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全卷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He 4,C 12,N 14,O 16,S 32, Cl 35.5,Na 23
第I卷(選擇題)
1.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 )。
A.膠體的分散質能通過濾紙孔隙,而濁液的分散質不能
B.膠體能產生丁達爾現(xiàn)象
C.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
D.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wěn)定存在
2.人們常用圖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應類型之間的關系。如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可用左下圖表示。右下圖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置換反應三者之間的關系,則C表示 ( )。
A.離子反應 B.氧化還原反應 C.置換反應 D.三者都可以
3.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與化學反應有關,下列現(xiàn)象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
A.銅鑄塑像上出現(xiàn)銅綠[Cu2(OH) 2CO3] B.灶具大理石板被食醋腐蝕變得不光滑
C.含亞鐵離子的補血藥丸采用糖衣包裹 D.用煤氣灶燃燒天然氣為炒菜提供熱量
4.下列物質中所含分子物質的量最多的是( )。
A.56gN2 B.1.5molO2 C.標準狀況下22.4LCl2 D.3.01×1023個硫酸分子
5.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
A.小蘇打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B.Cl2可與石灰乳反應制取漂白粉
C.鎂鋁合金可用作制造飛機的材料 D.高純硅用來制造光導纖維
6.下列表格中各項都正確的一組是 ( )。
堿
鹽
電解質
非電解質
A
燒堿
小蘇打
BaSO4
干冰
B
純堿
CaCO3
NH3?H2O
Fe
C
明礬
食鹽
石墨
醋酸
D
KOH
CuSO4
Na2SO4
NaClO
7.下列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與50 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3mol/L 的KClO3 B.75 mL 2mol/L 的NH4Cl
C.150 mL 2mol/L 的CaCl2 D.350 mL 3mol/L的NaCl
8.關于Na2CO3和NaHCO3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熱穩(wěn)定性:NaHCO3<Na2CO3
B.與同濃度鹽酸反應放出CO2的速度:NaHCO3<Na2CO3
C. 相同溫度時,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D. 等物質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的CO2質量相同
9.在實驗室中,對下列事故或藥品的處理正確的是( )。
A.有大量的氯氣泄漏時,用肥皂水浸濕軟布蒙面,并迅速離開現(xiàn)場
B.金屬鈉著火燃燒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C.少量濃硫酸沾在皮膚上,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
D.含硫酸的廢液倒入水槽,用水沖入下水道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11.2 L
B.2.4 g M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C.在常溫常壓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標準狀況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NA
11.將金屬鈉分別投入下列物質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
A.HCl B.K2SO4 C.MgCl2 D.CuCl2
12.下列物質存放方法錯誤的是 ( )。
A.鋁片長期放置在不密封的試劑瓶里 B.漂白粉長期放置在燒杯中
C.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 D.金屬鈉存放于煤油中
13.下列除去雜質(試樣中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時,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
A
B
C
D
試樣
KNO3(NaCl)
CO2(CO)
Fe(A1)
SiO2(CaCO3)
除雜試劑
AgNO3溶液
O2
NaOH溶液
硫酸
14.下圖是一種試驗某氣體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中B為開關。若先打開B,在A處通入干燥的氯氣,C中紅色布條顏色無變化;當關閉B在A處通入干燥的氯氣時,C中紅色布條顏色褪去。則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濃硫酸 B.飽和NaCl溶液
C.濃NaOH溶液 D.濃NaI溶液
15.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 )。
A.金屬鐵溶于鹽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B.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Al3+ + 3OH-= Al(OH)3↓
D.MnO2固體和濃鹽酸反應制氯氣:MnO2 + 4H+ + 2Cl- Mn2+ + Cl2↑+2H2O
16.對于某些常見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
A.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氯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7.FeC1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仍有固體存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B.溶液中一定含F(xiàn)e2+
C.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變紅色 D.剩余固體中可能含有Fe
18.下列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現(xiàn)象與右邊坐標圖形相符合的是( )。
A.稀鹽酸滴加到一定量NaOH溶液中
(橫坐標是稀鹽酸的體積,縱坐標為鈉離子物質的量)
B.鐵粉加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
(橫坐標是鐵粉的質量,縱坐標為沉淀質量)
C.C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
(橫坐標是CO2的體積,縱坐標為溶液的導電能力)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
(橫坐標是稀硫酸的體積,縱坐標為溶液的導電能力)
第II卷(非選擇題)
19.在 K2Cr2O7 + 14HCl = 2KCl + 2CrCl3 + 3Cl2↑+ 7H2O反應中。
(1)氧化劑是 ,氧化產物是 ;
(2)此反應若轉移了0.3mol的電子,則生成氯氣 L(標準狀況下)
20.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圖:
(1)指出提取碘的過程中有關實驗操作③的名稱: ;寫出過程②中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在3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蕩、靜置后,觀察到試管里的分層現(xiàn)象是圖中 。(注:圖中試管中深色區(qū)為紫紅色溶液)
(3)從含碘的有機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機溶劑,還需經過蒸餾,指出下圖實驗裝置中的錯誤之處。(加熱裝置燒杯下已墊石棉網)
① ;
② 。
21.利用右圖所示裝置制備氧氣并進行相關實驗探究。
(1)將3.9 g過氧化鈉放入燒瓶中,加入100 mL H2O,用排水法收集氣體,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已知:酚酞在c(OH-) 為1.0×10-4mol/L~2.5mol/L時呈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在MnO2催化條件下迅速分解。取上述實驗得到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2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片刻紅色褪去。(假設過程中液體體積不變)
①甲同學認為“紅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過大造成的。
請通過計算對比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上述觀點是否正確。 。
②乙同學認為“紅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存在H2O2,其來源可能是
Na2O2+2H2O= 2NaOH+H2O2。
試設計簡單實驗證明燒瓶內溶液中含H2O2,簡述實驗原理 。
22.(1)礦泉水中往往含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成分。如圖是某品牌礦泉水中標簽上的部分內容,則這瓶礦泉水中含Ca2+的物質的量 ≥ 。
(2)現(xiàn)代生活離不開鋁,工業(yè)上以鋁土礦為原料生產鋁。
現(xiàn)將一定量某鋁土礦樣品(主要成分Al2O3)溶于過量稀鹽酸并制成500 mL溶液。取100 mL該溶液,測得其中含有H+、Cl-、Mg2+、Al3+、Fe3+五種離子(不考慮其它離子)。 已知部分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H+)=0.02 mol/L c(Mg2+)=0.01 mol/L c(Fe3+)= 0.02 mol/L c(Cl-)= 0.52 mol/L
①溶液中Al3+物質的量濃度為
②則該鋁土礦樣品中Al2O3的質量為 (精確至0.01 g)。
答 案
1~5 CABAD 6~10 ADBAB 11~15 CBCBD 16~18 CAD
19.(1)K2Cr2O7 ,Cl2 ;(2)3.36L
20.(1)萃取分液 Cl2+ 2I- = 2Cl-+ I2
(2)D
(3)①溫度計下端的水銀球不能插入溶液中,應放在支管口;
②冷凝管中水流方向相反了
21. (1) 2Na2O2+2H2O=4NaOH+O2↑
(2)① 不正確,計算得到c(OH-)=1mol/L,在紅色范圍內 ;
② 溶液中加入Mn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22.(1)5×10-5 mol (2)① 0.14mol/L ②3.57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7729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