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語文必修2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基礎(chǔ)題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A.娛樂(yù)心弦(xián)勞什子(shén)音容宛在(wǎn)
B.單。╞ó)盡管(jìn)笑嘻嘻(xī)素昧平生(mèi)
C.籠絡(luò)(lǒng)暌違(kuí)禁不。╦īn)深惡痛絕(wù)
D.馴服(xn)詛咒(jǔ)摔筋斗(shuāi)推誠相與(yǔ)
2.下列字形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寒喧 奧秘 謙遜 蒙漢藥
B.騷擾 生涯 救贖 樂滋滋
C.署假 應允 侮辱 六和彩
D.邏輯 功跡 咫尺 陰謀鬼計
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歸去來兮辭》有兩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B.偉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盞明燈”,可以照亮人們“ 靈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點光彩”。(巴金語)
C.生物學書籍告訴我們,像蝗蟲.蝴蝶……等這一類昆蟲,都各有兩千種左右。
D.全中國十二億人口,平均有一億是屬狗的。有多少屬狗的當了大官,發(fā)了大財!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1)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 ,把風和陽光逗引進來。
(2)隨時隨處努力求知, 掌握事物的一般性,還掌握它的特殊性。
(3)他非常用心的寫生, 田地里刮起了風沙也不理會。
A.隔膜 不只 以至 B.隔閡 不止 以致
C.隔膜 不止 以至 D.隔閡 不只 以致
5.下列加粗熟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兩位闊別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條小巷里狹路相逢,兩人又是握手又是擁抱,別提多高興了。
B.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戰(zhàn)敗吳國夫差后,便主動請辭,泛舟五湖逍遙游去了。
C.深圳是廣東省城郊型出口蔬菜的主產(chǎn)區(qū)之一,然而在去年4月23日農(nóng)業(yè)部公布的農(nóng)藥殘留合格率排名前20個城市當中卻名落孫山。
D.國際所謂的“民族自由聯(lián)盟”組織繼續(xù)充當臺灣“ 極端分裂分子”的狗頭軍師,近來又開始興風作浪。
6.下列有關(guān)作家常識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錢鐘書是我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詩人。著有長篇小說《圍城》《寫在人生邊上》等。
B.秦牧原名林覺夫,是我國當代作家。著有中篇小說《黃金海岸》,散文體文藝論文集《藝海拾貝》,散文集《花城》《長河浪花集》等。
C.豐子愷,浙江桐鄉(xiāng)人。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著有《緣緣堂隨筆》《子愷漫畫》《音樂入門》等。
D.柯靈,原名高季琳,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著有《望春草》《暖流》等。
7.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明年底,廣州大學城將再添八個體育館和一個可容納五萬人的中心體育場,20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將在這里舉行。
B.最近一段時間,歐盟采取了接近中國的外交策略,這是為了在世界版圖上創(chuàng)造多極環(huán)境,從而與美國的霸權(quán)相抗衡。
C.中國已經(jīng)開始對軍隊進行重組,改革了軍官的選拔和培訓,而且正在大規(guī)模裁減人員,更加注重軍隊的質(zhì)量而不是數(shù)量。
D.自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遭暗殺后,美國便不斷暗示敘利亞可能卷入了暗殺事件,對此,敘利亞僑民事務(wù)部長感到“困惑”。
8.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A.李金華上任后,國家審計署大膽公布國務(wù)院直屬部門大肆挪用專項財政資金的行為,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B.美國政府近日表示,還沒有用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打算,這是真實的想法還是麻痹伊朗的手段,國際社會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印度佛教復興之父安貝卡說:“即使你窮的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應該把它洗得干干凈凈,讓自己穿起來有一種尊嚴。”
D.各國對克隆技術(shù)的態(tài)度不一,有的主張全面禁止,有的支持治療性克隆。在聯(lián)合國的投票過程中,對此中國投了反對票。
9..默寫。
(1)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tài)太嘈雜了,關(guān)了窗好讓靈魂 , 。
———錢鐘書《窗》
(2)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 。
(卞之琳《斷章》)
(3)英國詩人( BLake)也說:“ , ;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二.能力題
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沈冠軍教授等根據(jù)可靠的石制品測年結(jié)果,認定云南省宜良縣張口洞遺址在距今4萬—10萬年間存在人類活動,此前的中國原住民并未消亡,現(xiàn)代人類“非洲起源說”的這一重要依據(jù)相應不能成立。作者同時認為骨化石的常規(guī)14C年齡存在較大誤差,不宜在學術(shù)研究中引為佐證。這一成果發(fā)表于最近出版的《科學通報》上。
