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是21世紀的主導科目。生物網為大家推薦了第一學期高一生物寒假作業(yè),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科學家用顯微技術去掉變形蟲的細胞核發(fā)現(xiàn)其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當重新移入細胞核后,發(fā)現(xiàn)變形蟲又能夠恢復生命活動。則下列實驗結論中最科學的是()
A.人工去核的細胞,一般不能存活長久。
B.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場所。
C.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在細胞生命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
2.蛋白質合成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生理過程,下列人體細胞不可能發(fā)生該過程的是()
A.神經細胞B.肝臟細胞C.成熟的紅細胞D.脂肪細胞
3.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重要的細胞器,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兩者都具有能量轉換的功能。
B.兩者都具有雙層膜結構。
C.兩者的基質成分與功能不同。
D.兩者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4.根據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D.生命活動旺盛的比衰老的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5.玉米葉肉細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組細胞器是()
A.線粒體和高爾基體B.葉綠體和液胞
C.中心體和核糖體D.內質網和液胞
6.下列有關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分子組成
B.核膜和內質網在結構上有密切聯(lián)系
C.線粒體膜和葉綠體膜中的蛋白質是相同的
D.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不是靜止的
7.①--⑦是顯微鏡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在顯微鏡下觀察玻璃片標本時若光線不足應調節(jié)()
①目鏡②粗準焦螺旋③細準焦螺旋④物鏡⑤反光鏡⑥轉換器⑦遮光器
A.①和④B.②和③
C.⑤和⑦D.④和⑥
8.欲將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的某個細胞轉換到高倍鏡下繼續(xù)觀察,則必須將此細胞移至視野中央,目的是()
A.視野變大B.視野變亮C.目標仍在視野內D.物象清晰
9.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
B.細胞核通過核孔和細胞質相聯(lián)系
C.細胞質中有蛋白質和DNA
D.所有生物都具有細胞核
10.圖3-8是一細胞的膜式圖,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B.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
C.有核孔的細胞
D.有纖維素的細胞
11.最可能構成細胞膜的一組元素是()
A.C、H、O、NB.C、H、O
C.C、H、O、PD.C、H、O、N、P
12.變形蟲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偽足,人體某些白細胞能吞噬細胞。這些生理過程的完成都依賴于細胞膜()
A.選擇透過性B.一定的流動性
C.被動運輸D.主動運輸
13.如果植物細胞膜由選擇性膜變成全透性膜,則該細胞將()
A.縮小B.膨脹
C.死亡D.生長
14.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的特點分別是()
①具有一定的流動性②是一層保護膜③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④是一種半透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下列物質出入紅細胞室,既不需要載體,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氧氣B.葡萄糖C.氨基酸D.鉀離子
16.將用清水浸泡過的小麥種子,放入紅墨水中約10min,取出后將種子剖開,發(fā)現(xiàn)胚呈白色而胚乳呈紅色。對此小麥種子能否萌發(fā)的判斷,正確的是()
A.胚死亡,胚乳具有生活力,種子可以萌發(fā)
B.胚具有生活力,種子有可能萌發(fā)
C.胚乳具有生活力,種子一定能萌發(fā)
D.不能判斷種子是否能萌發(fā)
17.下列有關主動運輸意義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使細胞吸收營養(yǎng)物質和排出廢物時擺脫了濃度的限制
B.使細胞可以主動地選擇吸收營養(yǎng)物質和排出廢物
C.使細胞吸收所有營養(yǎng)物質的速度都大大加快
D.主動運輸對于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18.以下哪一項是主動運輸的例子()
A.氯離子在血細胞和血漿之間的間隙中運動
B.鈉在腎小管遠端的重呼吸
C.氧由肺泡進入血液的運動
D.肌纖維中氧的運動
19.一種細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樣轉移到另一種細胞器上的()
A.隨細胞質的流動到達特定部位
B.從高爾基體到內質網
C.從內質網直接到達細胞膜
D.通過形成囊泡而轉移
20.細胞中與物質運輸作用有關的結構是()
A.生物膜B.細胞質
C.細胞壁D.中心體
21.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屬于主動運輸的是()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入肺泡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進出細胞
22.植物根毛細胞從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細胞壁是由親水性物質組成的
B.細胞液濃度高于土壤溶液濃度
C.細胞液濃度低于土壤溶液濃度
D.細胞液濃度等于土壤溶液濃度
23.最能證明植物細胞滲透作用原理的實驗是()
A.將萎蔫青菜放入清水中會變硬
B.將根尖細胞放入清水中會吸水
C.將土豆放入鹽水中會變軟
D.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過程
24.人和水稻共同具有的細胞結構有()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細胞核⑤葉綠體⑥線粒體
⑦高爾基體⑧內質網⑨核糖體⑩中心體⒒液泡
A.②③④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⑥⑧⑨
C.②③④⑥⑦⑨⑩D.②③④⑤⑥⑦⑨
25.染色體與染色質的關系,與下列哪個選項較相近()
A.葡萄糖與果糖B.CO2與干冰
C.聲波與光波D.葉綠體與葉綠素
26.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fā)現(xiàn)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jié)()
A.目鏡B.物鏡C.光圈D.反光鏡
27.圖所示是某動物組織的一個細胞,其細胞質內所含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A.糖原和RNA
B.核糖和乳糖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
下列物質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②糖原③胰島素③淀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8.合成下列物質需要供給氮源的是()
A.糖原B.脂肪C.淀粉D.核酸
29.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A.變形蟲、水綿、香菇B.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
C.小麥、番茄、大豆D.酵母菌、靈芝、豌豆
