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高一歷史注意事項:1.請在答題紙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2.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分,共分)A.對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漠然B.對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不滿C.對新文化運動的支持D.對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憤慨7.某同學為設計黑板報,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南昌起義”、“ 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據此,你判斷該黑板報的主題是 ( )A.國民革命,洪流奔涌 B.八年抗戰(zhàn),同仇敵愾C.十年內戰(zhàn),烽火綿延 D.解放戰(zhàn)爭,革命勝利8.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發(fā)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彼f的“統一”指的是 ( )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全國統一 B.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C.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zhí)掌軍政大權 D.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9.1937-1941年,中國獨立抗擊了100多萬日軍,到抗戰(zhàn)勝利時,日本230萬海外派遣軍中有120萬被牽制在中國,中國戰(zhàn)場消耗了日本全部戰(zhàn)爭開支340億美元中的120億,中國軍隊擊斃日軍39萬多人。這說明抗日戰(zhàn)爭 ( )A.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B. 徹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C.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D. 徹底推翻了帝國主義的統治10.我國的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地區(qū)、各民族、各方面,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和婦女、歸國華僑等都有適當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這表明我國民主具有 ( ) A.廣泛性 B.階級性 C.絕對性 D.漸進性11.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在此鄧小平強調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則 B.依法治國原則 C.國民平等原則 D.社會主義原則12.下面兩幅圖片所反映的兩種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區(qū)別是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徽A.《權利法案》 B.美國1787年憲法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德意志帝國憲法》23.“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实塾袡嗳蚊蹏紫嗪偷蹏賳T,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并監(jiān)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帥,軍官均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 ( )A.專制主義色彩 B.軍國主義色彩 C.聯邦主義色彩 D.民主主義色彩24.“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是一句英國格言,典型地說明了民主憲政的特點,政治就是與魔鬼結盟,但立憲政治中與魔鬼結盟則是化敵為友,憲政就是讓兩個魔鬼友好相處又相互制約,把作惡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這說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特點是 ( )A.全體公民的參與程度 B.權力的制約與監(jiān)督C.全體選民的政治素養(yǎng) D.革命的不徹底性25.議會(國會)是近現代資本主義民主政體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晚期,英、法、美、德四國議會制度的相同之處在于 ( )A.四國議會都實行兩院制 B.所有議員都由選舉產生C.議會都掌握最高行政權 D.四國內閣都對議會負責26.“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薄豆伯a黨宣言》中的這句話闡述了( )A.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B.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C.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 D.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27.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寫道:“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趨勢!卑屠韫缢扇〉母黜棿胧┲凶钅荏w現這一觀點的是 ( ) A.組建國民自衛(wèi)軍 B.公社委員由選舉產生C.實行義務教育 D.改善工人勞動條件28.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口號和理論體系進行的,與西方現代文明總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有直接的牽涉,但其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卻深深地植根于俄國歷史土壤之中!痹撚^點認為十月革命 ( )A.僅以馬克思主義為革命的旗幟 B.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沖擊C.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關系不大 D.是俄國社會矛盾的必然產物29.有學者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的發(fā)展特點,簡要地歸納為“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毕铝蟹稀坝衫硐氲浆F實”特點的史實是 ( )A.《共產黨宣言》發(fā)表 B.巴黎公社建立C.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D.十月革命勝利30.2009年7月4日,朝鮮連續(xù)發(fā)射7枚導彈,這些導彈據初步推測為“飛毛腿”短程導彈,射程均可覆蓋韓國全境。韓國輿論認為,從7月4日是美國獨立紀念日來看,導彈發(fā)射更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對美國的挑釁。這表明 ( )A.朝鮮是危害東北亞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罪魁禍首B.對抗仍然是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一個主要問題 C.世界整體趨于緩和,但局部動蕩仍然存在D.朝鮮希望通過重啟核計劃贏得國際社會尊重 第Ⅰ卷(非選擇題 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第31題分,第32題2分,共分)32.(20分)二戰(zhàn)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不斷發(fā)展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的演說中宣布,世界歷史的這一時刻,每一個國家都必須在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中進行選擇: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極權主義的共產主義的東方。由于共產主義從本質上講是對外擴張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須建立起防護城壘,制止它的擴張。 ——《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材料二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總統在演說中聲明:“目前,只有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薄懊\已把領導自由世界的責任賦予了我國”。但在決定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的時候,美國總統說:“美國同新歐洲的關系非改變不可……要建立一個比較完善、可以維持的伙伴關系,從而共同合作! ——網絡資料整理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美國是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是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于其他問題,如經濟力量,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談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杜魯門總統的主要觀點。為此,美國在歐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的歐洲政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分析變化原因。(8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趨勢。這種變化趨勢對歷史發(fā)展有何積極影響?(4分)~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高一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個小題,每小題分,共分)立法權由眾議院與參議院兩院行使。共和國總統,由兩院聯合組成的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可在參議院同意的條件下解散眾議院。 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797580.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邢臺一中高一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