眾所周知,具有現(xiàn)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即現(xiàn)代人起源的時間和地點,是人類學研究的一大熱點!岸嗟貐^(qū)連續(xù)演化”和“ 非洲起源”這兩種主要的學說,已激烈爭論了近20年。相關(guān)遺物年代的準確測定,對澄清這一爭議十分重要。沈冠軍認為,過去20多年里測年新技術(shù)的應用表明,西亞和非洲10萬年前就有現(xiàn)代人類。而我國相關(guān)人類遺址的主要測年年段,是以骨化石為樣品的鈾系和常規(guī)14C法,分辨率都很有限,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3萬年內(nèi),同時缺少有確實年代依據(jù)的距今4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所以盡管我國人類學家多傾向于“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說”,但上述測年數(shù)據(jù)卻更有利于“ 非洲起源說”。
近年來,沈冠軍等基于洞穴次生碳酸鹽巖鈾系定年,研究了廣西通天巖.白蓮洞等晚期智人洞穴地點,發(fā)現(xiàn)這些原認為2萬—3萬年前的遺址,實際年代應在10萬年左右,或者比這更早。也就是說,我國出現(xiàn)現(xiàn)代人類的時間,很可能不晚于西亞和南非,因此當前在學術(shù)爭議中占上風的“非洲起源說”可能并不成立。
為尋找進一步的證據(jù),沈冠軍和云南省宜良縣文物管理所李建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學平等一起,將目光鎖定到位于云南宜良九鄉(xiāng)風景區(qū)內(nèi)的張口洞遺址。
據(jù)介紹,張口洞遺址于1989年被發(fā)現(xiàn),隨后共發(fā)掘出現(xiàn)代人牙化石40余枚.石制品1800多件。上部地層炭塊和下部地層骨化石的常規(guī)14C法測年結(jié)果,分別是距今1萬年和1.5萬年左右。沈冠軍等認為,張口洞文化堆積中夾生的鈣板多達10層,純凈致密.結(jié)晶良好的洞穴次生碳酸鹽巖可作為鈾系年代測定的理想材料,堆積物代表的時間跨度顯然遠大于原認為的5千年左右。為此他們多次進行實地采樣,對其人類演化意義進行了“再研究”。
測年結(jié)果顯示,張口洞的鈣板層中表層和第二鈣板層小于" 萬年;第四.五鈣板層分別為約5.5萬和11萬年,其間出土的石制工具是我國這一時段人類活動的確證。因此作為現(xiàn)代人類“非洲起源說”論據(jù)的“ 中國4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缺環(huán)”,很可能只是測年技術(shù)系統(tǒng)誤差造成的假象。 4萬—10萬年是現(xiàn)代人類起源.擴散和演化的關(guān)鍵時期,至少我國南方在這一時段存在人類活動,這說明人類演化的時間序列很可能并未間斷。
研究結(jié)果表明,張口洞第六鈣板層形成年代為30萬年前,其下堆積遠大于骨化石常規(guī)14C測年給出的約1.5萬年。因此長久以來在國際學術(shù)界頗受質(zhì)疑的骨化石樣常規(guī)14C年齡,其數(shù)據(jù)“果真不可相信”。沈冠軍認為,上世紀80年代前以這一時標測定年代的地點,都應用新技術(shù)重新研究;即使暫無可能,也不宜在學術(shù)研究中將其引為重要佐證。
10.文中說:“上述測年數(shù)據(jù)卻更有利于‘非洲起源說’。”下列選項中不屬于“ 上述測年數(shù)據(jù)”的一項是( )
A.云南省宜良縣張口洞遺址在距今4萬—10萬年間存在人類活動
B.西亞和非洲10萬年前就有現(xiàn)代人類
C.我國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 萬年內(nèi)
D.我國缺少有確定年代的距今4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
11.沈冠軍教授等人對人類起源研究的意義,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出現(xiàn)現(xiàn)代人類的時間,比西亞.南非都早
B.我國4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缺環(huán)可能是測年技術(shù)系統(tǒng)誤差造成的假象
C.我國南方在4萬—10萬年間存在人類活動,這里人類演化的時間序列很可能未間斷
D.研究的結(jié)果有力地證明了中國人類學家傾向的“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說”
1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關(guān)于現(xiàn)代人的起源,世界上存在“ 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和“ 非洲起源”兩個主要觀點,已激烈爭論了近20年
B.開始是“非洲起源”論占了上風,后來由于中國考古的發(fā)現(xiàn),“ 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論占了上風
C.骨化石常規(guī)14C測年法存在較大誤差,因而這種測年方法得出的數(shù)據(jù)長久以來在國際學術(shù)界頗受質(zhì)疑
D.沈冠軍等人的研究是采用新的方法,即鈾系定年法,這種方法比14C法分辨率更高
13.根據(j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次生碳酸鹽巖鈾系定年法是我國地理學教授沈冠軍發(fā)明的
B.沈冠軍之所以把張口洞作為研究的地點是因為那里出土的化石特別多
C.上世紀80年代前所測定的遺址年代都是不準確的,因而不能在學術(shù)研究中加以引用
D.中國現(xiàn)代人可能不是起源于非洲,“ 非洲是現(xiàn)代人類的發(fā)源地”的觀點有可能不成立
下面的文字,完成14 - 19題。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①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之。幾孰,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選間②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詳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后饋!鳖伝貙υ唬骸 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孔子嘆曰:“ 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也!
