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龍州高中高一語文上冊9月月考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答題卡和作紙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項:
  答題前,考試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第Ⅰ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題3分 )
  1.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寥廓謬論未雨綢繆戮力同心
B.遒勁勁頭疾風勁草強勁有力
C.啁啾惆悵風流倜儻綾羅綢緞
D.悲愴蒼茫滄海桑田呼天搶地
  2.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br>A.危機發(fā)生了,美國解決危機的方式是繼續(xù)發(fā)行更多的國債,用引發(fā)危機的方式治理危機,無疑是飲鴆止渴。
B.爸爸動脈硬化,兩只手會情不自禁地抖動起,多年不寫東西了。
C.春節(jié)期間,王府井大街上到處是游玩購物的人,直到天黑還不絕如縷,熱鬧極了。
D.二十年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這場改革與我們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國際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美國越越難以得心應手地對付這些挑戰(zhàn)。未美國的全球地位是否會下降,將取決于美國有效調整自己的霸權模式,適應新的世界。
B.葉正明對有些和書籍說葉挺在和黨斷了聯(lián)系期間生活異常困難,靠開飯館、擺小攤、賣油條等等維持生計的謬傳比較反感,說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豐收的時節(jié),人們利用中秋節(jié)習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 實的享用。
D.長久以,以大摩和高盛為代表的一批從事證券買賣、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同時比從事儲蓄和貸款業(yè)務的傳統(tǒng)銀行受到更少監(jiān)管,一直是華爾街的“形象代言人”。
4、下 列橫線上依次所填的內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再別康橋》共有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著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揉碎”、“漫溯”、“揮一揮”等,________,給人以立體感。
(1)給人帶視覺上美的享受(2)人們視覺上美的享受靠它給帶
(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6)使每一幅畫變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
A.(1)(2)(3)B.(1)(4)(6)
C.(2)(4)(5) D.(2)(3)(6)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 字,完成5-7題。

