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試卷說明1、本試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90分鐘。2、請將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只交答題卡。一單項選擇題(共小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分共0分). 下列是脂質(zhì)在細胞和生物體中具有的某些生物學功能,其中僅屬于固醇類的是①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細胞內(nèi)良好的儲能物質(zhì) ③參與人體血液中脂質(zhì)的運輸 ④促進動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 ⑤很好的絕熱體,起到保溫作用A. ①③④ B.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⑤2.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 B將產(chǎn)生的抗體分泌到細胞外C維持細胞內(nèi)小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D使細胞內(nèi)的各種化學反應加快3. 細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質(zhì)、核仁、核孔組成,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nèi)物質(zhì)與細胞質(zhì)分開 B.染色質(zhì)由 DNA 和蛋白質(zhì)組成C.核仁與某種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核孔實現(xiàn)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植物根尖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與用于合成蛋白質(zhì)、脂肪和核酸B.心臟和血液含水量接近,但形態(tài)差異很大,原因是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例不同C.鑒別一個細胞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最簡單的方法是鏡檢它有無葉綠體D.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共同構成細胞膜系統(tǒng)5. 6.,DNA.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密切相關9.現(xiàn)有0.1g?mL-1和0.3g?mL-1兩種蔗糖溶液,隨機裝入下圖所示的燒杯和長頸漏斗內(nèi),漏斗口封0.1g?mL-1蔗糖溶液B.燒杯液面下降,燒杯中的液體為0.1g?mL-1蔗糖溶液C.漏斗頸液面上升,漏斗內(nèi)裝的液體為0.1g?mL-1蔗糖溶液D.漏斗頸液面下降,漏斗內(nèi)裝的液體為0.3g?mL-1蔗糖溶液 第9題圖 10.小陳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后得出如下結論,不正確的是A.線粒體和葉綠體都有雙層膜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C.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與核膜相連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11.下列有關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改進措施中,能增強實驗效果的是A.用質(zhì)量濃度為0.5 g?mL-1的蔗糖溶液 B.材料用色彩鮮艷的花瓣C.用質(zhì)量濃度為0.2 g?mL-1的KNO 3溶液 D.材料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12.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組成膜的脂質(zhì)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B.細胞膜內(nèi)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zhì)種類有差異C.構成膜的分子的運動使其具有流動性gkstkD.細胞膜對物質(zhì)的進出具有選擇性13. 1.某蛋白質(zhì)分子含有a條肽鏈,共有b個氨基酸殘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c,則該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以及水解時需要的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是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14. 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敘述正確的是A.DNA是生物體各項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B.RNA是由四種核苷酸組成,不作為遺傳物質(zhì)C.蛋白質(zhì)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不同D.植物抗寒性的增強與自由水含量相對增多有關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B.酵母菌DNA是裸露的,所以沒有染色體C .沒有線粒體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 D.核糖體和線粒體都既有核酸又有外膜16.下列關于細胞內(nèi)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A.蔗糖水解后的產(chǎn)物均不具有還原性 B.麥芽糖是構成纖維素的基本單位C.脫氧核糖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單糖 D.糖類都是細胞內(nèi)的能源物質(zhì)17. 兩種氨基酸(如下列結構式),它們在形成二肽化合物時,最可能縮合的基團是A. ①② B. ②⑥ C. ②④ D. ⑤⑥18.很多實驗必須先制作裝片,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下面的實驗步驟錯誤的是A.脂肪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B.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的觀察:制片→水解→染色→觀察C.質(zhì)壁分離觀察: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D.葉綠體形態(tài)分布觀察:取黑藻小葉→制片→觀察19.A.該膜中載體蛋白也能運輸蔗糖B.碘以該方式進入海帶細胞C.該方式不會出現(xiàn)飽和現(xiàn)象D.該方式發(fā)生在被運輸物質(zhì)從高濃度到低濃度時21.A.該實驗可選取綠色植物成熟的葉肉細胞來進行B.若B溶液的濃度稍增大,則曲線中b點右移C.兩條曲線的差異是由于A、B溶液濃度不同導致D.6min時取出兩個細胞用顯微鏡觀察,均可看到質(zhì)壁分離現(xiàn)象22. 