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級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命 題: 劉 永注意:總分12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一、基礎知識(30分,每小題3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 惆悵(chàng) B.方遒(qiú)頹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長篙(gāo) 漫溯(shuò)D.虔(qiān)誠忸怩(ní) 深邃(suì) 團箕(qí)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夙愿 紛繁蕪雜 嘔歌 音容笑貌 B.跫音 感人肺俯 火缽 張燈結采 C.太息 烏蒙磅薄 彳亍 白浪濤天 D.寥廓 崢嶸歲月 瓊葩 潺潺涓涓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閱讀下面的詩詞,說說“丁香”在這里被賦予了什么含義? B.他勇敢坦直地聲言:“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 C.鑒賞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同時品味語言、發(fā)揮想像、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風雨》中“風雨”的含義?詩中幾個比喻用得好在哪里?4.下列句子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班級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都應該固定下來,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難以捉摸。當然也不是說一切都要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B.3年前那個淘氣頑皮的小姑娘,如今卻以全省理科狀元的成績進入我國第一大學府,真是不堪設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淵,就讓我們走向廣闊;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讓我們勤勉奮斗。D.月明星稀,鴉雀無聲,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鳥,被明亮的月光驚醒,撲啦啦扇動著翅膀繞樹盤旋。5.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全對的一項是( )①獨立寒秋,湘江北去。(離開) ②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水深而清) ③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水清而淺)④攜來百侶曾游。(攜:帶,拉著;來,助詞) ⑤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山勢高峻) ⑥糞土當年萬戶侯。(以……為糞土)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6.下列兩句話的橫線上依次填入的兩句應當是( ) ①鑒賞詩歌,正是要通過語言媒介,去 。 ②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國唐代有山水、邊塞詩派,英國有“湖畔派”,山川風物給他們靈感, 。 ①a.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 ②a.他們從春花秋月中尋求寄托。b.春花秋月給他們以寄托。A.aa B.ab C.ba D.bb7.下列關于新詩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新詩是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創(chuàng)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體詩,它是現(xiàn)代詩歌的主流。 B.新詩語言采用白話,打破了格律詩的束縛,形式上比較自由。 C.有的新詩比較自由,無論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長短,還是平仄、押韻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標點。 D.詩段、詩行、節(jié)拍、韻腳,一定服從舊體詩格律的要求,是講究格律的新詩的基本特點。 閱讀《再別康橋》,完成8—10題。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8.選出下列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全詩四行一節(jié),詩行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字數基本為六、七字,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jié)押一韻,呈現(xiàn)出明顯的旋律感。 B.“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鏗鏘的節(jié)奏。 C.詩的第一節(jié)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 D. 詩的第二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9.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B.第一節(jié),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表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托出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 C.第二節(jié),寫出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的眷戀和感傷 D.詩的第三節(jié)寫康河中的水草可愛的情態(tài),而“甘心”二字又寫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10.對詩句內容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第四節(jié)中“那榆陰下的一潭”指拜倫潭,那里榆陰蔽日,非常清涼。此時的詩人浮想聯(lián)翩,想到了過去在此讀書的美好情景。 B.詩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與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雜,沉淀在潭水的深處,幽幽的,醇醇的,如夢一般。 C.第五節(jié)詩人面對美景又勾起了美好的回憶;當年自己曾“撐一支長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何等的愉快! D.第六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xiàn)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往日歡愉的康橋,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為詩人的離去而沉默了!俺聊墙裢淼目禈颉睂⒃娙遂o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極致。二、文言文閱讀(共18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B.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D.闕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1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13、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過也C.鄰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14、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B.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C.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D.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答應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并沒有履行諾言。15、翻譯下面兩句話。(4分)①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②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16、簡答題:燭之武之所以能勸說秦君退兵,在眾多理由中最關鍵的一點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三、古詩詞鑒賞和名句名篇默寫(15分)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后面問題:詠荊軻??陶淵明??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fā)指危冠,猛氣充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17、陶淵明的詩歌歷來以平淡著稱,但本詩卻別具特色。試賞析本詩是如何刻畫荊軻的形象的。(7分)18、名句默寫(8分,每空1分)①攜來百侶曾游。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② , ,誰主沉。。珴蓶|《沁園春 長沙》)③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走盡這雨巷。(戴望舒《雨巷》)④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 , 。又前而為歌曰:“ , ”(《荊軻刺秦王》)四、(現(xiàn)代文閱讀 (文學類文章) (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 干涸的鴻溝,歷史的裂痕 王劍冰 古人有話,生于蘇杭,葬于北邙。 在邙山莽莽黃土之上,到處布滿了高高低低的墓群。這些墓群依次排列開去,似在訴說著那些塵埋的歷史。就在黃河岸邊,邙山之巔,橫向里現(xiàn)出一條溝壑,像誰猛舞利刃,在歷史的深處劃出一道裂痕。這就是鴻溝。曾經攪亂歷史風云的鴻溝;讓人發(fā)無數聯(lián)想的鴻溝。 這道溝,原口寬有八百米 ,深達二百米,原名叫廣武澗,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開鑿的引黃濟田的水利工程。當時的場景讓今人難以想象:鴻溝的北面是滔滔的黃河,西南面則群山萬壑。溝中滾滾的黃河水深不可測,溝的四周萬木叢生,百獸哀鳴。其地勢之險,是東西向的咽喉要塞。有人說,當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爭。古往今來,中原多少戰(zhàn)事如煙云過眼,唯鴻溝引出的故事成千古絕唱。 走進這個故事的兩個人物,起先無甚大名,卻胸有大志。史有傳聞,當以勾畫萬里長城的大手筆著稱的始皇車隊路過時,有兩個人在贊嘆之余,同時發(fā)出了不同的豪言。一說:“大丈夫當如是也!”一說:“彼可取而代之!”說前一句的較工于心計,后來做了漢湖南省箴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530502.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