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習目標
找出自己翻譯不準和不會翻譯的文言字、詞、句,初步探究第一、二段的內(nèi)容。
二、預習內(nèi)容
1.給標線的字注音:
壬戌( ) 桂棹( ) 余音裊裊( ) 幽壑( ) 嫠婦( ) 愀然( ) 山川相繆( ) 旌旗( )釃酒( ) 橫槊( )舳艫千里( ) 扁舟( )
匏樽( ) 無盡藏( ) 狼籍( ) 枕藉( )
2.作者在這一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抒情方式是什么?
3.這段文字的表達技巧是什么?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4.作者怎樣描寫簫聲的?用原文語句回答即可。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nèi)容
課內(nèi)探究學案(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及句式:
2.能力目標: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感悟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賞析哲學之美
二、學習過程
1、了解賦體,掌握特點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jīng)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肚俺啾谫x》是散文和韻文的結合,既有傳統(tǒng)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zhì)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筆法。句式有長有短,既整齊又參差,同時又以賦的形式出現(xiàn),如通篇換了12次韻,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主張,也采用了不少對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韻文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可以說這是蘇軾對賦體的一個創(chuàng)新和突破。
2、作者背景及解題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他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他中了進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受到排擠,后又因?qū)懺娭S刺而被以“誹謗新法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到司馬光執(zhí)政時,盡廢新法,蘇軾也激烈反對。王安石、司馬光死后,他又因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傾軋而被一貶再貶,最后貶到了海南島,直到63歲遇赦北歸,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學藝術領域里,蘇軾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他論畫主張神似,擅長畫竹。
在思想上,蘇軾博通經(jīng)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賈誼、諸葛亮等經(jīng)世濟時的人物。曾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長期擔任地方官期間,在“仁政愛民”的思想指導下,做了許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愛陶淵明,喜讀《莊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經(jīng)歷了兩次沉重的打擊,對莊子的思想容易產(chǎn)生共鳴,表現(xiàn)在:一是曠達超脫,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極出世。這也是形成蘇軾世界觀復雜化、經(jīng)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于烏臺詩案
烏臺,漢書《朱博傳》記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數(shù)千棲居其上,因稱御史臺為“烏臺”。
元豐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臺的官吏奉命從汴京趕到湖州衙門,當場逮捕了蘇軾,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從六月以來,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權,代理;里行,見習)何正臣、舒?(dǎn),國子博士(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的官員)李宜,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述彈劾蘇軾。他們摘出蘇軾的一些詩文認為是“譏諷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輿”(皇帝的代稱)。“無尊君之意,虧大忠之節(jié)”。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臺審理。這就是聞名于世的烏臺詩案。后經(jīng)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3、研習課文:
整體感知:通過朗誦,你對《赤壁賦》有什么感覺?
(l)作者在這一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抒情方式是什么?
(2)這段文字的表達技巧是什么?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3)“一切景語皆情語”哪幾個動詞最能傳達詞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4)請展開想象,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秋江月夜圖景描述出來?梢源蚋垢,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
(5)這時的心情用什么字來概括?
(6)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二段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7)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8)如何寫簫聲?用原文語句回答即可。
(9)第二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三、反思總結
本節(jié)課作者感情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經(jīng)歷了由樂到悲的變化,請同學列出結構圖。
四當堂檢測
本節(jié)課我們積累了重要的文言知識,了解了賦這種文體,品味了了語言,賞析了手法,望同學們課下復習鞏固并能學以致用,下面背誦第一、第二段。
課后練習與提高(1)
1.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義
七月既望( ) 舉酒屬客( )
白露橫江( ) 縱一葦之所如( )( )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 )渺渺兮予懷( )
倚歌而和之( )( )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劃線詞與例句中的劃線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赤壁賦( )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C.歲賦其二。
D.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解釋下列詞的意義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 ) 凌萬頃之茫然( )
扣舷而歌之( ) 倚歌而和之( )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月出于東山之上( )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 ) 其聲嗚嗚然(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加以解釋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凌萬頃之茫然。
(3)渺渺兮予懷。
6、將課上描述的秋江月夜圖景整理為不少于300字的散文。
參考答案
(一)《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1)參考答案見設計部分。
(二)《赤壁賦》課后練習與提高(1)參考答案
練習參考答案:
1.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 屬(通“囑”,指勸人飲酒)
橫(彌漫,充溢) 縱(任)如(往)
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 渺渺(悠遠的樣子)
倚(循,依)和(唱和) 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2.①B
3.⑴縱一葦之所如(助詞,無實義)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⑵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4、舞、泣:使動用法。
5、(1)狀語后置句
(2)定語后置句
(3)主謂倒裝句
學校:臨清市實驗高級中學 學科:語文 編寫人:徐濤 審稿人:陳紅艷
《赤壁賦》
課前預習學案(2)
一、預習目標
找出自己翻譯不準和不會翻譯的文言字、詞、句,深入探究第三、四、五段的內(nèi)容。
二、預習內(nèi)容
1.第三段如何通過對比寫出人生短暫無常之悲的?又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闡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評價第四段中作者的觀點?
