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一中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試題高一年級生物試題命題人:馬莉軍 審題人:閆靜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題,每題2分,共70分)1.噬菌體是一類細菌病毒。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B.侵染過程的原料、ATP、酶、場所等條件均由細菌提供C.為確認何種物質注入細菌體內,可用32P、35S共同標記一組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D.連續(xù)培養(yǎng)噬菌體n代,則含母鏈的DNA應占子代DNA總數(shù)的(n-1)2.下列關于DNA復制過程中,正確順序是 ①互補堿基對氫鍵斷裂 互補堿基對之間形成氫鍵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④以母鏈為模板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⑤子鏈與母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A.③①②④⑤ B.③④②⑤① .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3.某種鼠中,毛的黃色基因Y對灰色基因y為顯性,短尾基因T對長尾基因t為顯性,且基因Y或T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分配的,F(xiàn)有兩只黃色短尾鼠交配,它們所生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為A.9∶3∶3∶1 B.3∶3∶1∶1 C.4∶2∶2∶1 D.1∶1∶1∶14.合成一條含1000個氨基酸的多肽鏈,需要轉運RNA的個數(shù)、信使RNA上的堿基個數(shù)和雙鏈DNA中的堿基數(shù)至少依次是:A.1000個、3000個和3000個 B.1000個、3000個和6000個 C.3000個、3000個和3000個 D.1000個、3000個和1500個5.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讓一只灰身長翅果蠅和一只黑身殘翅果蠅(親代)交配產(chǎn)生的所有子一代都測交,測交結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見,親代灰身長翅個體的基因型為 表現(xiàn)型 灰身長翅 灰身殘翅 黑身長翅 黑身殘翅 個體數(shù)量 162 159 477 482 A.BBVV B.BbVv C.BBVv D.BbVV6.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比例為1:1的是A.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B.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之比C.F1產(chǎn)生的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D.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7.已知某基因由1206個脫氧核苷酸分子構成,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500,那么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質量為A.41 B. 59 C.82 D.1008.豌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R)種子均為顯性。兩親本豌豆雜交的F1表現(xiàn)型如右圖。讓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A.9:3:3:1 B.3:1:3:1 C.1:1:1:1 D.2:2:1:110.下表中決定絲氨酸的遺傳密碼是 A、 ACG B、 UCG C、 AGC D、 UGC DNAGG信使RNAC轉運RNAA絲 氨 酸11.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既是紅綠色盲又是Klinefelter綜合癥(XXY型)的孩子,那么病因 A.與母親有關 B.與父親有關 C.與父母均有關 D.無法判斷12. 某些類型的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可通過對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的觀察來識別。a、b、c、d為某些生物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染色體變異的模式圖,它們依次屬于A.三倍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體、染色體片段缺失B.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C.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D.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13. 下列四條DNA分子,彼此間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下圖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動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chǎn)過程沒有姐妹染色單體B.b過程細胞數(shù)目不變C.c過程發(fā)生細胞融合D.d過程沒有同源染色體.......A. 甲圖中③是RNA聚合酶 B. 乙圖中共有8種核苷酸組成C. 圖中所示過程發(fā)生的場所主要在細胞核D. ②中含有的密碼子共有61種18. 關于染色體、DNA、基因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是染色體的唯一成分 B一個DNA分子上只有一個基因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D.三者的基本結構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19.蘿卜的根形是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的,F(xiàn)用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F1全為扁形塊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的比例為9:6:1,則F2扁形塊根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A.6 B. C. D.20.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一個區(qū)別A.基因突變在光鏡下看不見染色體變異B.染色體變異是定向的,而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CD.基因突變一般是微小突變,其遺傳效應;而染色體結構變異是較大的變異,其遺傳效應大21.基因重組的來源不包括 A.減數(shù)分裂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B.受精過程中雌雄配子的結合 C.減數(shù)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D.轉基因技術22.黑蒙性癡呆是在北美猶太人中較常見的一種遺傳病,為研究其發(fā)病率,應該 A.