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生物A)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I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第卷選擇題)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下列關于生物體內(nèi)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 脂質(zhì)不參與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 B. 蛋白質(zhì)是生物體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C. 核酸是生物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zhì) D. 糖類不參與細胞識別5. 若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個由4條肽鏈共280個氨基酸所組成的蛋白質(zhì)其分子量是 ( )A.31432 B.31486 C.31378 D.36382【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A.無機鹽是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B.無機鹽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C.無機鹽是細胞中的能源物質(zhì)之一D.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8. 在細胞中,都能發(fā)現(xiàn)的細胞器有 ( )A.中心體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 B.線粒體和C.核糖體和線粒體 D.核糖體和葉綠體【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在動物細胞的物質(zhì)運輸中,屬于自由擴散的是A. 紅細胞中的Na+進入血漿B. 細胞外液中的O2進入肌細胞C. 細胞外液中的K+進入神經(jīng)細胞D. 血漿中的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有關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膜載體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C.線粒體外膜與內(nèi)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KNO3溶液中,表皮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一段時間后,表皮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會自動復原,其原因是A.一段時間后這些表皮細胞已死B.植物細胞能質(zhì)壁分離自動復原水分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減小D.K和N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加大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A或B13.與細胞膜上的載體相比,酶的不同之處是 ( )A.具有專一性 B.具有多樣性C.易失活 D.有催化能力關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酶的最適溫度可能相同B.隨著溫度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不適合該酶的保存D.高溫下酶失活是酶空間結構破壞的結果【答案】15.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〢.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變化與酶所處的環(huán)境的改變無關C.酶結構的改變可導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喪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應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16.關于真核細胞中生命活動與能量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B.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需要消耗能量C.物質(zhì)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時需要消耗ATPD.細胞代謝所需的ATP可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產(chǎn)生17.細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線粒體的內(nèi)膜 B.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C. 內(nèi)質(zhì)網(wǎng)的膜 D.籃藻 (藍細菌)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18.關于葉綠素提取的敘述,錯誤的是A.菠菜綠葉可被用作葉綠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許CaCO3能避免葉綠素破壞C.用乙醇提取的葉綠體色素中無胡蘿卜素D.研磨時加入石英砂可使葉片研磨更充分A.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B.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ATP均來自線粒體D.線粒體基質(zhì)和葉綠體基質(zhì)所含酶的種類相同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30個腺苷和60個磷酸基最多能組成ATP () A.10 個B.20 個C. 30 個D.60 個 A.影響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強度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氣孔關閉造成的C.ce段與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區(qū)段是bg22.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種子風干脫水后呼吸強度增強: B.土壤淹水可導致根系發(fā)生無氧呼吸C.破傷風桿菌在有氧條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氧呼吸逐漸減弱23.在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時,則可判斷此過程A.是無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發(fā)酵 D.不是酒精發(fā)酵 24.關于細胞代謝的敘述,錯誤的是A.無氧呼吸能產(chǎn)生ATP,但沒有[H]的生成過程B.有氧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的[H]可在線粒體內(nèi)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無機物產(chǎn)生的能量合成有機物D.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產(chǎn)生的[H]可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作為還原劑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蹤有氧呼吸過程中的氧原子,18O 轉移的途徑是()。  水在光下分解 用于C的還原 (2)CO2的固定 C3的還原 14CO2  C3 14CH2O(3)C3 CO2與C結合形成C繼續(xù)進行,而C不能被還原(4) C5 C5與CO結合形C3量不變,而C不能被還原(3)圖2中光照突然停止,[H]和ATP不能生成,C3的還原停止,而CO2的固定繼續(xù)進行生成C3,故C3的含量增多,故a為C3。29. (1)上述種子萌發(fā)的幼苗與自然條件下萌發(fā)生長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動是______。 (2)在種子萌發(fā)初期CO2釋放量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種子萌發(fā)6d內(nèi)CO2釋放量逐漸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周后種子萌發(fā)釋放的CO2量逐漸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幼苗死亡后,仍能測到少量CO2釋放出來,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c: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nèi)容;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30.下是驗證酶的催化特性的幾組對比實驗,1?5號試管內(nèi)裝有等量的H202液。1?號試管控制溫度與投入物品如所示,請回答:試管1號2號號號號H2O2溶液mL)22222鮮肝研磨液—22HCl溶液———NaOH溶液———2——保持溫度37370(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帶有余燼的火柴去試探1?號試管口,出現(xiàn)現(xiàn)象的是號試管(2) 號和號試管對比可以得出“溫度影響酶活性”的結論。若要證明酶的活性受酸堿度的影響,應再增設、號試管號試管內(nèi)應加入號試管內(nèi)應加入__和________,4、號試管溫度應控制在______。(5)2號試管將溫度控制在37℃的原因,是因為該溫度為過氧化氫酶催化反應的 !敬鸢浮俊窘馕觥吭囶}分析: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 1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abcdefgh時間CO2吸收量-88241632360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生物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919875.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實驗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