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專題八 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第3節(jié)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測試
一、選擇題
1、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最早發(fā)生在俄國的主要原因是( )
A、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
B、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C、壟斷組織已在俄國經濟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D、俄國保留濃厚的封建農奴制殘余,依賴外國資本
2、列寧說:“如果沒有戰(zhàn)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fā)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睂@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
A、一戰(zhàn)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
B、一戰(zhàn)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推進了革命的發(fā)展
C、沒有一戰(zhàn)就沒有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
D、俄國爆發(fā)社會主義革命必須具備“有戰(zhàn)爭”這一條件
3、俄國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其結果卻超出了一般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具體表現(xiàn)在 ( )
A、推翻了極端專制的政權 B、形成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C、無產階級直接掌握了政府權力 D、工人群眾擁有革命武裝
4、《四月提綱》提出 ( )
A、把大型企業(yè)收歸國有 B、推翻沙皇專制
C、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D、立即開始奪取政權的武裝起義
5、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曾設想俄國二月革命后,社會主義革命有和平發(fā)展的可能,后來卻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這主要是由于( )
A、臨時政府下令逮捕列寧 B、七月流血事件發(fā)生
C、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武裝起義 D、外國武裝干涉
6、十月革命首先取得勝利的城市是( )
A、莫斯科 B、 斯莫爾尼宮 C、冬宮 D、彼得格勒
7、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蘇維埃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最能反映出當時俄國人民的迫切愿望? ( )
A、由工人對生產和分配進行監(jiān)督 B、將大企業(yè)收歸國有
C、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勞動者使用 D、頒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戰(zhàn)
8、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開創(chuàng)的革命道路相比較,最突出的特點是( )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B、走由中心城市突破,進而擴展到農村的道路
C、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D、受到帝國主義的干涉
9、十月革命與巴黎公社的相同點是( )
A、在無產階級政黨下開展暴力革命 B、較好的解決了工農聯(lián)盟問題
C、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蘇維埃政權 D、無產階級性質的革命
10、俄國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者不同 B、客觀條件不同
C、主力軍不同 D、革命性質不同
二、解析題
11、一 代表大會決定:全部地方政權一律轉歸當地的工兵農代表蘇維!
----《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
材料二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國工農最明確最堅決地要求的和約,就是立即締結沒有兼并……沒有賠款的和約。 ----《和平法令》
材料三 立刻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贖金。 ----《土地法令》
閱讀上面的資料,請思考,十月革命的爆發(fā)是不是一個偶然事件?
12、材料一 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
----《四月提綱》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員會認為,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業(yè)已成熟。中央委員會建議各級黨組織以此為指針,并從這一觀點出發(fā)討論和解決一切實際問題。
----1917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關于武裝起義》
(1)材料一中的“革命的第一階段”和“革命的第二階段”分別是什么性質的革命?它們各自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結論是怎樣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綱》的主張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B 4、C 5、B 6、D、 7、D 8、B 9、D 10、D
二、選擇題
11、蘇維埃政權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來鞏固政權:第一,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奠定了俄國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第二,通過《土地法令》,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將土地分給農民。解決了農民長期以來期望解決的土地問題,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為蘇維埃政權贏得了廣泛的同盟。第三,通過《和平法令》,堅決要求退出帝國主義戰(zhàn)爭,反映出人民對戰(zhàn)爭的極端厭惡。這三條措施無一不是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體現(xiàn)了人民要求廢除剝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會制度的強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熱烈擁護和支持。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革命前人民的悲慘處境。沙皇專制制度的殘酷統(tǒng)治,緊隨其后的臨時政府推行的違背人民意愿的戰(zhàn)爭政策,都使人民不堪忍受。人民強烈要求改變現(xiàn)狀,推翻反革命政權。故十月革命的發(fā)生是歷史的必然。
12、(1)第一階段指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是推翻沙皇的專制制度;第二階段指的是社會主義革命,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tǒng)治。
(2)依據: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xù)參加一戰(zhàn);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不同:《四月提綱》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而此時主張“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是當時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的結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59841.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專題檢測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