故知非難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難也。
注:①藜:一種野菜②選間:一會,不久
14.“孔子窮乎陳蔡之間”中“窮”的意義同下列哪一項的“窮”意義相同( )
A.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B.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
C.屈平正道直行..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D.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15.“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中而食之”的正確譯文是( )
A.孔子望見顏回抓那個瓦罐里的飯吃
B.孔子看見顏回拿走了他的瓦罐,在路中吃
C.孔夫子瞧見顏回拿走了那個瓦罐正在吃
D.孔夫子望見顏回拿那個瓦罐中的東西給別人吃
16.“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后饋”的正確譯文是( )
A.今天我夢見我的祖先,飲食清潔才能吃
B.剛才我夢見我的先人,飲食清潔才能祭祀他們
C.現(xiàn)在我夢見我的祖先,吃完了飯才能贈送他們飯食
D.今天我夢見我的先人,我要用最干凈的飯食祭祀他們
17.“向者煤炱入甑中,棄食不祥”的正確譯文是( )
A.剛才煤灰進入了瓦罐中,扔掉不吃不好
B.剛才煤灰進入了瓦罐中,不吃飯不吉祥
C.剛才的人把灰塵放入瓦罐中,扔掉不吃不好
D.過去的時候灰塵進入瓦罐中,不吃飯不吉祥
18.翻譯“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19.如何理解孔子“晝寢”“望見”“詳為不見”?
三.提高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題。
給生命配樂
有時候走在街上,總想哼一種調(diào)子。不管是什么調(diào)子,也不管跑調(diào)不跑調(diào),就是很隨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著哼著,就發(fā)現(xiàn)原來那調(diào)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腳步合拍的。哼著哼著,也就發(fā)現(xiàn)那調(diào)子原來也和自己的心跳聲是合著拍的。
其實慢慢地發(fā)現(xiàn),我們有時在干活的時候,有時在沉思的時候,有時在痛苦的時候,有時在快活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哼一哼。哼一種老調(diào)或者哼一種新調(diào)或者就順著我們的心跳哼一種不是調(diào)的調(diào),那調(diào)要是讓別人聽了實在是難聽極了,而我們那時覺得是那么動聽。
那是真的動聽,是全身感到舒暢的動聽。
那一刻就覺得天底下沒有什么比那種調(diào)子更讓人覺得動聽的了。
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人不管是煩惱的時候也好痛苦的時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種屬于自己的調(diào)子,就會慢慢地變得開朗,眼前的路也就開闊起來。
我曾經(jīng)好多次見過父親一個人一邊干著活,一邊隨意地哼著,父親是木工,他一般戴著一頂很破的帽子,帽檐朝一邊歪著,在帽子下面插著一支鉛筆,他一邊揮動鑿子鑿著木頭,一邊哼著調(diào)子。他在陽光下的影子顯得十分生動。父親的調(diào)子是那種很粗獷的調(diào)子。我也曾經(jīng)多次見過母親一邊收拾著家一邊哼著,母親哼得很細很細,被人聽到了她就會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開始哼了。其實那時我們的家很困難的,父親和母親身上的擔子也很重?伤麄儏s會不時地哼出他們心底的旋律來,父親和母親都是這個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們一邊干活一邊哼歌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很美很美。他們是在從心底燦爛他們的人生,他們是在用心歌唱他們所正在過著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時候見到的父親和母親一邊哼著歌一邊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動不已。
很難想象一個能夠很隨意地從心底哼出歌的人會不熱愛生活,會厭倦人世。
