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體運動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學校:臨清一中 學科:物理
必修一2.5 自由落體運動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屬于《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五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的內(nèi)容。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種具體情形。此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也學習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對本課的學習,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既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探求規(guī)律的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教育。
二、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理解是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綜合、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輕重不同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過程,實際測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動,讓學生體會科學推理和科學實驗是揭示自然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態(tài)度和世界觀
感受前人(亞里士多德)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學生嚴謹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促進學生形成科學思想和正確的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物體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實驗
難點:斜面實驗設計的巧妙性、實驗過程中科學猜想、數(shù)學推導、合理外推的體現(xiàn)
四、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對自由落體運動也有過思考,接觸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但未曾接觸勻變速直線運動和理想實驗的概念。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分析法、實驗歸納法、講授法、討論法。
六、課前準備
1、牛頓管、抽氣機;
2、10套:紙片、鐵架臺、鐵螺絲、鐵夾、鐵橫桿、紙帶夾、打點計時器(帶復寫紙片)、紙帶、重錘、海綿墊、接線板;長刻度尺。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jié)疑惑
+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把小石頭和樹葉舉到相同高度,石頭的重量比樹葉重,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觀察哪個先落地?
(演示:石頭和樹葉)
觀察結(jié)果:石頭先落地
類似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大量物體下落的現(xiàn)象,歸納出: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在我們今天看來,他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
提問:是不是重的物體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呢?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研究這個問題,桌上有兩張紙片(同種材料,質(zhì)量不同)觀察掉落在桌面的情況:
1.兩張紙平攤,同一高度,同時靜止釋放。
2.把質(zhì)量小的紙捏成紙團,同一高度,同時靜止釋放。
可見,重的物體不一定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不一定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受空氣阻力的影響)
正是由于有空氣阻力的影響,物體下落得才有快有慢。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的影響,也就是在一個沒有空氣的空間里,物體只受重力,從靜止開始下落的情況是什么樣子呢?
(演示牛頓管)看,這是一根玻璃管,管中的空氣已經(jīng)用抽氣機抽掉了,里邊有一個金屬片和羽毛,觀察牛頓管里的羽毛和金屬片下落的快慢。
(觀察實驗)
定義: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要注意理解“自由”這兩個字:只受重力、初速度為零。
結(jié)合上面的實驗我們一起總結(jié)下,小結(jié):如果沒有了空氣阻力,不同物體從同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
這種運動只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才能發(fā)生。不過,在存在空氣的空間里,如果空氣阻力的影響很小,物體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圣人,恩格斯稱他是最博學的人。限于當時科技發(fā)展的水平,他在物理方面的論述,今天看來很多是不恰當?shù)。但是,在兩千年前他能夠通過觀察、歸納,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已經(jīng)很不簡單了。我們應該正確評價他在科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下面我們繼續(xù)深入的分析這種運動。
(學生分組實驗:將點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夾子夾住紙帶上方,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的下方,然后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那么這些點記錄了重物的運動情況。)
下面大家結(jié)合學案來分析下紙帶。
提問:軌跡為直線還是曲線?
答:軌跡為一條直線,物體作直線運動。
提問:是勻速直線運動嗎?
答: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不相等,逐漸的增大,所以是加速直線運動。
提問:是勻加速嗎?是如何判斷出來的?
(提示:回憶前面學過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 內(nèi),物體通過的位移之差為定值。這是一個判斷公式, ,已知的 =0.02秒,見學案表格。)
答:可以測出連續(xù)相等的時間 內(nèi),物體通過的位移之差為定值(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則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我們一起總結(jié)一下: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提問:能求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嗎?
(同樣根據(jù)上面的公式,我們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進行計算一下,大家選取不同的時間間隔來讀取數(shù)據(jù),見學案表格)
通過多次測量計算:
(1)我們通常用g來表示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數(shù)值近似為9.8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實驗中,如果要獲得更精確的數(shù)據(jù),還可以用頻閃照相來測量。
(看到課本37面的表格,從表格上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是不同的,緯度越高數(shù)值越大,越靠近赤道數(shù)值越小。)
(2)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取值不同。從赤道到兩極,g逐漸增大。同一地點g值相同。
(3)既然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其運動規(guī)律與一般規(guī)律類似:

不同的物體在同一地點,從相同高度同時自由下落的物體,同時到達地面,根據(jù) ,則它們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應用:
1:大家看到課后的測定反應時間小實驗。
2:測量物體從一定高度的樓房掉下,已知落地時的速度,求高度和下落時間。
(四)反思總結(jié),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鞏固對自由落體運動特點的掌握、反饋糾正錯誤理解。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作業(yè)
下一節(jié)學習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歷程,體會學習前人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的探究思想,作業(yè)完成課后習題3、4
設計意圖:布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作業(yè),并對本節(jié)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jié)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一、物體下落過程的運動情況與物體質(zhì)量大小無關(guān).
二、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三、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g=9.8 ,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fā)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jié)內(nèi)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這節(jié)課主要知道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知道自由落體運動就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推出了運動規(guī)律的三個公式,要求學生與以前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靈活地運用。
學校:臨清一中 學科:物理 編寫人: 劉新婷 審稿人屈迎珍
必修一2.5 自由落體運動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課本內(nèi)容,初步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及其研究方法。
二、預習內(nèi)容
1.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為___________,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地球表面或附近的物體都受到地球施加給它的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物體會下落。
3.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的下落運動叫_____________。這種運動只有在__________的空間中才能發(fā)生;在有空氣的空間中,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____________,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成自由落體運動。
4.自由落體運動是___________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5.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叫做_________或__________。一般取值g=________,在課本必修1中,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按g=___________進行計算。
6.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大小________,一般__________處較大,___________處較小。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nèi)容

課內(nèi)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是在理想條件下的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能用打點計時器或其他實驗儀器得到相關(guān)的運動軌跡并能自主進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二、學習過程
1.重的物體一定下落得快嗎?
猜想:物體下落過程的運動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質(zhì)量大的物體下落的速度比質(zhì)量小的快嗎?
(實驗小探究)
取兩枚相同的硬幣和兩張與硬幣表面面積相同的紙片,把其中一張紙片揉成紙團,在下述幾種情況下,都讓它們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觀察下落快慢情況。
①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枚硬幣和一個與硬幣面積相同的紙片,可以觀察到誰下落得快?
②兩張完全相同的紙片,將其中一張卷緊后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可以觀察到誰下落得快?
論:物體下落過程的運動情況與物體 無關(guān).
(實驗演示)“牛頓管”的實驗
1、將羽毛和金屬片放入有空氣的玻璃管中,讓它們同時下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2、將羽毛和金屬片放人抽去空氣的玻璃管中,讓它們同時下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結(jié)論:影響落體運動快慢的因素是 的作用,沒有空氣阻力時,只在重力作用下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 .
閱讀課本并回答:(1)自由落體運動有什么特點?
注意:若物體在下落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遠小于重力,則物體的下落也可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2、對自由落體運動的探究
按照教材第43頁的圖2.5?1裝置做實驗,將一系有紙帶的重物從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點計時器記錄重物的下落過程.在對紙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圖象法求物體運動的加速

位置0123456
時間(s)0
v(m/s)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個推論:在一段時間t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有v1=(x1+x2)/2T, v2=(x2+x3)/2T……求出各計數(shù)點的瞬時速度后,由加速度的定義:a=Δv/Δt計算出該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或選好計時起點作v-t圖象,圖象的斜率即為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在對紙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可知:自由落體運動是 運動。
3、自由落體加速度
閱讀教材p43完成下列問題:
(1).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它的方向如何?
(2)、看教材第44頁列表,嘗試從表中尋找規(guī)律.
三、反思總結(jié)
1、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及其加速度的特點
2、自由落體運動的運動學公式
四、當堂檢測
1.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重的物體的g值大
B.同一地點,輕重物體的g值一樣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大
D.g值在赤道處大于在北極處
2.一個鐵釘與一個小棉花團同時從同一高處下落,總是鐵釘先落地,這是因為( C )
A.鐵釘比棉花團重
B.鐵釘比棉花團密度大
C.棉花團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鐵釘?shù)闹亓铀俣缺让藁▓F的大
3.甲物體的重力是乙物體重力的3倍,它們從同一高度處同時自由下落,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甲比乙先著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時著地
D.無法確定誰先著地
4.自由落體運動的v-t圖象應是圖2-4-4中的( B )

5.甲、乙兩物體所受的重力之比為1 : 2,甲,乙兩物體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為2 : 1,它們各自做自由落體運動,則( A )
A.落地時的速度之比是 B.落地時的速度之比是1 : 1
C.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 : 2 D.下落過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 : 2
6.一物體從H高處自由下落,經(jīng)t s落地,則當下落t/3 時,離地高度為 ( C )
A.H/3     B.H/9  。茫矵/4 。模窰/9
7.一石塊從地面上方高H處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當它的速度大小等于著地時速度的一半時,石塊下落的高度是 ( A )
A、 B、 C、 D、

8.一個石子從高處釋放,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它在第1 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x,則它在第3 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 A )
A.5 xB.7 xC.9 xD.3x?

課后練習與提高
1.一個物體從45m高的地方靜止釋放,做自由落體運動,(g取10m/s2)求:
(1)到達地面時的速度 (30m/s)
(2)下落最后1s內(nèi)的位移 (25m )

2.一個自由落下的物體在最后1 s內(nèi)落下的距離等于全程的一半,計算它降落的時間和高度?取g= 10m/s2 (2+ S, 30+20 m)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67053.html

相關(guān)閱讀:描述圓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