4.結尾第五段有什么深刻含義?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nèi)容
課內(nèi)探究學案(2)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及句式。
2.能力目標: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感悟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賞析哲學之美
二、學習過程
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第三段如何通過對比寫出人生短暫無常之悲的?又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思考:(3)一般的人,在憂患于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蘇軾如何做的?
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作者是如何闡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思考:(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
思考:(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三、反思總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diào),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tài)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xiàn)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xiàn)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四當堂檢測
當同學們處在人生失意之中時,我們能從蘇軾身上得到哪些啟示呢?請拿起生花之筆寫下自己的感悟吧。ú簧儆100字)
課后練習與提高(2)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現(xiàn)象和活用意義及類型
1.侶魚蝦而友麋鹿。
2.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3.順流而東也。
4.知東方既白。
二、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義
1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2.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吾與子所共適。
5.相與枕藉乎舟中。
三、指出下列句式與例句結構相同的項( )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見其明也。
A.渺渺兮予懷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客有吹洞簫者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E.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四、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訓練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下列句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攀棲鶻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B.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C.今者薄暮
為夫婿所薄
D.履?巖,披蒙茸
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
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B.顧安所得酒乎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C.凜乎其不可留也
自今以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D.以待子不時之須
以愚辭歌愚溪
3、下面是關于《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的比較,說法有誤的一組是( )
A.前賦寫江上秋月,景色寧靜清爽;后賦寫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賦以談玄說理為主,議論風生;后賦則以記敘描寫為主,奇境迭出。
C.前賦以入夢結,表現(xiàn)作者暫得解脫的曠達;后賦以夢醒結,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矛盾與苦悶。
D.前后二賦都是情、景、理渾然一體,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及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
4、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譯文: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譯文:
參考答案
(一)《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2)參考答案見設計部分。
(二)《赤壁賦》課后練習與提高(2)參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現(xiàn)象和活用意義及類型
1.侶:把……當作伴侶,名詞意動用法;友:把……當作朋友,名詞意動用法。
2.西:向西,名詞作狀語,東:向東,名詞作狀語。
3.東:向東流,名詞用作動詞。
4.白:發(fā)白,名詞用作動詞。
二、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義
1.愀:憂愁的樣子。
2.方:正當。下,攻下。
3.之:主謂之間,無意義。
4.適:享受。
5.乎:相當于“于”,在。
三、指出下列句式與例句結構相同的項(B)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見其明也。
A.(謂語前置句)
B.(賓語前置句)
C.(“者”式定語后置句)
D.(“于”表被動的被動句)
E.(狀語后置句)
四、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如果)將從它變的角度來看,那么,天地不曾因為一會兒就不變;從它不變的角度看世間萬物和我們是完全沒有變的。
2.感嘆我的生命短暫,羨慕長江無窮無盡。
3.這是大自然無盡的寶藏啊。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訓練
1、D.A危,前句是“高”,后句,危坐即端坐。B適,前句是“剛好,恰好”,后句為動詞“到”。C薄,前句為“接近”,后句為“輕視”。D披,都是“分開”義。
2、B.A既,前句表“已經(jīng)”,后句是連詞。B顧,都表轉折。C其,前句為代詞,后句語氣副詞。D以,前句連詞,后句介詞。
3、D.后賦非情、理、景交融,也沒有寫出矛盾解決過程。
4、(1)有客人卻沒有美酒,(即使)有美酒也沒有佳肴,月光明亮,晚風清爽,怎么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采分點:“如……何”,意為“對……怎么辦”,這里可以根據(jù)上下語境做上述翻譯,但譯為本意也對,此點只要正確即給1 分!鞍住霸谶@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前后通順1分)
(2)我返回來登上船,放開船漂蕩在江中心,任憑小船漂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歇息。(采分點:“反”通“返”1分;“聽”,聽憑,任憑,1分;語言通順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yi/59290.html
相關閱讀:《勸學》課前預習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