記得很小時候,一個人天黑的時候要從一個很遠的地方回家,因為路遠,而且還要經(jīng)過一塊墳地,所以就很害怕?偢杏X有什么東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說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訴誰似的。但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個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響,在黑夜的曠野里就只能聽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覺中就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時候,哼歌讓我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自信。使我從容地走過了一段本來應該很艱難的路。
我就想父親和母親在哼歌的時候是不是也在為自己創(chuàng)造自信呢?在繁雜的生活面前他們肯定也會感到壓力和沉重。但哼著哼著,那些東西就顯得很輕很輕了。我曾經(jīng)問過他們,母親沒說話只是笑著,而父親則是在沉思什么的樣子,他們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們的笑容里和沉思著的眸子里了。
生活就是這樣,父親和母親用他們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變得輕快起來了,倘若他整日愁眉苦臉,很難想象我們當時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生活有時是一場大型交響樂,但生活有時又是很單純的二胡獨奏;生活有時是激越的,但大多數(shù)時間則是小河一樣靜靜地流著。誰想讓生活永遠澎湃著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而流動著的生活更能讓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讓人陶醉其中。
樂于給自己的生命配樂,起碼說明我們還是很看重我們的生命,說明我們的生命還有值得我們?yōu)榇硕上氯サ臇|西。我們也就會活得有滋味。
而給自己的生命配了樂,我們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讓我們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選自《散文選刊》2004年)
20.“我們”在痛苦與快樂時,總會哼歌,為什么?
①痛苦時哼歌(12字以內(nèi))
②快樂時哼歌(10字以內(nèi))
21.劃線句“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時候見到的父親和母親一邊哼著歌一邊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動不已”中的“感動不已”的原因是什么?
22.“母親哼得很細很細,被人聽到了她就會不自然地笑笑”,母親為何不自然?
①:
②:
23.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三項是( )
A.文中所說的“一種調(diào)子”,盡管不是流行音樂,也不是什么交響樂,但于哼歌者自己,那歌源于生命的最深處,所以才那么動聽
B.小時候,“我”走晚路哼歌是為了壯膽,為了創(chuàng)造自信,并隱約感到了哼歌是對生命的重視
C.現(xiàn)在想來,父親與母親的哼歌就是創(chuàng)造自信,而且是對生活的熱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D.“給生命配樂”,這是今天“ 我”的感受。而在小時候,父母哼歌.我哼歌,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認識,但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讓生活輕松起來
E.劃線的句子“他們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們的笑容里和沉思著的眸子里了”,極富韻味,能讓我們想到父親的樸素.善良和勤勞
閱讀王維的《山居秋暝》,回答下列問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釋】①選自《王右丞集》②暝:晚
③王孫:古代貴族子弟通稱,這里是詩人自況。
24.蘇軾說王維的山水詩是“詩中有畫”,試選擇一聯(lián)賞析。
四.語言
25.某地新時代實驗學校為創(chuàng)建學校文化氛圍,要求各學生宿舍為自己宿舍擬一個三字室名,體現(xiàn)“雅居寄情”的主題,要求內(nèi)容文雅.健康,富有文化內(nèi)涵;并題寫一副對聯(lián)(30字以內(nèi))或50 字以內(nèi)的一段話,解釋寓意。請你為之擬一個并解釋寓意。
26.我國每個節(jié)日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請從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植樹節(jié).中秋節(jié).五四青 年節(jié)中任選一個,仿照示例,各用一句話表現(xiàn)它們的特點。
【示例】重陽節(jié):拄杖登山,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端午節(jié):
植樹節(jié):
中秋節(jié):
教師節(jié):
五.
