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4章---第2節(jié) 山地的形成
課時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讀下圖,回答1~2題。
1.圖示Q地質構造為( )
A.背斜構造 B.斷層構造
C.巖漿侵入構造 D.向斜構造
2.若圖示范圍內有豐富的資源,則( )
A.Q地可能貯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巖礦分布
C.在P地向下鉆探可以找到④巖層所含資源
D.P地地下水資源豐富
(2010?淮南模擬)讀圖,完成3~4題。
3.圖中的巖石屬于良好建筑材料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對于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P處巖層受擠壓隆起成山
B.Q處巖層因巖漿活動拱起
C.④處巖石的年代比Q處老
D.②巖石的形成屬內力作用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區(qū)域示意圖,讀圖完成5~7題。
5.圖示①、②、③、④處中,最適宜建水庫大壩的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6.甲地區(qū)的構造地貌屬( )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嶺 D.背斜山嶺
7.圖示景觀圖片中,能代表甲地區(qū)典型地貌景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0?海淀模擬)讀下面的地質剖面圖,回答8~9題。
8.圖中①處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構造向下彎曲形成
B.背斜造頂部遭侵蝕形成
C.陡坡地帶流水侵蝕力較強形成
D.斷層地帶巖層破碎易遭侵蝕形成
9.圖示地段發(fā)生過的地質作用不能確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巖漿活動
C.變質作用 D.沉積作用
10.有關火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火山噴發(fā)會形成玄武巖高原,如哥倫比亞高原
B.我國的長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都是由火山噴發(fā)形成的
C.火山錐是由巖漿在流動過程中堆積而成的錐形體
D.由于火山錐是由多次火山噴發(fā)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均在5 000米以上
11.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圖”(如右圖),高速公路選擇在圖中地形部位通過,主要原因是( )
A.該部位為山脊,地勢較高
B.該部位為山谷,工程量較小
C.該部位為鞍部,地勢較低
D.該部位巖層較脆弱,易于開挖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12~13題。
12.導致圖中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 )
A.避開河谷 B.避開山脊
C.聯系居民點 D.避開斷層
13.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 )
①沿河分布、谘亟煌ň分布、垩財鄬泳分布、芫勐涞囊(guī)模與地形有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0?聊城模擬)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其中C為沉積物,B、F、C為沉積巖,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而且該地沒有發(fā)生過地層倒置現象。據此完成14~15題。
14.據圖判斷該地發(fā)生過的地質作用有( )
①地殼運動、趲r漿活動、圩冑|作用、芡饬ψ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走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F處
B.假如C地層上為松散沙質沉積物,則該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風
C.A處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該地有石油,則應該在2地向下打井開采
二、綜合題(共40分)
16.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若 地層為含水層,其余各地層為隔水層,因此在________處(甲、乙)打井較有可能獲得豐富的地下水,判斷依據是_________。
(2)甲處成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7.右圖所示地區(qū)是某重點建設地區(qū),讀圖回答問題。(20分)
(1)據圖分析此區(qū)域發(fā)展工業(yè)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有哪些?________
(2)丙地區(qū)交通線路密度比甲地區(qū)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
(3)在選擇乙丙之間交通干線時,人們選擇了乙丁丙線路而沒有選擇乙丙直達線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2【解析】 第1題,根據圖中的巖層向下彎曲變形可知,該處的地質構造是褶皺中的向斜。第2題,Q地為向斜,可能貯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由于Q地的地下存在著巖漿活動,它可能使附近的巖石發(fā)生變質,因此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巖礦分布,P處為背斜,④巖層所含資源已被風化侵蝕掉。
【答案】 1.D 2.B
3-4【解析】 第3題,石灰?guī)r變質形成的大理巖和巖漿巖中的侵入巖是良好的建筑材料。第4題,圖中P處是向斜成山,Q處是巖層受擠壓彎曲形成的背斜。由巖漿的侵入可判斷④處巖石的年代比Q處新。②巖石所屬類型是變質巖,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3.D 4.D
5-7【解析】 第5題,根據等高線的分布狀況①處位于峽谷口,內為一盆地,利于蓄水。第6題,根據巖層的新老關系,甲處是中部巖層老,兩側巖層新,屬背斜谷地。第7題,甲地區(qū)石灰?guī)r廣布,且屬南方地區(qū),降水豐富,故多喀斯特地貌,圖片中④是溶洞屬此種地貌。
【答案】 5.A 6.B 7.D
8-9【解析】 第8題,①處為斷層地帶,因巖層破碎易遭侵蝕而形成河谷。第9題,圖中有巖漿活動形成的花崗巖,變質作用形成的大
理巖③,堆積作用形成的沉積巖、石灰?guī)r、砂巖,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答案】 8.D 9.A
10【解析】 巖漿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寬廣的玄武巖高原,如哥倫比亞高原;巖漿沿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往往會形成火山,如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火山錐是由火山碎屑物質或噴涌出來的巖漿堆積而成的;火山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相對高度可達4 000~5 000米如乞力馬扎羅山,小火山的相對高度不及100米。
【答案】 B
11【解析】 高速公路通過部位位于兩山之間,屬于鞍部,地勢較低,工程量較小。
【答案】 C
12-13【解析】 第12題,從等高線地形圖及圖例分布可判斷,鐵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qū),且沿線分布有大量居民點,故鐵路線彎曲主要是聯系更多居民點,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第13題,結合圖例及在圖中的分布特點可知,居民點不僅分布在鐵路沿線,而且河流沿岸地區(qū)也有分布,故可判斷其分布特點。
【答案】 12.C 13.A
14-15【解析】 第14題,圖中下覆巖層有明顯的水平彎曲變形,說明該地發(fā)生過水平運動;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說明地質史上發(fā)生過巖漿活動;與巖漿巖接觸地帶有變質巖存在,說明該地發(fā)生過變質作用;C為沉積物,說明有外力作用的影響。第15題,隧道選址應在背斜處,而F處為向斜;A為巖漿巖,不可能找到化石;2處地下為向斜構造,為良好的儲水構造,開采石油應對應于地下的背斜構造,即從1處向下鉆井;若C為沙質沉積物,其形態(tài)示意為沙丘,則其迎風面為北側坡面,故其常見風向為北風。
【答案】 14.D 15.B
16【解析】 第(1)題,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在乙處打井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匯集。第(2)題,背斜(甲處)成谷是因為背斜處受張力影響,巖石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侵蝕變成洼地(或谷地)。
【答案】 (1)乙 該處為向斜構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匯集 (2)甲處地質構造為背斜,該處容易形成斷裂,巖石比較破碎,因此較容易受到流水、風力侵蝕作用,地勢逐漸降低而形成山谷
17【解析】 第(1)題,從資源、交通等方面分析,注意是自然條件。第(2)題,甲地地處平原,丙位于山地,對交通干線的選擇與密度大小有影響。第(3)題,乙丙之間的直線線路經過山地,工程難度大、投資大、安全性差。
【答案】 (1)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淡水資源;便利的水運!(2)小 山地地區(qū)的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密度小
(3)乙丙間的直線路線需經過山地、丘陵地區(qū),地形起伏大,工程難度大、投資大、安全性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yi/59835.html
相關閱讀:高一學期地理期末試卷(有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