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 物理B卷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試卷說明:

試卷類型:B卷 河北冀州中學(xué)2015—2015年上學(xué)期期中考高一年級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題分數(shù):110分 命題人:王宏瑜第Ⅰ卷(選擇題 共6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小題,共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分,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為了傳遞信息,周朝形成郵驛制度,宋朝增設(shè)“急遞鋪”,設(shè)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500里(1里=500米),每到一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金牌”的平均速度( )A、與成年人步行速度相當B、與人騎自行車速度相當C、與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相當D、與磁懸浮列車的速度相當2.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t=5s內(nèi)速度從v0=12m/s,增加到vt=18m/s,通過的位移是S=70m,這個物體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5m/s   C、6m/s   D、無法確定3.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為3m/s2,對于任意一秒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這一秒末的速度比這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m/sB、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比這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倍C、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m/sD、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6m/s4.自由落體運動是 ( )A.物體不受任何作用力的運動? B.物體在真空中的運動?C.加速度為g的豎直下落運動? D.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豎直下落運動5.關(guān)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在如圖所示的位移坐標軸上S1、S2、Sn-1、Sn分別為物體在第1s末、第2s末、……第(n-1)s末、第ns末的位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0~S2為第2s內(nèi)的位移B、0~Sn-1為前(n-1)s內(nèi)的位移C、S2~Sn為第2s內(nèi)的位移D、Sn-1~Sn為第ns內(nèi)的位移6.一個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 s末的速度達到4 m/s,物體在第2 s內(nèi)的位移是(  )?A.6 mB.8 mC.4 mD.1.6 m7.汽車以36km/h的速度行駛,剎車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從剎車開始,經(jīng)5S,汽車通過的位移是………………………………………………………………(   )A.0m B.100m C.12.5m D.37.5m8.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nèi)物體的 ( )A.路程為25mB.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下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D.平均速度大小為5m/s,方向向上9.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飛機,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乙看到甲機勻速上升,丙看到乙機勻速下降,甲看到丙機勻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上升C、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10.某同學(xué)身高1.8m,在運動會上他參加跳高比賽,起跳后身體橫著越過了1.8m高的橫桿。據(jù)此可估算他起跳時豎直向上的速度大小約為(取g=10m/s2)( ) A.2m/s B.4m/s C.6m/s D.8m/s11. 一列火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一人站在第一節(jié)車廂前端的旁邊觀測,第一節(jié)車廂通過他歷時2s,整列車廂通過他歷時6s,則這列火車的車廂有( )A.3節(jié) B.6節(jié) C.9節(jié) D.12節(jié)12.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1s后的速度大小變10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13.一質(zhì)點沿直線Ox方向做加速運動時,它離開O點距離x隨時間t變化關(guān)系為x=5+2t3(m),它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為v=6t2(m/s),該質(zhì)點在t=0到t=2s間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別為( )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13m/s14.甲、乙、丙三輛汽車以相同的速度同時經(jīng)過路標P,以后甲一直作勻速運動,乙先加速后減速,丙先減速后加速,它們經(jīng)過下一路標Q時的速度又相同,則最先到達Q處的汽車是( )A、甲車B、乙車C、丙車D、三車同時到達15. 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的增量總是與時間成正比B、位移總是和時間的平方成正比C、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中相鄰兩段位移的增量總是等于at2(t時間間隔)D、質(zhì)點在某段時間內(nèi)位移的中點的即時速度等于質(zhì)點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16.汽車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隨著車輛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應(yīng)增加,重視交通安全問題,關(guān)系到千百萬人的生命安全與家庭幸福,為了安全,在行駛途中,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速度/(m?s-1)思考距離/m制動距離/m1012201518X20Y802530125,因為,從駕駛員看見某一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時間里,汽車仍然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思考距離),而從采取制動動作到車完全靜止的時間里,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制動距離),下表給出了某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離和制動距離等部分數(shù)據(jù),某同學(xué)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算出了表格中未給出的數(shù)據(jù)X、Y,該同學(xué)計算正確的是(   )A.X=40,Y=24 B.X=45,Y=24C.X=60,Y=22 D.X=50,Y=2217.“和平使命?2015”中俄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xí), 727日在俄羅斯中部軍區(qū)切巴爾庫爾合同訓(xùn)練場舉行實兵演習(xí)。中俄雙方共投入兵力1000多人,坦克、步戰(zhàn)車、自行火炮等近百臺,殲擊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20多架。演習(xí)中,某特種兵進行了飛行跳傘表演.該傘兵從高空靜止的直升飛機上跳下,在t0時刻打開降落傘,在3t0時刻以速度v2著.他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示.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在0~t0時間內(nèi)加速度不變,在t0~3t0時間內(nèi)加速度減小B.降落傘打開,降落傘和傘兵越來越C.在t0~3t0的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 D.若第一個傘兵在空中打開降落傘時第二個傘兵立即跳下,則他們在空中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第Ⅱ卷(非選擇題,共分)二、題(本題共小題,共分)18.張強同學(xué)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時打出紙帶如圖6所示,舍去前面較密集的點,取O為起始位置,每隔五個間隔為一個計數(shù)點,則在A、B、C三個計數(shù)點處的瞬時速度分別為vA=__,vB=___,vC=__(圖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mm),整個運動中的平均速度是__ __.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距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開傘后運動員以大小為14.50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求:(1)運動員離開飛機瞬間距地面的高度;(2)離開飛機后,經(jīng)多長時間到達地面.(g取10m/s2)選擇題(本題共小題,共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分,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B 2.A 3. AD 4.BD 5. BD 6.A 7.C 8.D 9.ABC 10.B 11.C 12.AD 13.B 14.B 15. AC 16.B 17. B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分)二、題(本題共小題,共分)19.vA=0.18m/s,vB=0.30m/s,vC=0.42m/s (圖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mm),整個運動中的平均速度是0.301.20m/s2若實驗中電源的頻率高于正常頻率,而實驗者不知道,則計算出來的加速度值與正常值相比 偏小(填“偏大”“偏小”“相同”)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寫出必要的公式和計算過程,否則不給分)20. (6分)9m/s21. (7分) 1s 3s s 22. (10分) 解析:如圖1-3-2,繩未斷時,重物隨氣球以4 m/s的速度勻速上升,繩斷后由于慣性,物體將在離地h=217 m處以v0=4 m/s做豎直上拋運動. 解法1:分段法繩斷后重物上升的高度h1==m=0.8 m上升到最高點的時間t1==s=0.4s下降階段:h1+h=解得;t2==6.6 s故從繩斷到重物著地歷時t=t1+t2=7 s著地速度vt=gt2=10×6.6 m/s=66 m/s解法2:整體法h=v0t一gt2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h=-217 m∴ -217=4t-×10t2解得t=7 s或t=-6.2 s(舍去)又vt=v0-gt=(4-l0×7) m/s =-66 m/s負號表示速度方向豎直向下.23. (11分) 解析:(1)由v12-v02=2ah2解出v0=60 m/s.又因為v02=2gh1解出h1=18 m.所以h=h1+h2=305 m.(2)又因為t1==6.0 s,t2==3.8 s,所以t=t1+t2=9.8 s,答案:(1)305 m (2)9.8 s圖1-3-2河北冀州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 物理B卷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448997.html

相關(guān)閱讀:湖北省武昌區(qū)2015-2016學(xué)年度高一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