30.下列物質中,動物細胞內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B.糖原C.核糖D.纖維素
31.馬拉松賽進入最后階段,發(fā)現(xiàn)少數運動員下肢肌肉抽搐,這是由于隨著大量出汗而向體外排出了過量的()
A.水B.鈣鹽C.鈉鹽D.尿素
32.檢驗蘋果中是否有還原性糖,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A.碘液B.蘇丹紅III染液C.雙縮脲試劑D.斐林試劑
33.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是()
A.蛋白質B脂肪C.糖類D.水
34.已知20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128,現(xiàn)在一蛋白質分子由2條多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接近于()
A.12800B.12544C.11036D.12288
35.下列屬于種群的是()
A.一塊棉田中的害蟲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櫸C.一座高山上的鳥D.一口池塘中的單細胞藻類
36.下列結構中所有高等植物細胞都具有的是()
A.液泡B.中心體C.細胞壁D.葉綠體
37.有關液泡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點擊進入》》》高一年級寒假作業(yè)
A.單層膜圍成的泡狀結構B.內部的水溶性物質成為體液
C.細胞的水鹽庫和代謝庫D.與植物細胞滲透吸水有關
38.以下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膜為雙層膜,外膜的外表面附著很多核糖體
B.在不同的細胞內,核仁的大小和數量相同
C.細胞核內的液體叫做細胞核
D.核孔是包括DNA在內的高分子物質任意通過的通道
39.下列屬于內質網功能的是()
①增大膜面積,是酶的附著支架②與蛋白質、糖類和脂質的合成有關③是蛋白質的運輸通道
A.①B.①③C.①②D.①②③
4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肌細胞含線粒體多;
(2)胃腺細胞合成胃蛋白酶的場所是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3)肝細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說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4)汗腺細胞和唾液腺細胞都有較多的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5)甲狀腺細胞能分泌甲狀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A.(1)(2)(3)B.(4)(5)C.(1)(2)D.(3)(5)
41.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會產生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先后有()
A.自由擴散,主動運輸B.自有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
C.主動運輸,自由擴散D.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自由擴散
42.細胞內的生物膜系統(tǒng)不包括()
A.核膜B.細胞膜C.高爾基體D.核糖體
43.細胞內參與合成葡萄糖和分解葡萄糖的細胞器分別是()
A.中心體和核糖體B.高爾基體和內質網C.葉綠體和線粒體D.葉綠體和溶酶體
44.下列生命活動過程中高爾基體參與的是()
A.植物細胞壁的形成B.分解葡萄糖產生ATP
C.以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肽鏈D.以核苷酸為原料合成核酸
46.將面團包在紗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鑒定粘留在紗布上的粘稠物質和洗出的白漿分別用的試劑是()
A.碘液、蘇丹Ⅲ溶液B.雙縮脲試劑、碘液
C.亞甲基藍溶液、蘇丹ⅢD.碘液、斐林試劑
47.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48.谷氨酸的R基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C、H、O、N原子數依次是()
A.5、9、4、1B.4、8、5、1C.5、8、4、1D.4、9、4、1
49.下列生理活動中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是()
A.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B.CO2進入葉綠體
C.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氧化分解D.細胞識別
50.噬菌體、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分別是()
A.4、8、4和4、8、4B.4、5、4和4、5、4
C.4、5、4和4、8、4D.4、8、4和4、5、4
二、填空題(50分,每空1分)
51.現(xiàn)有一種十二肽,分子式為CxHyNzOwS(z13)。已知將它徹底分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問題:
⑴1個該十二肽分子水解時需要的水分子數是_________。
⑵將一個該十二肽分子徹底水解后有__________個氨基酸和___________個天門冬氨酸。
⑶假設20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5,現(xiàn)由四條肽鏈共8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其相對分子質量約___________。
52.半透膜類似于細胞膜等選擇透過性膜.為了了解細胞膜內、外溶液濃度的差異對水分子擴散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在一長方體密封箱內(如圖所示),正中的P為一個可以左右無摩擦滑動的半透膜,A室B室空間相同,A室內充滿2mol/L的蔗糖溶液,B室內充滿1mol/L的蔗糖溶液。
分析說明:
⑴實驗開始后,P向_____方向移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P移到箱外標記的_______處即可停止.
⑶P停止后的A.B兩室蔗糖溶液的濃度各是_____和mol/L
⑷由實驗可知,生物體細胞要滲透吸水,其外界溶液濃度必須____細胞內溶液濃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3.請你根據下列材料設計一個證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的實驗。
材料用具: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雞蛋蛋清、人的口腔唾液(酶)、水、小燒杯、玻璃棒、試管、滴管和滴瓶、鑷子、脫脂棉。
實驗原理:
方法步驟:第一步:制備蛋清液:取出雞蛋一個,打破蛋殼(不要破壞蛋黃)。取少許蛋清注入小燒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調勻,備用。
第二步:取唾液:用清水將口漱凈,口含一塊脫脂棉,片刻后用鑷子取出脫脂棉,將其中的唾液擠到小燒杯備用。
第三步:
預期結果:振蕩均勻后,靜置一會兒,可看到2支試管中都呈現(xiàn)出紅紫色。
實驗推論:
54. 請根據下述條件設計一實驗,鑒別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寫出實驗步驟并分析結果。
一瓶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燒杯1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1只、刻度玻璃管一支、細線1根、支架1個。
(1)實驗步驟:
(2)結果分析:
精品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第一學期高一英語寒假作業(yè),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更多寒假內容,盡在高中生寒假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992410.html
相關閱讀:高一生物下冊同步練習《DNA分子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