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一、單元分析(Unit Analysis)
(一)單元地位(Unit Position)
1.本課在對教育方式描述時,談及了不同時代對教育的要求以及當前的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教師可圍繞“當前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這一主題,設計活動讓學生參與口語討論,加強對當今學校教育情況的了解以及對自己在今后學習中的要求。
2.本單元結束時,充分利用本課“學校教育”這一主題,讓學生圍繞“對學校教育的調查”探討探討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在當前教育模式下如何調整自己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3.本課中復習了情態(tài)動詞+被動的語法。
(二)單元目標(Unit Target)
1復習情態(tài)動詞+被動結構的語法現(xiàn)象。
2能對教育方式發(fā)展進行簡單描述。
3能對學校教育的調查作出簡要的書面報告。
4能用英語寫簡單的感謝信。
(三)單元重點(Unit Points)
1關鍵詞:
?語言知識類
purpose, devote…to, dominate, be supposed to do, pay attention to; suffer from, initiative, stimulate, play a vital role, try out, take into account, meet the needs of…
?交際功能類
gain knowledge; learning skills, the Machine Ag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morize, leaning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Age, creative education, independent and creative learners, ability to learn
2功能:
Opinions about school life 參考課本第160頁 Useful Language
?What’s your view/opinion of…
?May I bother you with some questions?
?I wonder if you could tell me…
?Excuse me, do you happen to know…
?Well, let me see…
?Oh, let me think for a moment…
?I’m not sure, I’ll just have to find out…
?That’s a very interesting question, but…
?I’m not really sure.
?I can’t tell you at the moment, I’m afraid.
?I’m terribly sorry, but I really don’t know.
?I’ve no idea, I’m afraid.
?I’d rather not answer that, if you don’t mind.
3語法點:
本課出現(xiàn)了情態(tài)動詞+被動結構,應作為本課的重點。
二、設計(Teaching Designs)
教學內容教學實施建議教學資源參考
1Reading作為“教育轉變”這一主題的引入,教師可利用圖片(前朝的私塾,工業(yè)時代的學校教育以及當前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
對于幾幅“教育模式”的圖片進行簡要描述,了解在不同時代對教育的不同要求。
在此基礎上,閱讀并講解課文,使學生對這些行業(yè)能有更深刻、全面地了解。
[鏈接1] 圖片討論的一些建議。
課本第151--152頁――Highlights 部分。
2Listening作為教材第157頁的聽力部分,可讓學生了解如何交流個人喜好。同時建議教師可利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新世紀版)聽力》,開展相關主題的聽力活動作為對教材的補充。課文第158頁――Listening Practice
3Speaking以“學校生活”為主題設計口語活動。
活動一:根據(jù)給定的表格選擇幾項設計調查問卷。
活動二:采訪調查。用自己設計的調查問卷在班級內進行調查。句型可參見“Useful Language”
活動三:總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然后總結并形成調查報告,后由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進行匯報。
[鏈接2] 問卷調查任務的一些具體教學建議。課文第158頁――Speaking Practice
4Writing對書中的感謝信的各式教師應當作出講解然后設計一些感謝情景(比如,互相幫助大掃除,將體育課上受傷的同學送往醫(yī)院等)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課文第162頁――Writing部分
5Structure情態(tài)動詞+被動結構作為復習知識出現(xiàn)在本課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活動進行該語法的復習。
[鏈接3] 情態(tài)動詞+被動結構操練的教學建議。課文第155――Structure 部分
6Additional Reading本部分與Unit 10的口語課的調查報告內容直接相關,建議放在口語課前一課時。
本文出現(xiàn)的重要詞匯與詞組:sample, think of,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list, followed by, play with, go for, mix with, aspect, attitude (to), manage, strict.
針對“調查報告”這一話題,可在學生中開展討論:如何進行一個調查結果的討論和總結?如何形成一個完整的調查報告?
[鏈接2] 在學生做完調查問卷后作為presentation的范例要求課文第165頁――Additional Reading
[鏈接1]
說明:
圖片展示和討論讓學生視覺上受到刺激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運用既能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又能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既有小組討論的方式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1教師準備好各種教育模式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說出不同教育模式的特點以及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意義。
2先由學生獨立思考并以最快的速度說出不同得教育模式。
3小組討論不同模式的差別、特點以及存在的意義。
教師補充詞匯:eight-part essay; exam-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Machine Age; the Information Age; curriculum, syllabus, active learning, passive learning, classroom study, after-class study, learning result, learning attitud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鏈接2]
說明:
調查問卷是一個讓學生搜集所需信息的一種與人溝通的技巧。該活動是一個能體現(xiàn)語言社會交際功能的活動,是貼近學生生活、真實的任務。通過設計和進行問卷調查這一環(huán)節(jié),了解當今學生對教育的看法。在小組交流過程中,信息交流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語言學習、語言鍛煉的機會。
1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rvey
choose one or two aspects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and design questions needed
2preparing for a brief account of the survey
3exchanging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among groups
4one representative of each group is to be selected to give a presentation in the class
[鏈接3]
說明:
語法的學習除了教師的精講之外,離不開學生的實際語言練習與運用。創(chuàng)設不同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是語法學習不再被動接受、死記硬背。
教師先復習課文中的句型以及進行機械性練習。然后在黑板上寫一些情態(tài)動詞,如:may, might, should, can, could, must…
讓每個學生假象自己的將來或愿望如何用所給的情態(tài)動詞造句,然后A B同學進行交換把對方的句子變成被動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74110.html

相關閱讀:Unit 12 Art and literature教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