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試題(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一.語言文字應用(共26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面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灰燼(jìn?)  摭拾(zhí?)   干癟(biē)   妄自菲。╢ěi)B.綺窗(qǐ) 戕害(qiāng)  給予(gěi)    恪盡職守(kè)C.嚙噬(niè)   誑語(kuáng)  不啻(chì)   汗流浹背(ji。模ρ溃▃huǎ)   甄別(zhēn)  箕踞(jù)   四肢百骸(hài)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十八歲有許許多多令人沉湎倦戀的回憶。不知道我對你的愛,十八年來是否夾雜有一些不經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對孩子不夠了解的責備,而曾使你難過。B.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樁?它的橫杈直端端指著我們家院門,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還有,我真的沐浴過那樣恒久明亮的月光?C.這時我們的車停了下來,包括陪同我們一起進羅布泊的“老地質”,都被西地平線上那輝煌的一幕震憾了。D.一個怯生生的船家女,偶爾在江上聽到鄉(xiāng)音,就不覺喜上眉梢,顧不得嬌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疝:“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古詩中經常會體味到羈旅行役的悲鳴,安土重遷是中國人巨大的傳統(tǒng)心理慣性,由此可見三峽移民工作的艱巨性。B.軍訓結束那天,我們舉行隊列表演,下午三時,操場上歌聲嘹亮,沸反盈天,校園成了歡樂的海洋。C.更可怕的是,他們名氣大,有些還有社會兼職,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中獲得話語權,能夠把自己信手拈來的言論迅速傳播給大眾,造成不良的社會后果。D.大批博士涌入公務員隊伍,或可改變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使得其他官員一個時期、一定程度上對知識對科技存有一些敬畏,興起學習之風,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場沉疴。4.下列各句沒語病的一項是( )A.你是否用心地揣摩過《像山那樣思考》一文里那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沉的情感?這是你獲得與作者同樣感動的關鍵。B.在如今這個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時代,我們應該善于從諸如報刊、雜志、電視、網絡等一切出版物中獲取新的知識。C .暴雨襲來,姚城告急!部隊官兵緊急支援,奮戰(zhàn)在抗洪救災第一線:轉移受困群眾,清掃災后垃圾……等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D.“菲特”臺風帶著溫潤的水汽進入大陸,云系撞上南下的冷空氣后,形成了很長的降雨倒槽(“倒槽”可以理解為一條水汽通道),余姚很不幸,恰位于這個降雨倒槽云最厚實區(qū)域對應的地方,這是特大暴雨集中的成因。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詞,興于隋唐,盛于兩宋,又稱“曲子”、“曲子詞”、“詩余”、“長短句”。詞的標題和詞牌是有嚴格區(qū)別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如《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題目。B. 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是這次運動的倡導者,他們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持擯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C.赫爾曼?黑塞,詩人、小說家,生于德國,后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等。D.老舍,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他是一位“京味兒”很濃的作家,如《駱駝祥子》、《茶館》等小說,都是用北京話寫的。6.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放在橫線處,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滿足全球華人尋根謁祖的精神需求。學術界應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斷推出新的成果,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新貢獻。?①確認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揚伏羲文化,有利于維系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②對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別是龍文化的起源、傳播和發(fā)展軌跡的深入研究③有益于團結和調動海內外同胞的共同情感④伏羲文化具有廣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⑤有利于進一步探究中華文明的源流發(fā)展過程⑥喚起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進民族團結、祖國統(tǒng)一A.①⑤③④②⑥ B.②⑤③④①⑥C.④①③⑥②⑤D.④②⑥①⑤③ 7.仿照所給的句子續(xù)寫,使語句前后連貫,構成排比句。(4分)與其咒罵黑暗,不如點亮一支蠟燭; , ; , 。雨,不如擷取一片彩虹;與其抱怨山高,不如搭起一架云梯【解析】8.弱勢群體,是指社會上處于弱勢、底層、被動地位等狀態(tài)下的某類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對弱勢群體生存狀態(tài)、生活質量的關注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請擬一條以“關注弱勢群體”為主題的公益廣告詞。(僅寫“關注弱勢群體”為無效)要求:主題鮮明,語言生動而有感情。20字以內。(4分) 二、現代詩文閱讀(共27分)(一)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題目。(20分)梧 桐 樹豐子愷①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的距離,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tài)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的距離方才看見。唐人詩云“山遠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 ②當春盡夏初,我樂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tài)度最為坦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見綠葉成陰的光景。那些團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幛,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目不多,那丁香則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的葉子寥寥可數。梧桐葉雖不及它大,可是數目很多。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重疊疊地掛著,一直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應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④一個月以來,我又眼看見梧桐葉落的光景。樣子真凄慘呢!最初綠色黑暗起來,變成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轉成焦黃;北風一起,它們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大大的黃葉子便開始辭枝——起初突然地落脫一兩張來,后來成群地飛下一大批來,好像誰從高樓上丟下來的東西,枝頭漸漸地虛空了,露出樹后面的房屋來,終于只剩下幾根枝頭,回復了春初的面目。這幾天它們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經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樣子怪可憐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詩:“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里,何當還故處?”現在倘要搜集它們的一切落葉來,使它們一齊變綠,重還故枝,回復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間一切支配者的勢力,盡了世間一切機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攸S轉綠世間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葉,尤其是梧桐的落葉。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壽命短促,猶如嬰兒初生即死,我們雖也憐惜他,但因對它關系未久,回憶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葉的壽命比花長得多,尤其是梧桐葉,自初生至落盡,占有大半年之久,況且這般繁茂,這般盛大!眼前高厚濃重的幾堆大綠,一朝化為烏有!“無!钡南笳鳎笥诖肆! ⑤但它們的主人,恐怕沒有感到這種悲哀。因為他們雖然種植了它們,所有了它們,但都沒有看見上述的種種光景。他們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們的根干,站在階前仰望它們的枝葉,為它們掃掃落葉而已,何從看它們的容貌呢?何從感到它們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藝術也是不能被占有的。這樣想來也就釋然了。 (選自《豐子愷散文集》,有刪改)【小題1】文章第①段說:“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聯系全文看,作者寫了梧桐樹的哪幾種“容貌”?請簡要概括。(4分)【小題2】文章的第③段極力寫了梧桐樹的什么特點?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小題3】全文自始至終表露了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請具體說明作者情感的變化。(6分)【小題4】本文結尾處,作者借“梧桐樹”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哲理。請你用自己的話作簡要的闡述。(4分)【答案】【小題2】極力寫了梧桐樹的葉子之多之大、綠意之濃之深(2分)。這樣寫既為下文寫“眼看見梧桐的另一種的光景”蓄勢(2分),又為作者抒發(fā)“人生無!钡母锌麂亯|(2分)!窘馕觥俊拘☆}1】(二)閱讀下面現代詩歌,完成后面題目。(7分)求乞的女孩,陽光跪在你面前張燁淡黃的長發(fā)披散著宛如玉蜀黍的纓穗遮掩珍珠般的臉盤為著小小的愿望你低垂著稚嫩的脖頸默默地跪在陽光下你是否覺得陽光也跪在你面前就像樹跪在落葉的苦難面前【小題1】指出“陽光”這一意象的內涵。(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詩人為什么說“陽光也跪在你面前”?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文言文閱讀(共2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一)閱讀《勸學》和《師說》中的選段,完成后面題目。(24分)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浙江省余姚市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875665.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期末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