27.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比如有很多成語與我們的屬相相關(guān),人們對數(shù)字所表示的所謂吉兇看法各異,很多優(yōu)美的詩句與春夏秋冬有關(guān)等。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認識,查閱相關(guān)資料,以“我們生活中的有趣現(xiàn)象”為話題范圍,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
答案與解析研讀
1.C (A“娛樂”的“娛”應讀“ yú”,“ 勞什子”的“ 什”應讀“shí”;B“ 盡管”的“ 盡”應讀“jǐn”D“詛咒”的“詛”應讀“zǔ”。) 2.B (A“寒喧”應為“ 寒暄”,“ 蒙漢藥”的“ 漢”應為“ 汗”;C“ 署假”的“ 署”應為“ 暑”,“六和彩”的“和”應為“ 合”。D“ 功跡”的“ 跡”應為“ 績”,“ 陰謀鬼計”的“ 鬼”應為“詭”。) 3.D (A 中最后的句號應移至后引號外;B 中“(巴金語)”注釋的應該是部分內(nèi)容,應緊跟在“生存有了一點光彩”的后面;C 中省略號與“等”應刪除一個。) 4.A ((1)中強調(diào)“大自然和人”的隔離,不能相互了解:“ 隔膜”指彼此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隔閡”指彼此情意不相通,思想有距離。(2)語境強調(diào)的是遞進關(guān)系:“不只”相當于“不僅”,要和后面的“還”相呼應,構(gòu)成套用關(guān)聯(lián)詞。(3)句“ 以至”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有前半句話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jié)果。) 5.A (狹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見了,不容易讓開;指仇人相遇,難以相容。狡兔死,走狗烹: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原先曾給自己出過力的人除掉。狗頭軍師:指愛給人出主意而主意并不高明的人。) 6.A (錢鐘書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學者,《寫在人生邊上》是散文集。) 7.C (成分殘缺。在“改革了軍官的選拔和培訓”后加上“體制”。) 8.C (A項,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的是李金華的行為,還是審計署的行為,還是國務(wù)院 直屬部門的行為,意思不明確。B 項,是否定“真實想法”還是否定“ 麻痹伊朗的手段”,語意不明。D 項,中國反對的內(nèi)容不明確。) 9. (1)自由地去探勝,安靜地默想 (2)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3)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10.A (A 項是證明“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說,恰恰對“非洲起源”說不利。) 11.A (文章只是一種推斷的語氣,強調(diào)有這種可能,而選項是一種非?隙ǖ挠^點,這與文意不符。)12.B (在國際上,一直是“非洲起源說”占上風,雖然中國學者的最新發(fā)現(xiàn)有利于“ 多地區(qū)連續(xù)演化說”,但仍未改變這種局面。) 13.D (A 項,次生碳酸鹽巖鈾系定年法不是沈冠軍教授發(fā)明的,是他在研究時使用了這種先進的方法。B 項,作為研究的地點的原因是那里的地層比較典型,而不是出土的化石多。C 項,不能說80年代前所有的遺址測年都不準確,選項的說法過于武斷。) 14.C (題干中的“窮”是“ 窘迫,生活困頓”的意思,A 中的“ 窮”是“ 盡,完全 展開”的意思;B 中的“窮”是“盡,快盡”的意思;C 中的“窮”是“政治上沒有出路,陷入困境”的意思;D 中的“窮”是“貧窮”的意思;答案為,。) 15.A (這里重要詞語有“ 望見”“ 攫”“ 之”等詞語,“ 望見”解釋為“ 遠遠地看到”,“ 攫”解釋為“快速地抓”,“之”指代“瓦罐里的飯”) 16.D (這里重要詞語有“先君”以及后半句的含義,好在本題為,通過前后語境,可以看出,孔子在這里是想通過這種委婉的方式,來測驗顏回的道德品質(zhì),這種引而不發(fā)的方法是巧妙的。) 17.A (這里重要詞語有“向者”“棄食”“不祥”的含義,本題作為,并不難選。通過前后語境,可以看出,在這里顏回如實的。) 18.(按說)最應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 從這件事看來)自己的眼睛也并不一定可信;最應依仗的是(自己的)心,可是(從這件事看來)自己的心也不可以(完全)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重要詞語是“目”“而”“恃”“猶”“固”等) 19.“晝寢”應該是白天因餓而渾身氣力全無,大白天只能( 被迫)躺在床上休息了,但肯定睡不著!巴姟北砻鞔藭r餓得眼巴巴地望著食物,別說那米飯的清香了……“ 詳為不見”,即假裝沒有看見到(顏回攫其甑中而食之),想讓顏回自己反省..這正是孔子善于從生活事例中教育弟子的高明之處!孔子這種重視生活感悟.引而不發(fā)的方法值得我們思索學習。
文言文參考譯文:
孔子在游歷到陳蔡之間時生活窘迫,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了,已經(jīng)七天沒有吃上飯了。大白天只好躺在床上,顏回到外面找米,找到了一點就趕緊燒鍋做飯?煲斓臅r候,孔子(隱約)看到顏回用手從鍋里猛地抓了一把(米飯)吃掉了。不久,米飯熟了,(顏回)拜見孔子請他吃飯,孔子假裝剛才沒看到顏回抓飯吃,起身(煞有介事地)說:“剛才我做夢夢到了我的先人,我要用干凈的飯食祭祀他們!鳖伝卣f:“ 不行!剛才煤灰掉進了鍋里,扔掉食物不吃是不好的,我剛才用手抓了吃掉了。”孔子感慨地說:“(按說)最應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從這件事看來)自己的眼睛也并不一定可信;最應依仗的是( 自己的)心,可是(從這件事看來)自己的心也不可以( 完全)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
所以說,了解一個人并不是一件難事,孔子那種(引而不發(fā).循循善誘的)了解人的方法難以做到!
