10題。8.對北京時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東八區(qū)的區(qū)時      ?B.東八區(qū)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  C.東經(jīng)120度的地方時   D.北京(116°E)的地方時9.神州十號升空時,倫敦(中時區(qū))的時間是 A.6月11日9時38分   ?B.6月11日21時38分  C.6月12日1時38分   D.6月11日13時38分10.易對“神州十號”向地面?zhèn)魉托畔a(chǎn)生干擾的是A.太陽輻射 B.太陽活動 C.地球自轉 D.地球公轉地球時刻圍繞地軸自轉;卮11—12題。11.有關地球自轉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自西向東 B.逆時針 C.順時針 D.北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南極上空看,順時針,自東向西12.下列現(xiàn)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A.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B.極光現(xiàn)象 C.四季更替      D.晝夜交替(圖4),A點位于北緯30°,B點位于南緯30°;卮13題。13.對圖中A、B、C三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A、B兩點線速度相等B.A、B兩點季節(jié)相同C.A、B、C三點角速度不相等D.A、C兩點地方時相同讀圖5,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中心點為北極點;卮14-16題。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為晨線    ?B.為晨線  C.為昏線    D.為晨線15.圖示日期可能是A.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16.此時圖中M點的地方時是A.6點  ?B.12點  C.18點  D.0點或24點家之一。2015年第23號強臺損失275.58億元。圖6為答17題。17.從衛(wèi)星影像可以看出,影響我國東部沿海的臺風,其氣流旋轉呈逆時針方向,這與地球公轉有關  B.地球自轉有關  C.月球引力有關  D.太陽活動有關7“黃赤交角示意圖”;卮18-19題。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34′B.圖中角α是黃赤交角C.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D.黃赤交角度數(shù)即是南北回歸線的度數(shù)19.若其他條件不變,而黃赤交角變大為24°時,則A.北半球各地的最大正午太陽高度都將增大B.地球上太陽直射的范圍將縮小C.北寒帶和南寒帶的范圍將增大D.赤道上地點將不再晝夜平分2015年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慶等地出現(xiàn)較大范圍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氣。其中江南部分地區(qū)持續(xù)高溫日數(shù)可達5—8天,部回答20-24題。20.這段高溫期間,太陽直射點位置是北半球,并向北移  ?B.南半球,并向北移  C.北半球,并向南移  D.南半球,并向南移21.這段高溫期間,我們沭陽(34°N)的正午太陽高度A.不斷變大  ?B.不斷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22.這段高溫期間,我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4°N)的晝夜長短狀況及變化是晝長夜短,且晝變長  B.晝短夜長,但晝變長  C.晝長夜短,但晝變短  D.晝短夜長,且晝變短23. 這段高溫期間,北半球的極晝或極夜及其范圍狀況是極晝且范圍變大    ? B.極夜且范圍變大  C.極晝但范圍變小     D.極夜但范圍變小24.這段高溫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快    ?  B.我國各地日出時間越來越早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小于北半球 D.南溫帶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越來越大,晝也越來越長 圖8表示四個不同地點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卮25-27題。25.春分日和秋分日,四個地點晝夜長短的共同特點是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極晝26.四個地點中,位于北半球的點有A和B  ?B.A和C  C.A和D  D.C和D27.這四點地點的位置按由北到南的順序排列是ABCD  ?B.CABD  C.CBDA  D.ADBC圖9為答28題28.有關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A.各類巖石都能直接形成巖漿巖 B.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改變了地表形態(tài)C.各類巖石都有可能形成變質巖 D.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是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自然簡直就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把地球表面的景觀塑造的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觀止。圖10為南斯山;卮29題。29.形成“貓咪”山惟妙惟肖形態(tài)的根本力量來源是                     太陽輻射  ?B.巖漿活動  C.大氣運動  D.流水圖11答30題。30.有關地球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圈層A是由巖石組成的,稱為巖石圈?B.圈層A厚度不均C.圈層A、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是構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四大圈層D.圈層A屬于地球的外部圈層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二、判斷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nèi)填涂,正確涂A,錯誤涂B)31.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2.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災害與太陽活動具有一定相關性。3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東。34.由于地球自轉,物體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一定會發(fā)生偏轉35.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至我國十一國慶節(jié),地球繞日公轉速度逐漸變慢。36.地球自轉的周期是23時56分4秒,即一個太陽日。37.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都具有周期性。38.當?shù)厍螂x太陽最近的時候,宿遷地區(qū)氣溫也高,是夏季。39.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是內(nèi)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40.組成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三、綜合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0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材料一:2008年6月20日,161715號小材料二:圖12為(1)材料二a、b、c、d、e、f、g、h中,表示地球的是 ▲ 。(2)根據(jù)材料一信息,“汶川星”應位于 ▲ 星與 ▲ 星軌道之間(填行星名稱)。(3)根據(jù)材料二信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 ▲  ,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 ▲。ㄏ嗤、不同)。(4)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因為它是目前人類發(fā)現(xiàn)的唯一存在 ▲ 的天體。(5)地球上存在生命是由多種條件決定的,材料二可以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條件有       ▲     、      ▲     。 42.讀圖13和圖14,完成下列各題。(8分)在圖13中甲位置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夜半球。圖13,當?shù)厍蜻\動至丙處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   ,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   ▲   ,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   ▲  。ǹ、慢)。圖13中,當?shù)厍蜻\動至甲處時,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    ▲   ,此時圖14中①②③④四點中白晝最長的是    ▲   點。圖13中,當?shù)厍蜻\動至乙處時,圖14中④點的晝長為    ▲   小時,①②③④四點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點是    ▲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材料一:15,當?shù)貢r間2015年9月15日,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錫納朋火山噴發(fā)。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熾熱的熔巖。材料二:16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簡略圖”。(1)圖16中,字母A代表的物質是   ▲   。圖15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巖石按成因分類屬于三大類中的   ▲   巖,其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可以用圖16中的數(shù)字   ▲   表示,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   巖。圖16中,箭頭②表示    ▲   作用,箭頭④表示    ▲   作用。該火山口噴出的大量巖漿可能來源于地球圈層中的 ▲。ǖ貧ぁ⒌蒯、地核)。 44.讀圖17、圖18和圖19,完成下列各題。(7分)(1)圖17中,B處的地質構造是    ▲   ,判斷依據(jù)是    ▲   。A處的地貌是    ▲   。(2)形成圖18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該地貌常見于圖17甲乙丙丁四處中的 ▲   處。(3)形成圖19沙丘的外力作用是 ▲   ,該地貌常見于我國的 ▲  。|南、東北、西南、西北)地區(qū)。 2015~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41.(每空1分,共8分)(1)c(2)火 木 (3)太陽   相同(4)生命(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一個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第1頁 共10頁學優(yōu)高考網(wǎng)!圖7圖2圖4圖6乙丙丁圖13圖14AB16圖15圖17圖18三角洲圖19江蘇省沭陽縣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331429.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九江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