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14-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模塊測試(人教版必修一)2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病毒屬于無成形細胞核的原核生物
B.病毒是無細胞結構的生物
C.病毒寄生于活細胞的表面
D.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病毒
2.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三種生物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大豆種子研磨濾液呈紫色
B.蛋白質檢測實驗最好選用花生作為
C.三種種子都常用來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D.萌發(fā)時相同質量的三種種子需要的O2量相同
3.如圖表示細胞周期(圖中的M表示分裂期,G1、S和G2組成分裂間期,其中G1、G2表示RNA及蛋白質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有人為確定DNA合成期的時間長短,在處于連續(xù)分裂細胞中加入以3H標記的R化合物,則R化合物最可能為下列的 ( )
A.腺嘌呤B.胞嘧啶C.鳥嘌呤D.胸腺嘧啶
4.將某綠色植物的葉片放在特定的裝置中,用紅外線測量儀進行測量,測定的條件和結果見下表:
黑暗時O2吸收量(mg/h)6000勒克斯光照時O2釋放量(mg/h)
10 ℃0.53.6
20 ℃1.23.1
若將該葉片先置于20 ℃、6000勒克斯光照條件下10小時,然后置于10 ℃黑暗條件下,則該葉片一晝夜葡萄糖積累的量為( )
A.2.91 B.11.25
C.22.5 D.33.75
5.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
B.癌癥病人的染色體上無抑癌基因
C.經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導致細胞的癌變
D.癌癥的發(fā)生與個人的身心狀況有關
6.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細胞內都含有糖原
B.細胞都能進行分裂和分化
C.細胞都具有細胞質和細胞膜
D.用健那綠給細胞染色都能觀察到藍綠色的棒狀結構
7.海洋中的電鰻有放電的現象,其電能的直接來源是 A.由熱能轉變而來 B.由光能轉變而來
C.由ATP轉變成ADP時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D.由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8.下列對“ATP轉化為ADP”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這一反應無休止地在活細胞中進行
B.生物體內ADP轉變成ATP所需能量都來自呼吸作用
C.在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中,伴隨有能量的貯存和釋放
D.這一過程保證了生命活動順利進行
9.下表為一項實驗設計方案的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對結果的解釋,合理的是 ( )
步驟操作1號試管2號試管3號試管
1加2%淀粉液2 mL2 mL2 mL
2加稀釋唾液2 mL2 mL2 mL
3保溫5 min37℃100℃0℃
4滴碘液2滴2滴2滴
5記錄結果淡黃色淡黃色淡黃色
A.唾液淀粉酶在37℃時活性最高
B.溫度對酶活性影響不明顯
C.碘液對淀粉的顯色反應不明顯
D.保溫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10.下圖甲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在正常培養(yǎng)液中,某時刻所測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細胞在整個細胞群體中的分布情況。向該培養(yǎng)液加入某種化合物并繼續(xù)培養(yǎng)幾小時后,分布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抑制DNA復制 B.刺激細胞分裂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D.抑制細胞質分裂
11.下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細胞內的分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
12.如圖表示在一定范圍內,不同環(huán)境因素與水稻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對其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如果橫坐標是CO2含量,則a為紅光,b為白光
B.如果橫坐標是CO2含量,則a為強光,b為弱光
C.如果橫坐標是光照強度,a的CO2含量較高,b的CO2含量較低
D.如果橫坐標是光照強度,a溫度較適宜,b溫度較低
13.淀粉、脂肪、胰島素和DNA共有的化學元素是A C、H、OB C、H、O、N
C C、H、O、N、PD C、H、O、N、P、S
14.將數量相等的兩組小鼠的肝細胞,在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A組加入某種物質,B組不加,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后,洗去培養(yǎng)液,分別取出兩組的全部細胞,測量每組的總放射強度,結果A組明顯大于B組。A組中加入的物質的作用是( )
A.促進細胞分化 B.促進細胞分裂
C.促進細胞衰老 D.促進癌變
15.下圖表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變 化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3和4過程產生的[H]都能與氧結合產生水
B.各種生物體(病毒除外)都能進行的過程是3
C.能提供給綠色植物除暗反應外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多的過程是5
D.2過程需多種酶參與,且需ATP供能
16.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細胞質基質不能為細胞代謝提供ATP
B.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與細胞表面的識別有關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若失去結構的完整性將大大縮短其壽命
17.水綿、藍藻、黑藻全部 ( )
A.是真核生物B.含有葉綠體 C.是自養(yǎng)生物D.能有絲分裂