20.①使自己變得開朗,路也就開闊起來(回答“發(fā)泄心中的不快.減輕痛苦”也可得分)。②歌唱生活,燦爛自己的人生。(本文并沒有明確描述“快樂時哼歌”的情景,第五節(jié)中描述父母一邊干活,一邊哼歌,實際上是想表述他們能在困難的現(xiàn)狀中尋找出快樂;卮稹耙种撇蛔(nèi)心的喜悅”也可得分。) 21.因為看重自己的生命,他們能笑對艱難生活,為自己創(chuàng)造自信,讓自己陶醉其中。( 回答出其中的三條可得滿分;用文中的話“ 他們是在從心底燦爛他們的人生,他們是在用心歌唱他們所正在過著的生活”也可酌情給分。) 22.①羞怯,怕人聽了自己并不好聽的歌聲而笑話。
②生活本來艱難,實際上并無快樂。 23.A C D (B 項小時候哼歌只是為了走完夜路,并沒有“對生命的重視”這樣高的認識;E 項“勤勞”“善良”牽強附會,應該是“自信”“豁達”。) 24.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于詩情畫意中寄托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首聯(lián)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美景如畫。頷聯(lián)寫?zhàn)┰庐斂眨嗨扇缟w,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凈的自然美景,充滿詩情畫意。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間仿佛過了濾似的,分外皎潔,投下了斑駁陸離的光影,境界顯得更加寧靜。后一句寫詩人所聞:山泉格外清澈明凈,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還能聽到它的叮咚的流水聲。用清泉流淌反襯“空山”的清幽。頸聯(lián)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fā)現(xiàn)了浣女.漁舟,以動襯靜,令人陶醉。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25.【設(shè)計解析】宿舍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學生成長與發(fā)展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富含人生哲理.充滿青春激情的室名.室訓可以將宿舍點綴得溫馨幽雅,使宿舍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氛圍,展示莘莘學子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良好精神風貌。既可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
【答案示例】
①雅馨室:室雅無須大,德馨不在多。②潤德居:食無求好居求安,書可潤屋德潤身。③磨礪軒:睡硬板床,磨我心性;讀圣賢書,礪吾志趣。④龍門臺:理想為翼,扶搖而上鯤轉(zhuǎn)鵬;學海泛舟,計日程功魚化龍。⑤憂樂亭:范仲淹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有志者憂在學業(yè),樂在學業(yè)。⑥一方閣:潤凝浮躁返璞玉,褪盡鉛華出芙蓉。⑦潛龍淵:魚躍龍門千尺浪,風翥九天須臾間。⑧鳳麟角:鳳凰山下足球隊,麒麟閣中讀書郎。⑨鴻鵠閣:天生我才必有用,世無朽木不可雕;掃除天下一室始,鴻鵠奮飛有一朝。 26.清明節(jié):雨也紛紛,淚也漣漣,情也悠悠,意也綿綿。(紛紛清明時節(jié)雨,點點滴滴落心頭/杏花村里酒飄香,清明時節(jié)人斷腸/ 逝者的生命在我們的心中續(xù)延,我們的思念如同細雨綿綿。)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船,屈原精神代代傳。(龍舟競發(fā)千帆舞,汩羅江畔吊屈平。)植樹節(jié):今日栽下千棵樹,來年形成萬里陰。(種下綠色的希望,創(chuàng)造幸福的未來/樹木樹人,百年大計$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植一棵樹,增一抹綠色,添一份期待。)中秋節(jié):月亮圓,月餅圓,家家戶戶盼團圓。(兩岸共賞月,一心盼團圓。月到中秋圓,親人心相連/月亮圓月餅圓,年年歲歲盼團圓/ 菊花香桂花香,時時刻刻望故鄉(xiāng)。)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放鞭炮,紅紅火火;煮年糕,吃餃子,蜜蜜甜甜。 27.【寫作指導】& 題目中規(guī)定了話題中心是“ 我們生活中的有趣現(xiàn)象”,實際上與本單元的文本內(nèi)容是相一致的。暗示著圍繞生活中的一點小事情或現(xiàn)象,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構(gòu)思成一篇有意味的小品文。話題中提示的“成語與我們的屬相”“ 數(shù)字所表示的所謂吉兇”“ 優(yōu)美的詩句與春夏秋冬”,其實是比較容易出題的,例如“ 成語中的‘ 狗’”“ 雞年雞語”等;“ 說說‘8’’與‘發(fā)’”“東西方文化中的‘13’”;“古代詩歌中的‘春’”“春花秋月詩多少”等。