也許
——葬歌
聞一多
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鷹不要咳嗽,
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不許陽光 a 你的眼簾,
不許清風 b 上你的眉。
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
撐 c 松陰庇護你睡。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
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
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
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閉緊,
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
我叫紙錢緩緩的飛。
5.第二節(jié)abc三處各有一個詞,依次填入后,恰當?shù)囊豁検牵?)
A.照 飄 樹B.弄 吹 片C.撥 刷 傘D.射 掠 團
6.這首詩是作者為三歲時夭折的長女而作。表達思想感情貼切的一項是( )
A.表現(xiàn)父親對死去的女兒無比疼愛憐惜,內心極度哀傷的感情。
B.通過對女兒的哀悼,表達了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咒罵的人聲”強烈的不滿。
C.表現(xiàn)父親為死去的女兒衷心祈禱,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過對女兒的哀悼,表達了詩人希望過一種安寧平靜生活的強烈愿望。
7.這首詩中寫出了夜鷹、蝙蝠、陽光、清風、松陰、蚯蚓、小草、黃土、紙錢等事物及有關的動作或聲音,這樣寫的目的是( )
A.通過具體形象,象征社會的環(huán)境。
B.通過具體形象,進行生動的比擬。
C.通過具體形象,烘托真實的意境。
D.通過具體形象,展開豐富的想像。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言,完成8~10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靠岸)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遥液味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 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恩施好處)。”乃自刎而死。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8.根據(jù)上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有誤的一項是( )
A.項王軍壁(構筑壁壘)垓下B.持短兵(軍隊)接戰(zhàn)
C.縱江東父兄憐(同情)而王我D.有美人名虞,常幸(被寵幸)從
9.對下面句中的省略部分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縱江東父兄憐(我)而王我
B.項王則夜起,飲(于)帳中
C.不忍殺之,以(之)賜公
D.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
10.下列對原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上節(jié)選的內容主要寫了垓下之圍和烏江拒渡,均表現(xiàn)了項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B.項羽的軍隊在劉邦及諸 侯的軍營四面唱起楚歌,同時上演了一幕“霸王別姬”的悲劇。
C.項羽之所以烏江拒渡,是因為覺得是老天要滅掉自己,且失敗無顏見江東父老。
D.項羽敗亡烏江,已抱必死的決心,但不忍心殺死跟隨自己作戰(zhàn)多年的愛駒,把它贈送給了烏江亭長。
第Ⅱ卷
  注意事項:
    第Ⅱ卷,請用直徑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卷上的答題區(qū)域內做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第Ⅱ卷共11小題,共 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1.把第Ⅰ卷言閱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              
              代贈 (唐 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1)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3分)
(2)這首詩運用哪些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主人公何情感?(5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指點江,激揚字,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3)攜百侶曾游,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4)青鳥不傳云外信, 。(李?《浣溪沙》)
(5)海內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22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4~17題。
游司馬祠
郭軍平
行走在韓城,廟宇樓閣,行宮故居,歷史古跡跡眾多,蒼松古柏也散發(fā)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耐人尋味,而我總以為它的厚重,于司馬遷。但凡韓城的人,是絕不會錯過游司馬祠的。
從 韓城芝川鎮(zhèn)向東,沿著一條寬闊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過兩邊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巍峨聳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蔥蔥,若隱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環(huán)抱之中。
走過芝秀古橋,一座高大的磚木牌坊映現(xiàn)眼前,遒勁有力的“漢太史司馬祠”幾個大字熠熠生輝,踩著青石 鋪砌的進之路,踏上十幾個臺階,便是正門,門匾一行隸書“漢太史司馬遷祠墓”,字體格調清雅,氣息高華。進入大門,青石鋪砌的小徑,迤邐蛇行,直通頂。道旁青松挺拔,聳入蒼穹,松間的雀清脆的鳴叫給上帶一片靜謐。
登上小坡,眼前頓然開闊,一座宏大的祠堂橫亙眼前,走近細瞧,上有“漢草書司馬遷格言警句展室”的門匾,房檐周圍紅漆駁落,參差不齊,顯示出風雨滄桑,進入寬敞的展廳內,一座座散發(fā)著筆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環(huán)視碑石,兀然林立,,但見書體或雄渾奔放,氣吞萬里,或風行雨散,潤色生花,或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或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多少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跡,留下了那一份對史圣的留戀和敬仰。回想細構“網(wǎng)羅天下放佚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會想到身后的榮耀和高貴。蒼蒼莽莽的梁啊!滔滔不息的黃河。≡杏诉@樣一位驚世奇才!
走過“高仰止”的磚木牌坊,極目仰望,巍峨莊嚴的司馬祠卓然屹立于韓奕坡上,松柏環(huán)抱,一片蒼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著千百年仰慕者攀登的足跡,經(jīng)“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級,石級共九十九級,猶如一條長龍,蜿蜒伸入頂。拾級而上;但覺勢峭拔,眼界開闊,回望身后,但見黃河遠去,川如畫。這超越了人世萬物,獨居一的巍峨祠堂。辛⒃跁r間的年輪里,默默地向人們傾訴著什么?
飽經(jīng)風雨剝蝕的“河之陽”巍然聳立,過此,再上九個臺階,便是被韓城人民譽為“太史高墳”的司馬祠。走進祠堂,但見“祠宇堂堂,坊榜將將”,院中古柏參天,花木競秀,松間鳥鳴啾啾,一片幽靜!笆肥デ铩彼膫大字赫然入目,兩旁楹聯(lián)“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fā)憤著成史記照塵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馬遷坐像,長須飄拂,雙目炯炯,剛毅凜然,顯示出不凡的抱負和胸懷,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對他的緬懷和評價,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詩評最最佳。詩云:“龍門有靈秀,鐘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曠代雄。憐才膺斧鋮,吐氣作霓虹。功業(yè)追尼父,千秋太史公。”這首詩高度評價了司馬遷一生的功績,看到這,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對《史記》的高度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墓由青磚鑲砌,上嵌有八卦磚雕,據(jù)傳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頂有一株千年古柏,蒼勁盤桓。如巨掌撐天,柏上鳴雀跳躍,叫聲凄涼,似在嘆惋那一段凄美的歷史,墓旁也是古柏環(huán)繞,濃蔭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著、一株青翠的柏樹,與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隨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撰寫的《夢碑》一。其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靜坐于西廳。若有若無,猶夢猶醒,見一女子高髫盛妝,泣渭余曰:“妾漢太史司馬遷之侍妾也,趙之平原人,姓隨名清娛。年十七事遷,因 遷周游名,攜妾至此。會遷有事去京,妾縞居于同,后遷故,妾亦憂傷尋故,葬于長樂亭之西。天帝憫妾未盡天年,遂司此土。代異時移,誰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將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銘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銘之。銘曰:“嗟爾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終厥志。百千億年,血食于斯!笨上,如此珍貴的碑拓卻沒有流傳,這段凄美的《夢碑》故事卻把人們的神思帶到了那悠遠的時空,讓人們?yōu)槟俏皇钢静挥宓呐訛⒁晦渫橹疁I,更為史公那犧牲許多的悲劇人生而嘆惋憐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異的柏樹與《夢碑》故事聯(lián)系起,莫非是隨清娛精誠所至,感而有靈吧?鑒于此,故隨行賦詩一首以示紀念:
蒼蒼梁,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傳兮。
悠悠居水,凄凄嚶鳴。
清娛之志,感而有靈。
我們一行下,已是夕陽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蒼翠和輝煌。

1 4.中描 寫墓頂?shù)那旯虐赜惺裁醋饔茫浚?分)


15..結合全,談談你對“功業(yè)追尼父,千秋太史公”這兩句詩的理解。(5分)


16..閱讀中畫線的句子,請賞析它的語言表達效果。(6分)

17.有人說,“厚重”一詞是本眼,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6分)


六、(15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8. 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球答題。(6分)
①漫長的人生中,誰也不可能不一帆風順,誰都需要經(jīng)歷挫折。②被挫折歷練后的人總是更頑強、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謂“寶劍磨礪出。”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積累經(jīng)驗,而且使人生得到升華, ,我們更應該正視挫折。
(1)第①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 的橫線上。(2分)
答:
(2)第②句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答:
(3)請為第③句的空格處填上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2分)
答:

19.請在下面劃線處補寫出下聯(lián)。(3分)
 上聯(lián):層林盡染魚翔淺底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無論怎么堅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無論怎么用心,都只是見不到光明的胡亂摸索;
  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無論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勞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21.以“我”為題目寫一篇。
要求:
①體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36000.html

相關閱讀:江省東陽市南馬高中2014-201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