18.(2014年寧化模擬)細胞衰老時,細胞內蛋白質和RNA的總量均會下降。將一完整的煙草葉片,一半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另一半用水處理,放置暗處一段時間后,測得葉片中蛋白質和RNA的含量如圖所示。由實驗結果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 )
A.蛋白質量的變化和RNA量的變化有著必然的聯系
B.N、P等的缺乏可能會加速葉片的衰老
C.細胞衰老是由基因決定的,與環(huán)境因素無關
D.細胞分裂素能延緩細胞衰老,可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鮮
19.人體血紅蛋白的一條肽鏈有145個肽鍵,形成這條肽鏈的氨基酸分子數以及它們在脫水縮合過程生成的水分子數分別是
A、145和144B、145和145C、145和146D、146和145
20.下圖中①~④表示某細胞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圖是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
B.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C.結構①不能將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結構①和④都存在堿基A和T的互補配對
二、填空題
21.為了研究A、B兩種植物對高溫的反應,科學家將這些植物的葉片用不同溫度處理,然后測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葉片的離子滲 漏。對照實驗則在30℃時進行。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注:每項溫度處理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以與30℃時的數據比較所得的百分率表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溫度超過________之后,植物A的光合作用就會受抑制;導致植物B受熱致死的臨界溫度是________。
(2)對A、B兩種植物而言,植物________可能生活在熱帶地區(qū),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而言,________過
程對高溫更敏感。
(3)試分析高溫抑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原因(至少要從兩個方面分析):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圖中可以看出,達到一定溫度時植物細胞的離子滲漏明顯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上圖發(fā)現,在50℃左右的條件下,植物A、B的產量并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如下:
(1)圖中X、Y分別代表何種元素?
X ,Y 。
(2)大分子A、C1、C2的共同代謝產物是 ,A特有的代謝終產物是 。
(3)a的分子式可表示為 ;由a→A的過程中,有下列數量關系:失去水的分子數= 分子數- 數目。
(4)A可分為A1,…,A5,…,其原因從a分析是因為:
① ;② ;
③ ;從A分析是因為 。從C1分析是因為 。
(5)A1是 ,它的功能特性是具有 ;A2是 ;A3是 ,存在于中 ,含有的特殊元素是 ;A4是 ,存在于中 。
(6)與A5有關的C1片段在人體其他部位的體細胞中是否存在?簡要說明理由。
。
(7)人體某細胞正發(fā)生著C1→2C1的變化,則該細胞處于 ;C1→C2的變化叫 ;與C2相比較,C1的組成成分的特點是 。
23.一 2008年9月11日,三鹿公司承認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發(fā)布召回三鹿問題奶粉的聲明。三聚氰胺,分子式為C3H6N6,是一種重要的氮雜環(huán)有機化工原料,低毒。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對生殖、泌尿系統造成損害,膀胱、腎部結石,并可進一步誘發(fā)膀胱癌。
材料二 食品工業(yè)中常常需要檢測蛋白質的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的含量在技術上比較復雜,成本較高,不適合大范圍推廣,所以業(yè)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方法,即通過測定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從化學組成上看,三聚氰胺與蛋白質含有的共同元素有 ,后者的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為 。
(2)材料二中所述的檢測辦法有個弱點,即只要在食品、飼料中添加一些含 量高的化學物質,就可在檢測中造成蛋白質含量達標的假象,這正是一些不法商家在食品、飼料中添加 三聚氰胺的目的。
(3)人和動物能把NH3的毒性解除掉(轉化為其他物質),而不能把三聚氰胺分解掉或轉化為無毒的物質,是由于人和動物體內 。
(4)在實驗室中可以通過 反應來定性檢測待測物中有無蛋白質存在 。
(5)嬰幼兒身體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但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這是因為 。
A.肌細胞形狀不同
B.在人體細胞內的合成部位不同
C.支配的神經不同
D.構成各種肌肉的蛋白質結構不同
(6)在這次事件中,嬰兒受損器官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人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其中水的排出主要取決于血漿中 激素的濃度,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 。
(7)據報道,小動物食用了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后導致腎衰竭死亡。某課題小組為驗證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的危害,做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 。
第二步:甲組每天 ;乙組每天 。
第三步: 。
第四步:每天檢測小鼠的健康狀況,統計各組小鼠死亡的數目。
請分析該實驗的實驗目的: 。
實驗結果預測: 。
實驗結論: 。
24.圖示某植物的形成層細胞,通過無菌操作,接入試管后,在一定條件下形成試管苗的培育過程,已知該植株有10對染色體。
(1)愈傷組織是形成層細胞不斷分裂后形成的不規(guī)則的細胞團,在愈傷組織的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從培養(yǎng)基中獲得 和小分子有機物的營養(yǎng)物質。