要求說“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認識”“查閱相關(guān)資料”,有很大的自由擴展空間。
【作文例文】
陽春說“楊柳”
楊靜雅
陽春一到,最先令人感到春意的可能就是柳樹了。柳樹又名“ 楊柳”,其得名與隋朝的楊廣有關(guān)。相傳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永濟渠,并在兩岸大堤遍植柳樹護堤.遮陰.食羊。后御筆親書賜其國姓為楊,遂名“ 楊柳”,懸綢紀念。這便是柳樹又名“楊柳”的由來。
因為楊柳在初春時節(jié)發(fā)芽,綻放嫩葉,常成為春天的節(jié)令特征。我國節(jié)氣有“ 七九.八九,隔河看柳”的說法。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對柳的更為傳神地表達了柳對節(jié)令特征的敏感反映。
由于楊柳枝條柳葉柔軟細長,姿態(tài)婆娑,十分動人,因而古人還以柳比喻美麗的女子。如柳腰形容身材苗條,柳眉形容眉毛細長.秀美!读主煊襁M賈府》文中形容其容貌的句子也是很好的例證。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繪楊貴妃“ 芙蓉如面柳如眉”,就是人們熟知的比喻。
我國古代寒食節(jié)那天家家有插柳的習俗,宋代風俗更盛,不僅門前插柳,而且頭戴柳帽到郊外踏青。自今清明節(jié)掃墓仍有插柳以示紀念的習俗。
因為“柳”音諧“留”;柳形輕柔,柳性質(zhì)韌,柳味濃苦,古人折柳送別也就成為了風俗。古代交通不便,人們分別以后很難見面,親友別離,難免傷懷。江淹《別賦》中說“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折柳送別親友是古時的舊俗,漢樂府詩中有《折楊柳》篇;唐時風俗最盛。《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意即舊時我離家時,柳絲飄悠,似有留戀之情,惜別之意。楊柳品性堅韌,不擇環(huán)境,生命力強。清楮人獲說:“送行之人豈無它枝可折而必折于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xiāng),正如人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處可活,為之祝愿耳。”
柳是苦的,它非但占了個令人難以接受的苦,而且味還是那么的濃重。親友離別的痛苦,思念之重皆如柳之濃重。后世人常有“折柳”作為贈別或送別的代稱。由此產(chǎn)生了抒發(fā)游子情思的《折柳》曲。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里就有“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之句。晉陶淵明因宅邊有五株柳樹,他便以“五柳先生”自稱,有《五柳先生傳》,足見其對柳之鐘愛。唐王維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宋柳永也有《雨霖鈴》有“ 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寫盡了情人別離之情。南宋陸游《游山西村》有“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有情趣。近代俗語有云“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簡評』 文章以“柳”為話題中心,對“楊柳”名稱的由來以及“柳”在古典詩歌中常具有的意象內(nèi)涵進行了剖析和闡釋?芍^是有關(guān)柳的常識總結(jié),又非羅列生物學上的知識。具有生動性和知識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59284.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