分析下表,可推測溶液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甲+--乙-++-甲、乙混合+++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23.00mmol?L-1和400mmol?L-1的小分子物質(zhì)M溶液中,某細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1 。對此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A.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B.細胞吸收M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C.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自由擴散 D.細胞吸收M時所需要的能量供應不足25.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噬菌體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⑦ D.①②⑥⑦⑧26.如圖為生物種類的概念圖,對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原核生物、b—細菌、c—流感病毒B.a—原核生物、b—細菌、c—乳酸菌C.a—真核生物、b—植物、c—藍藻D.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腸桿菌27.正確的選擇材料是實驗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下列有關實驗材料的選擇,正確的是28. 下列是幾種常見的單細胞生物結構示意圖。有關該組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gkstkA.圖中各細胞中都含有DNA B.具有核膜、核仁的細胞是①②③C.生物②③④都不含細胞壁 D.①⑤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⑤不含葉綠體 29.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潤某種植物細胞,得到其原生質(zhì)體變化情況的一些數(shù)據(jù)。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A.該細胞可能是葉肉細胞 B.AB段曲線表明細胞液濃度在逐漸增大C.a處狀態(tài)表明該細胞處于BD段 D.EC段表明細胞仍具有選擇透過性30.為探究茉莉酸對離體培養(yǎng)的成熟胡楊細胞質(zhì)壁分離的影響,將細胞分別移至不同的培養(yǎng)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3天,結果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組別培養(yǎng)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結果NaCl茉莉酸①+-部分細胞質(zhì)壁分離②++細胞正常,無質(zhì)壁分離③-細胞正常,無質(zhì)壁分離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濃度為100mmol?L,茉莉酸濃度為10mg?L-1;“-”表示無添加A. 胡楊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 質(zhì)壁分離的胡楊細胞液泡體積變小C. NaCl 為自變量,茉莉酸為因變量D. 茉莉酸對NaCl 引起的胡楊細胞質(zhì)壁分離有抑制作用31.將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置于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光鏡下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液泡逐漸變小,顏色由淺變深、谝号葜饾u變小,顏色由深變淺 ③原生質(zhì)層逐漸與細胞壁分離而形成球形小團④細胞膜、液泡膜的結構明顯⑤原生質(zhì)層與細胞壁之間是蔗糖溶液A. ①③ B. ①③④ C.②③ D. ①③④⑤32.下列放在0.3g?mL-1的蔗糖溶液中,不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的細胞是gkstk①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谌说目谇簧掀ぜ毎、垩笫[鱗片葉表皮細胞④干種子細胞⑤蛔蟲卵細胞⑥洋蔥根尖成熟區(qū)細胞A. ①②④⑤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⑤33. 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植物A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表:為保證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小組成員又測定了B地土壤溶液濃度。該地土壤溶液的濃度應為 A.B.C. D.生物實驗中常用鹽酸處理實驗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鹽酸解離根尖的同時也為龍膽紫染色創(chuàng)造酸性環(huán)境B.鹽酸處理染色質(zhì)能促進DNA與吡羅紅結合C.鹽酸濃度過高會破壞過氧化氫酶的空間結構導致其失活D.鹽酸處理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染色二.題(共題,共0分) (10分,每空2分)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該化合物是 _肽化合物。該化合物在消化道被消化后的物質(zhì)進入細胞的方式是_____ _?刂圃摶瘜W物合成的物質(zhì)徹底水解能得到 種不同的物質(zhì),它們分別是: 。某蛋白質(zhì)含n個氨基酸,有m條肽鏈組成,該蛋白質(zhì)含氧原子數(shù)至少為________個。(1分,每空分) 分析:①B/A值越小,說明 ;②隨著溶液濃度的增加,B/A值下降,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說明上述質(zhì)壁分離現(xiàn)象是由于相應濃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細胞本身的原因,則應該進行的實驗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小組同學想進一步了解“生長在鹽堿地中的植物與水生植物的細胞液濃度是否有差別”,請根據(jù)題干完成下面實驗設計。實驗步驟:①取鹽堿地中生長的植物與黑藻植物葉片若干,用吸水紙吸干水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將兩種葉片制成裝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①若鹽堿地植物的B/A值小,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 (10分,每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 ⑤______ ________________39.黑龍江省大慶鐵人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859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