(2)試管苗末期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 個DNA分子。
(3)該實驗說明植物細胞具有 性。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B
2.A
3.D
4.C。根據題意可知該葉片一晝夜制造的O2的剩余量為:3.1×10-0.5×14=24。在光合作用時一分子葡萄糖對應6分子氧氣,則剩余的葡萄糖為:180×246×32=22.5。
5.B
解析 正常細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存在,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抑制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當由于某種原因使原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時,都有可能導致癌變。
6.C
解析:糖原只存在于動物細胞中。已經成熟的細胞不再進行分裂和分化。無線粒體的細胞(如原核細胞)用健那綠染色后,不能觀察到藍綠色的棒狀結構。細胞都具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7.C
8.B
9.D
10.解析:甲圖中,加入物質前,多數細胞中DNA含量少,乙圖中,加入該物質后,多數細胞的DNA含量增加,說明該物質不會抑制DNA復制,而是抑制細胞質分裂,從而導致細胞內DNA含量增加。
答案:D
11.C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順序是: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內質網→囊泡→高爾基體→分泌小泡→細胞膜→細胞外,其放射性顆粒數的多少應按此順序先后增加。
12.A
解析 如果橫坐標是CO2含量,則相同的CO2含量
時,植物對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紅光,因此光合作用強度較大,即a為白光,b為紅光。
13.A
14.解析: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是構成DNA特有的基本單位。本實驗是將某種物質加入A組而B組不加,最后結果是測量的總放射強度A組明顯大于B組,這表明加入的物質有促進細胞分裂的作用。
答案:B
15.A
解析 該圖解過程中,1、2是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3、4、5是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與氧結合生成水的是3、4階段產生的氫。
16.A
17.C
解析 水綿、黑藻是真核生物,有葉綠體,有成形的細胞核,能進行有絲分裂;而藍藻為原核生物,無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不能進行有絲分裂。題中所列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是自養(yǎng)生物,故A、B、D錯誤,所以選C。
18.解析:由圖可知,用水處理后的葉片其蛋白質含量和RNA含量都下降,說明RNA是蛋白質合成的模板和運輸氨基酸的工具,故選項A、B正確。由圖中結果可知,細胞分裂素能延緩細胞衰老,可用于蔬菜保鮮。細胞衰老與基因有關,也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
答案:C
19.¬¬D
20.C
二、填空題
21.(1)50℃ 52℃
(2)A 相對于植物B而言,植物A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在較高的溫度才開始下降(植物A適應高溫環(huán)境的能力較強或植物A耐高溫的能力較強) 光合作用
(3)氣孔在高溫時關閉;酶在高溫時活性降低甚至變性失活;高溫破壞了葉綠體及線粒體膜(答對兩項即可)
(4)高溫破壞膜的選擇透過性
(5)在50℃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凈光合速率很低,有機物的積累量減少,產量低
22.答案 (1)N N、P (2)CO2和H2O 尿素
(3) 略 氨基酸 肽鏈(4)①種類不同 ②數量不同 ③排列順序不同
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DNA分子的多樣性(5)酶 高效性和專一性 抗體 血紅蛋白
紅細胞 Fe 載體 膜結構(6)與A5有關的C1片段在人體其他部位的體細胞中都存在。因為人體不同部位的體細胞均來自同一受精卵的有絲分裂,因而它們含有基本相同的DNA(7)分裂間期 轉錄 含有C2所沒有的堿基T和脫氧核糖
解析 此題考查蛋白質、DNA、RNA之間的關系、基本單位、元素組成等內容。
23.答案 (1)C、H、
(2)N (3)缺乏分解或轉化該物質的酶
(4)雙縮脲 (5)D (6)抗利尿 重吸收
(7)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編號甲、乙 飼喂不含被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 飼喂含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 在適宜的條件下飼喂一段時間 驗證含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可導致動物死亡 甲組小鼠健康成長,乙組小鼠的死亡率遠遠高于甲組小鼠 含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可導致動物死亡
解析 (1)三聚氰胺含有C、H、N三種元素,蛋白質中含有C、H、O、N等元素。(2)目前國際上測量食品、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的辦法叫“凱氏定氮法”。這套檢測辦法的問題在于,只要在食品或飼料中添加一些含氮量高的化學物質,就可在檢測中造成蛋白質含量達標的假象。 (3)動物和人體內缺乏分解或轉化三聚氰胺的酶,不能將三聚氰胺分解或轉化為無毒物質。(4)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生成紫色,用于蛋白質的鑒定。(5)蛋白質結構不同則功能不同。(6)由下丘腦產生、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以調節(jié)水的平衡。(7)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麥麩的寵物食品的危害。實驗對象是小鼠,自變量是三聚氰胺,可設置空白對照。因變量是小鼠的健康狀況,以統計各組小鼠死亡的數目作為指標。
24.(1)水、無機鹽 (2)20 (3)全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56520.html
相關閱讀: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階段性質量檢測試題(卷)高一生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