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上學期物理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等。物理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一寒假上學期物理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高一寒假上學期物理試題(含答案)

一、選擇題

1.如圖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依次經a、b、c、d 到達最高點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時間都是2 s。設小球經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則 ( )

A.vb= m/s B. m/s

C.de=3 m D.從d到e所用時間為4 s

2.李平同學練習拉單杠時,兩臂平行握住單杠,在他兩臂逐漸分開的過程中,手臂的拉力( )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D.先變大,后變小

3.如圖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塊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斜面作用于物塊的靜摩擦力說法錯誤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4.如圖,當車廂向右加速行駛時,一質量為m 的物塊緊貼在車壁上,相對于車壁靜止,隨車一起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豎直方向上,車壁對物塊的摩擦力與物塊的重力等大

B.在水平方向上,車壁對物塊的彈力是由于物塊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C.若車廂加速度變小,車壁對物塊的彈力也變小

D.若車廂加速度變大,車壁對物塊的摩擦力也變大

5.對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某同學試圖從慣性角度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采用了大功率的發(fā)動機后,某些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速度甚至能超過某些老式螺旋槳飛機的速度,這表明:可以通過科學進步使小質量的物體獲得大慣性

B.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這表明強弩的慣性減小了

C.貨運列車運行到不同的車站時,經常要摘下或加掛一些車廂,這會改變它的慣性

D.自行車轉彎時,車手一方面要適當的控制速度,另一方面要將身體稍微向里傾斜,這是為了通過調控人和車的慣性達到安全行駛的目的

二、實驗題

6.某同學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 A、B、C、D、E、F、G是紙帶上7個連續(xù)的點,其中 =3.90cm, =2.10cm。由此可算出打D點的小車的速度 = m/s;小車的加速度a = m/ (計算都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根據已有條件,能不能求出打A點時小車的速度?

答: (選填寫能或不能)

7.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如下:

(1)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應保持 不變,改變施加在物體上的水平拉力F,測出相對應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時,應保持 不變,改變物體的質量m,測出相對應的加速度a。

(3)甲、乙兩同學用同一裝置實驗,各自得到的a-F圖線如圖所示。說明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 ;并比較其大。 。

三、計算題

8.汽車以20m/s的速度進站,關閉發(fā)動機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滑行s=100m時速度恰好減為零,求:

(1)汽車減速滑行時的加速度大小;點擊進入》》》高中生寒假專題

(2)汽車滑行的總時間t;

9.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在兩根細繩的懸掛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細繩AC、B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 , ,求細繩AC、BC對物體的拉力各多大?

10.質量為30 kg的小孩坐在10 kg的雪橇上,大人用與水平方向成37 斜向上的100 N的拉力拉雪橇,他們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g=10 m/s2,sin 37=0.6,cos 37 =0.8)求:

(1)雪橇對地面的壓力大小;

(2)雪橇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的大小;

(3)地面對大人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一寒假上學期物理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851538.html

相關閱讀:陜西省榆林實驗中學——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