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qū)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南開區(qū)第一學期期中質(zhì)量檢測高一語文試卷一、(12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謚號(yì) 屠戮(lù) 嬉戲(xī) 怒發(fā)沖冠(guān) B.膽怯(què) 忸怩(niè) 慰藉(jiè) 面面相覷(qù) C.贍養(yǎng)( shàn) 桀驁(jié) 顫栗(zhān) 提綱挈領(lǐng)(qiè) D.懲戒(chěng) 黯然(àn) 熾熱(chì) 強人所難(qiǎng)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慷概 斑斕 尸骸 坐收漁利 B.追朔 菲薄 追悼 委曲求全 C.謳歌 喑啞 廢墟 風馳電擎 D.詭秘 噩夢 作揖 金榜題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①舒婷把這種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詩歌里,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 ②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一________。 ③東亞運動會期間,天津治理空氣污染問題,_________要嚴格執(zhí)行企業(yè)排放標準,________要在提高人民群眾環(huán)保意識上功夫。 A.灌注 徘徊 不僅/還 B.貫注 徜徉 既/又 C.貫注 徘徊 不僅/還 D.灌注 徜徉 既/又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 B.對古漢語及鑒賞技巧的掌握程度,決定了學生能否真正走進宋詞的藝術(shù)世界。 C.許多胃腸專家認為,空腹時嚼口香糖,會使人感到惡心、頭暈、胃疼甚至胃潰瘍。 D.考古學家對兩千多年前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新出土的文物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對墓主所處時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1 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8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耄吒媾婀。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日:“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耄岬眯质轮!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亡去不義 亡:逃跑 B.足以當項王乎 當:對等,比得上 C.自來謝項王 謝:感謝 ! D.不如因善遇之 因:趁著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秦王購之金千斤 B.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又前而為歌日 C.長于臣 嘉為先言于秦王日 D.人有大功而擊之 伏尸而哭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活用形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項伯殺人,臣活之 C.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常以身翼蔽沛公8.下列對選段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得知項伯密報后,第一時間來到劉邦面前,向他提出“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兩個問題,表現(xiàn)出作為謀臣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注意技巧的意識。 B.劉邦本來是一個貪財好色之人,但是攻進咸陽之后,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想收買人心而爭奪天下。 C.劉邦面對張良傳來的項伯密報,一連幾個“為之奈何”,一時間顯得手足無措,但面對項伯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系列言行舉止又讓我們看到劉邦工于心計,善于隨機應變的一面。 D.劉邦借項伯向項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將軍至”“不敢倍德”,可見劉邦對項羽由衷地尊敬。來到鴻門后的一番道歉之辭更可以看出他對項羽非常恭順、虔誠。三、(27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 10題。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 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jù)傳統(tǒng),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 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tǒng)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個多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nèi)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過大規(guī)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 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jié)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gòu)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 此時,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英國國旗就要降下,中國國旗將飄揚于香港上空。 150多年的英國管治即將告終! 7時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是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lǐng)士兵占領(lǐng)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終結(jié)。 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qū)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 O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成”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wèi)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9.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標題的含義?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0.為什么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將《燭之武退秦師》選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戌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閱讀課外文言小段,回答問題。(5分) 張老相公,晉人。適將嫁女,攜眷至江南,躬市奩妝。舟抵金山,張先渡江,囑家人在舟勿爆膻腥。蓋江中有黿怪,聞香輒出,壞舟吞行人,為害已久。張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沒。 張回棹,悼恨欲死。因登金山謁寺僧,詢黿之異,將以仇黿。僧聞之,駭言:“吾儕日與習近,懼為禍殃,惟神明奉之;祈勿怒,時斬牲牢,投以半體,則躍吞而去。誰復能相仇哉!”張聞,頓恩得計。便招鐵工起爐山半,治赤鐵重百余斤。審知所常伏處,使二三健男子,天津市南開區(qū)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861956.html

相關(guān)閱讀:江蘇省宿遷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