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60分,每小題2分) 1、下列物體可稱為天體的是 ①衛(wèi)星②吉林1號隕石③返回地面的“神舟”號宇宙飛船④按航線飛行的飛機 A.① B.①②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B.. D.①晝夜;②晝夜更替;③晝夜長短的變化;④不同經線上有不同的地方時;⑤不同緯度上有不同的 A.①④⑦⑨ B.②⑤⑧⑩ C.③⑤⑥⑧ D.②④⑦⑨如果地軸同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變小,則 A.熱帶范圍擴大 B.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變小 .溫帶范圍擴大 D.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不變5我國一艘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fā)向東航行,經過日界線并于1981年1月215時抵達加拿大溫(西七區(qū)),共用了14天2小時。該船在上海啟航的時間是 A.1980年12月21 4時 B.1980年12月20 4 時 C.1981年1月16 17時 D.1980年12月20 10時 6、當倫敦大本鐘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刻,地球上進入 A.占世界一半多的地方 B.世界上少一半的地方 .世界上大約一半的地方 D.全球都進入新的一年1.32為北半球冬至日四個地點的太陽高度日變化曲線,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8、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等的主要動力來自于 A、地球內部的熱能 B、重力能 C、太陽輻射 D、萬有引力9.下列河岸中,沖刷嚴重的是 ② ③ ① 南半球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A① B、② C、③ D、④10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輻射形式是 A.地面輻射 B.大氣輻射 C.大氣逆輻射 D.太陽輻射 11、冬季我國首都上空的五星紅旗,其飄揚的方向一般是A、向東北飄揚 B、向西北飄揚 C、向西南飄揚 D、向東南飄揚12、深秋或寒冬,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A、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強 B、夜晚大氣逆輻射弱C、無大氣保溫效應 D、地面輻射弱,大氣輻射強13、若地球上無大氣層,下列現象不再存在的是 A、藍藍的天空白云飄 B、月有陰晴圓缺C、烈日炎炎似火燒 D、繁星紛呈若圖1-2-3為三圈環(huán)流中的中緯度環(huán)流側視圖,讀圖回答14-15題。14、abcd四點氣壓由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A、a b c d B、b d c a C、a c b d D、d c b a15、b與d之間是A、副熱帶高氣壓 B、副極地低氣壓 C、干冷的氣流 D、西風帶16、能明顯使不同地區(qū)的熱量和水分得到交換的是A、太陽輻射 B、大氣環(huán)流 C、地面狀況 D、人類活動17、圖1—2—4是北半球中高緯環(huán)流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西風帶 B.②是溫和濕潤的氣流C.甲點位于90oN D.乙點位于30oN18、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過程為近地面空氣受熱或冷卻 同一水平面上產生氣壓差異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氣流的上升或下沉運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19、與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季節(jié)移動的原因無關的是A.地面摩擦力 B.黃赤交角 C.地球公轉 D.太陽直射點的移動20、1月份北半球被明顯切斷的氣壓帶是A、副熱帶高氣壓帶 B、極地高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所有的氣壓帶21、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A、在垂直方向上的氣壓梯度 B、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C、地轉偏向力 D、高空冷空氣下沉22、關于大氣水平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水平氣壓梯度力是促使大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使風向與等壓線形成一個交角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檫力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地轉偏向力和摩檫力均影響風速23、關于水平氣壓梯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行于等壓線,指向高壓區(qū) B.垂直于等壓線,指向高壓區(qū)C.平行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區(qū) D.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區(qū)24、下列各風向示意圖中(單位:百帕),表示的是南半球近地面的是25、1月份南亞主要風向為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26、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相比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小 B、海洋性氣候氣溫年差小C、大陸性氣候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冬季 D、海洋性氣候最高氣溫為8月,最低氣溫為2月下圖中,甲圖表示的是某濱海地區(qū)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日變化的曲線圖,乙圖表示的是該地區(qū)海陸之間氣流的變化圖,回答27~28題。27.有關甲圖描述正確的是A.曲線表示的是海洋氣溫曲線B.曲線②表示的是海洋氣溫曲線C.曲線所示日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晝夜長短所致D.曲線所示日溫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緯度所致.由圖甲推斷,圖乙中海風出現時間約為A.18時~次日7時 B.8時~當日16時C.16時~次日8時 D.6時~次日18時9.下列四幅風帶圖中,表示北半球西風帶的是.讀某月某條經線上部分氣壓帶、風帶和氣流的相互關系示意圖。圖中②氣壓帶或風帶)的氣流運動方向和性質分別為A下沉 干燥 B.上升 濕潤 C由高緯流向低緯 干燥D.由低緯流向高緯 濕潤(ab表示等壓面)()_______________,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D處畫出大氣在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方向。 (5)若圖示表示城市熱島效應,則圖中B、C兩處表示郊區(qū)的是________;表示城區(qū)的是________41.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圖中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在圖中分別畫出南半球低緯度環(huán)流和中緯度環(huán)流的方向(畫一個箭頭即可) ()極鋒是由和的氣流交匯而形成的。()填出圖中三圈環(huán)流的①是,②是!2—13是1月份某區(qū)域的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8分)(1) 圖示區(qū)域位于 半球,判斷理由是 。(2)A地緯度與B地緯度相同,A地的氣溫比B地的氣溫 。(高或低)此時該半球的季節(jié)為 。(3)如果A、B兩地的氣溫差異是因海陸位置造成的,則A地是 ,(海洋或陸地)B地是 (海洋或陸地)。原因是 。 (4)根據第三小題的假設條件,此時,A形成的是 氣壓;B形成的是 氣壓(高或低)。44.讀“亞洲季風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此時為北半球的 季,亞歐大陸上形成 氣壓,它割斷了 氣壓帶,在太平洋上形成 氣壓。 (2)半年后,A處刮 季風,性質是 ,B處刮 季風。 (3)東亞季風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亞地區(qū)西南季風的成因是 。 (4)對于南半球來說,此時氣壓帶風帶偏 。(南或北) 2013-2014學年(上)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答案34.讀“亞洲季風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夏 低(印度低壓) 副熱帶高 夏威夷高(高)(4分) (2)西北 寒冷干燥 東北 (3分) (3)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2分) (4)北(1分)④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959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