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上冊物理12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單項: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 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3分。
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落體運動的認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科學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將實驗和邏輯推理結(jié)合在一起 ]
D.伽利略用物體自由落體實驗直接證實了自 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靜止在水平桌 面上,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就是物體受到的重力
B.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上
C.在彈性限度的范圍內(nèi),彈性體的彈力跟彈性體的長度成正比
D.用一根細竹竿撥動水中的木頭,木頭受到竹竿的推力,是由于竹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3. 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速度圖象 如圖所示.在0-t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Ⅰ、Ⅱ兩個物體的運動方向相 反
B.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C.Ⅰ、Ⅱ兩個物體的位移都不斷增大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v1+v2)/2
4.一物體自距地面高h處自由下落 ,則它在離地面多高位置時的即時速 度大小等于全程平均速度( )
A.h/4 B.h/3 C.3h/4 D.h/2
5.一物體以初速度大小為6 /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勻減速運動,速度為零后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均為2 /s2,則( )
A.物體第2 s末的速度為10 /s B.物體運動前2 s內(nèi)位移為16
C.物體在第2 s內(nèi)的位移為3 D.物體在第4 s末速度為0
6.一輛汽車從車站以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開去,開出一段時間之后,司機發(fā)現(xiàn)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運動.從啟動到停止一共經(jīng)歷t=1 0s,前進了15,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
A.1.5 /s B.3 /s C.4 /s D.無法確定
7.如圖所示,物體A和B疊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l=7N和F2=4N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 時B對A的摩擦力為f1,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f2,則:( )
A.f1=11N, f2=11N
B.f1=11N, f2=3N
C.f1=0, f2=3N
D.f1=0, f2=11N
實驗次數(shù)小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秤讀數(shù)(N)
1靜止0.4
2靜止0.6
3加速0.7
4勻速0.5
5減速0.3
8.如圖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實驗中,每次用彈簧秤水平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塊,小木塊運動的讀數(shù)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塊與桌面的接觸面相同):則由上表可知( )
A.木塊受到的最大摩擦力為0.7N
B.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可能為0.5N
C.在這五次實 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這五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兩次是相同的
二、不定項: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共24分。
9.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先后經(jīng)過空中,N兩點時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則( )
A.N的間距為   B.經(jīng)過N所需時間為
C.經(jīng)過N的平均速度為   D.經(jīng)過N中點時速度為

10.質(zhì)量為的木塊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關(guān)于木塊及木塊對斜面的作用力說法正確的有( )
A.木塊受到重力、下滑 力、壓緊斜面的壓力、摩擦力
B.木塊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
C. 木塊對斜面的作用力方向為豎直向下
D.木塊對斜面的作用力方向為垂直斜面向下
11.關(guān)于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
A.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B.質(zhì)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C.用線懸掛的物體靜止時,懸線方向一定通過物體的重心
D.跳水運動員在空中做各種動作時,其重心位置不斷變化
12. 關(guān)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摩擦力有最大值,說明靜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圍內(nèi)是可變的
B.靜止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靜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成正比
D.運動的物體可能受靜摩擦力作用
三.題(共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
13.如圖是實驗“研究 小車勻加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中接在50Hz低壓交流電上的打點計時器所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所標的是每5個打點的時間間隔所取的計數(shù)點,但第3個計數(shù)點沒有畫出.由圖數(shù)據(jù)可求得:

⑴該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 /s2
⑵打第3個記數(shù)點時小車速度為_____ /s (*結(jié)果都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14.做驗證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實驗時,其中的三個 實驗步驟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張,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線的結(jié)點達到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和兩彈簧秤的讀數(shù)F1和F2。
(2)在紙上根據(jù)F1和F2的大小,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秤拉時相同,記下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F'和細繩的方向。
以上三個步驟中均有錯誤或疏漏,指出錯在哪里?
在(1)中是__________。 在(2)中是___________。在(3)中是_______________。
15.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關(guān)系的實驗。他先測出不掛鉤 碼時彈簧下端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然后在彈簧下端掛上砝碼,并逐個增加砝碼,測出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所得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g=10/s2):
砝碼質(zhì)量
/102g01.002.003.004.005.006.007.00
標尺刻度
x/10-215.0018.9422.82 26.7830.6634.6042.0054.50


⑴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做出彈簧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x與砝碼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曲線。
⑵根據(jù)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和關(guān)系曲線可以判斷,在 N范圍內(nèi)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關(guān)系滿足胡克定律,這種規(guī)格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
16. 如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豎直木板之間,有質(zhì)量均為的4 塊相同的磚,用兩個大小均為F的水平力壓木板,使磚靜止不動,則豎直木板對第1塊磚的摩擦力大小為   ;第2塊磚對第3塊磚的摩擦力大小為 .

四.解答題(共40分,解答時寫出必要的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單位。
17.一列火車由車站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起動時,值班員站 在第一節(jié)車廂前端的旁邊,第一節(jié)車廂經(jīng)過他歷時4s,整個列車經(jīng)過他歷時20s.設各節(jié)車廂等長,車廂連接處的長度不計.求:(1)這列火車共有多少節(jié)車廂?(2)最后九節(jié)車廂經(jīng)過他身旁歷時多少?


18.某校外小組自制一枚火箭,設火箭在發(fā)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運動,火箭點火后可認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 達到離地面 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計空氣阻力,取 ,求 :
(1)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19.如圖所示,質(zhì)量不等的三個物塊A、B、C用勁度系數(shù)完全相同的三個彈簧1 、2、3依次連接著處于靜止狀態(tài),A、B在水平桌面上,C繞過定滑輪懸掛在桌面外,此時彈簧1、2、3的伸長量分別為0、2c、3c,已知C的質(zhì)量為C=3kg,(取g=10/s2)則:
(1)彈簧1、2、3的彈力的大小分別為多少?
(2)此時物塊A所受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3)此時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20.一列火車進站前先關(guān)閉氣閥,讓車減速滑行,滑行了300 時速度減為關(guān)閉氣 閥時的一半,此后又繼續(xù)滑行了20 s停在車站。設火車在滑行過 程中加速度始終維持不變,試求:
(1)火車滑行的加速度;
(2)火車關(guān)閉氣閥時的速度;
(3)從火車關(guān)閉氣閥到停止滑行時,滑行的總位移。

21.一輛摩托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30 /s,要想在3in內(nèi)由靜止起沿一條平直公路追上前面1000處正以20 /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汽車,則摩托車必須以多大的加速度啟動?(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甲同學的解法是:設摩托車恰好在3 in時追上汽車,則 ,代入數(shù)據(jù)得 ,乙同學的解法是:設摩托車追上汽車時,摩托車的速度恰好是30 /s,則 ,代入數(shù)據(jù)得 .你認為他們的解法正確嗎?若錯誤,請說明理由,并寫出正確的解法.

杭西高2012年12月高一物理答案

19.

20、(9分)
由 =2as1 (2分), 0= +at2 (2分)
解得v0=20 /s(1分),a=-0.5 /s2(1分);
由2as2= 得s2=10 0 (2分),則s總=s1+s2= 400 .(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47310.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物理下冊同步檢測練習題(有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