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學生,除了省內(nèi)和市內(nèi)排名第一的學校,其他同一所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shù)差一般都在20分之內(nèi)。換句話說,學力水平相當??他們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新高一,誰抓住了開學適應期誰就跑在了前面,誰就占有了優(yōu)勢。這個適應期少則1個多月,多則一學期。
為什么會有適應期?
1、心理適應期
全新的環(huán)境,全新的同學,全新的老師,陌生的性格,陌生的教法,陌生的交友圈,會導致未成年的高一新同學興奮與恐懼同時存在。即便是想跟某同學說句話,你都得反復思考怎么張口、會不會被駁面子?新高一學生要調(diào)整適應方方面面的關系。
2、負荷量適應期
新高一課業(yè)量會突然加大,讓新高一同學忙得發(fā)暈。9門課,大學成年人不過如此。作業(yè)往往23點以后才能完成,可是新高一同學玩兒的時間呢?
3、思維深度適應期
知識難度突然加大。數(shù)理化語文,盡管幾乎和初中銜接的很好,還是初中的知識點,但是難度突然增大。探索思考性題型讓新高一同學很不適應。對于同一組知識點命題,初中,解一道大題,頂多四五步。而高中甚至十幾步才能算出答案。簡單的思維過渡到較復雜的思維需要時間。
4、學習方法適應期
高一,每個同學必須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那種純跟著老師教學被動學習的同學顯然會落后。
5、決定年級排名的適應期
同一所高中學校的學生,要面對四五次大考決勝排名。而這種排名也許不是高三最終排名,但是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考入名校的學生,他們都是所在初中學校的佼佼者,但是到了高中怎么就落伍了呢?其實不是學生落伍了,而是你所在的學校都是優(yōu)秀學生。這就看誰能盡早走出高一開學適應期,誰能盡早全身心投入學習,誰能盡早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
適應期的對策
這個對策其實很簡單。
做到課前預習。實踐證明,課前預習,找到不懂得知識點,然后課堂認真聽課,是每個學生必須做到的。大量動手做題。不要讓手停下來。因為做題可以使自己思維活躍,心態(tài)安靜。動手的效果遠大于看書。在動手中查找知識漏洞點,然后補上。糾錯不要跨周。對于做錯的概念類選填題不要放到明天,對于難度中等的錯誤大題不要超過兩天。對于深度思維的難度大題必須周內(nèi)解決。
適當自我加大題量。高一剛開學,在課業(yè)兩安排上學校老師一般都會比較輕松,你若僅僅完成老師的作業(yè),你可能會有大把的玩耍時間,你放縱了自己就耽誤了自己。要適當給你加大做題量,讓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浮躁,盡快沉淀下來。主動和周圍同學禮貌打招呼,寬容他人的缺點,以使自己盡快度過心理恐慌期。盡快找準方向,都動手,就會讓自己浮躁焦慮的心態(tài)沉穩(wěn)下來。誰能在一個月度過高一適應期,誰就占得先機,就會擁有優(yōu)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703208.html
相關閱讀:高一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