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xué)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試題1.在物理學(xué)的發(fā)展歷程中,首先采用了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shè)的科學(xué)方法,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jié)合起來,從而有力地推進了人類科學(xué)發(fā)展的是伽利略 B. 亞里士多德牛頓 D. 愛因斯坦.4.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則關(guān)于物體在前8 s內(nèi)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第 s末改變運動方向B.0—4 s內(nèi)的加速度大于6—8 s內(nèi)的加速度C.前6 s內(nèi)的位移為12 mD.第8 s末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下列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戰(zhàn)斗機戰(zhàn)斗前拋棄副油箱,增大戰(zhàn)斗機慣性B.乒乓球可快速抽殺,是因為乒乓球慣性小C.火箭升空時慣性速度增大增大D.做自由落體的物體沒有慣性10cm,那么這位同學(xué)的反應(yīng)時間最接近于 A.0.11 s B.0.14 s C.0.17 s D.0.20 s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面向下 B. C.物體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 D.摩擦力的大小總是與物體間的彈力成正比.水平橫梁一端A插在墻壁內(nèi),另一端裝有一小滑輪B一輕繩的一端C固定于墻壁上另一端跨過滑輪后懸掛一質(zhì)量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圖所示則滑輪受到繩子的作用力為g取10 A.50 NB.50 NC.100 ND.100 N9.如圖所示,物體在與水平面成600角斜向上方的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下列關(guān)于物體受力個數(sh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是兩個 B.一定是三個 C.一定是4個 D.可能是三個,也可能是4個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0.下列運動情況可能出現(xiàn)的是.把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B.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D.木塊保持靜止是由于桌面對木塊的彈力與木塊保持平衡A.汽車在做減速運動,運動的加速度為3m/s2B.第1s末物體的速度為m/sC.t =5s時汽車的位移為45m D.汽車在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8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木塊靜止,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豎直向上B.若木塊靜止,當(dāng)F增大時,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隨之增大C.若木塊沿墻壁向下運動,則墻壁對木塊的摩擦力大小為D.若開始時木塊靜止,當(dāng)撤去F,木塊沿墻壁下滑時,木塊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7分)三、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相應(yīng)的橫線上)14.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不用公式計算就可以直接得出的物理量是: ▲ A.平均速度 B.瞬時速度 C.加速度 D.時間間隔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有 ▲ A.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B.打點計時器應(yīng)放在長木板有滑輪一端C.應(yīng)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來源D.計時器應(yīng)使用流電源其中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已知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打A點時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vA=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結(jié)果保留有效數(shù)字)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其中的兩個實驗步驟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記下細繩的方向.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9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6.(6分)一個物體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6N水平拉力作用從靜止出發(fā),經(jīng)2s,速度增加到24m/s。(g取10m/s2)求:(1)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2)物體的質(zhì)量是多大?(3)若改用同樣大小的力豎直向上提升這個物體,它的加速度多大?17.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dāng)距離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后運動員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勻速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取g=10 m/s2.問:(1)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2)離開飛機后,運動員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地面?.θ,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重力加速度為g.求:(1)輕繩OA、OB的拉力各是多大?(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體乙的質(zhì)量m2=4kg,θ=370,物體乙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則欲使物體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動,物體甲的質(zhì)量m1最大不能超過多少?(已知: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9.(分)如圖,傾角θ= 30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塊A重力G = 20N,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0.4,物塊放在斜面上。試求:(1)當(dāng)物塊在斜面上靜止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f1的大小和方向;(2)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1拉物塊沿斜面向下勻速運動,F(xiàn)1為多大?(3)若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2拉物塊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F(xiàn)2為多大?F江蘇省響水中學(xué)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92866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必修2物理曲線運動隨堂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