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統(tǒng)計 B.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C.先確定其遺傳方式,再計算發(fā)病率 D.先調查該基因的頻率,再計算發(fā)病率23.果蠅的紅眼為伴X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在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C.純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24.某三倍體生物的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12條,下圖表示正常體細胞的是25. 隨著全球范圍內抗生素的廣泛大量使用,抗藥細菌不斷出現(xiàn),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抗生素產(chǎn)生抗性,抗生素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堆廢物。請分析抗生素對細菌抗藥性的產(chǎn)生所起的作用A.抗生素的不斷使用,使細菌逐漸適應而產(chǎn)生抗藥性B.細菌的變異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C.細菌的變異是定向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D.抗生素使細菌產(chǎn)生了定向變異26.基因型為MmNN的動物,在精子形成的過程中,M與M、m與m、M與m的分開,以及M與N的組合,分別發(fā)生在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 ④精細胞形成精子 A.③③②② B.②②③③ C.②②①④ D.③③③②27. 下圖示某DNA片段,有關該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組成單位B.②③④在DNA中特定排列順序可代表遺傳信息C.某限制性內切酶可選擇⑤作為切點D.DNA連接酶可連接①處斷裂的化學鍵28.生物的多樣性通常包括:①基因多樣性 ②物種多樣性 ③結構多樣性 ④功能多樣性 ⑤DNA多樣性 ⑥蛋白質多樣性 ⑦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⑧無機環(huán)境的多樣性 A.①②⑦ B.⑤⑥⑦ C.③④⑧ D.①③④29. 下列關于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合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有幾個染色體組就叫幾倍體B.由配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無論有幾個染色體組也只能叫單倍體C.單倍體一般高度不孕,多倍體一般莖稈粗壯,果實較大D.單倍體都是純種,多倍體等位基因至少有三個30. 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雜交所得的F1,連續(xù)自交至Fn,在此過程中A.純合子的數(shù)目不斷減少 B.共發(fā)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離C.基因型比例保持不變 D.A和a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31.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體,有關此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②可以進人A、C、D B.CO2濃度最高的液體是③C.血紅蛋白屬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③④組成了體液32.圖7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a、d分別表示兩個神經(jīng)元的局部。下列與此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圖中①②③合稱為突觸小體,是神經(jīng)元樹突的末端B.興奮由b傳至c的過程中,①處膜外電流方向是b→cC.③內的遞質只能經(jīng)④釋放再作用于⑥D.經(jīng)④釋放的遞質必然引起神經(jīng)元d的興奮33.科學家在研究甲狀腺代償性腫大時發(fā)現(xiàn),將狗甲狀腺的大部分去除,殘留部分不久就會肥大并恢復到原來大小,其原因是( )①垂體 ②大腦皮層 ③甲狀腺肥大 ④甲狀旁腺 ⑤促甲狀腺激素 ⑥甲狀腺激素減少A.②→①→⑤→③B.⑥→①→⑤→③C.⑥→②→①→③D.②→①→④→③34.如圖所示,神經(jīng)纖維MB段距離長于MC段,在M處給以電刺激,在B,C處用電流計測其電位變化,電流計指針 A.不動B.向左擺C.向右擺D.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擺動35.下圖表示午餐以后人體血液中血糖和兩種激素濃度的變化,圖中曲線a、b、c分別表示A.胰高血糖素、胰島素、血糖B.胰島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島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島素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6題每空2分; 37、38題每空1分。共30分)36.(14分)回答下列與育種有關的問題:在水稻中,有芒(A)對無芒(a)為顯性,抗病(B)對不抗病(b)為顯性。有兩種不同的純種水稻,一個品種無芒、不抗病,另一個品種有芒、抗病。這兩對性狀獨立遺傳。下圖是培育無芒抗病類型的育種方法。A.無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F2穩(wěn)定遺傳無芒、抗病的類型B.無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配子幼苗穩(wěn)定遺傳無芒、抗病的類型(1)方法A、B的育種原理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過程為_________________,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發(fā)生的細胞學基礎所闡述的過程是上圖中的______________過程。(3)方法A的F2中符合要求的類型占無芒抗病類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方法A、B相比,B的突出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6分)原產(chǎn)某地的某種一年生植物a,分別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種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產(chǎn)地,開花時期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將植物a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這樣原屬于同一個物種的種群a、b和c之間形成____________,種群b和種群c個體之間由于花期不同內蒙古包頭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579334.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沙市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第二次雙周練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