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華羅庚是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是我們心目中科學家一詞的化身,F(xiàn)在就請允許我來與你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華羅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蘇金壇。

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寫過一篇文章《華羅庚傳奇》,提到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他曾在數(shù)學這一科考試不及格。梁羽生后來親自問華羅庚是不是他曾觸犯那位老師,他說:“不是。我小時候很貪玩的,常常逃學去看社戲。試卷又寫得潦草,怪不得老師的!苯涍^這次教訓,初中二年級開始,他就知道用功了。

他很早就養(yǎng)成了喜愛思考和不迷信權威的習慣。文學作品中的邏輯也會引發(fā)他的思考。初二那年一位國文老師喜歡胡適,分配學生讀胡適的作品,分配給他讀的是《嘗試集》。集中序詩:“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方未必是,我今為之轉一語,自古成功在嘗試!比A羅庚指出“嘗試成功自古無”中的“嘗試”是嘗試一次的意思,陸游是說從來就沒有嘗試一次就成功的,而胡適末句“自古成功在嘗試”中的“嘗試”是嘗試不懈的意思,這句話講自古成功都在于不懈的嘗試,并不能構成對陸游的“嘗試成功自古無”的反駁,胡適的《嘗試集》對“嘗試”的概念尚且混淆,還值得我讀么?

15歲初中畢業(yè),到上海進了一家職業(yè)學校,學校免了他的學費,但他因為交不起飯費而不得不退學回家。沒有學上了,他在雜貨店賣點香煙、針線之類的東西,替父親挑起了養(yǎng)活全家的擔子。

那時候他手邊沒有什么書,只有一本大代數(shù),一本解析幾何,還有一本50頁的微積分。他就啃這幾本書。他說“那時候我當然也不知道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感覺我們應該為國家出一點力,爭一點光。我就這樣開始鉆研學問了。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笑話,念了幾年書就談鉆研了。那不是笑話!鉆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學畢業(yè)才能鉆研,也不是非有齊全的條件不可。實際上,真正肯鉆研的人在什么場合都可以鉆研!彼f,因為自修的關系,他對中學、大學程度的知識都進行了研究。他對初等數(shù)學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為他日后在數(shù)學的多個領域有所建樹奠定了基礎。

與他同時代的印度數(shù)學家拉馬努金也有類似的經歷。15歲時他得到一本《純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基本結果匯編》,該書收錄了在代數(shù)、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等方面的五千多個方程,該書中但沒有給出證明。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了幾百頁的數(shù)學筆記。

多年后有個記者問華羅庚,為何選擇數(shù)學自修,他說:“我別無選擇。學別的東西要到處跑,或者要設備條件,我選中數(shù)學,因為它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道具簡單!

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又在老師王維克的幫助下回到學校里當會計兼事物。王維克打算讓他去教初一,剛有一個計劃,華羅庚的母親去世了,他也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6個月,從此腿就壞了。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他后來戲稱自己這是“圓與切線的運動”。

二十歲,他開始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定理寫論文投稿。他常常收到編輯的退稿信,告訴他這個定理已經被法國或英國的數(shù)學家解決了。這使他充滿自信,因為他在沒有看到他們結論的情況下自己解決了這些難題。

他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主任熊慶來的注意。熊慶來詢問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當他聽說華羅庚只念過初中時驚奇不已,決定請他到清華來。1931年夏天,華羅庚離開了雜貨店來到清華大學當數(shù)學系圖書館的助理員。他每天必須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整理圖書資料、收發(fā)文件、代領文具、繪制圖表等,工作之余自學數(shù)學知識。第二年就升任助教,之后又晉升為講師。從初中畢業(yè)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他后來對友人說:“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須用加倍的時間以補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安心!

1936年,華羅庚二十六歲赴英國留學,這時候清華圖書館所有的數(shù)學藏書他幾乎都讀完了。在英國劍橋大學,數(shù)學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訴華羅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需要一年專心研究一個問題,但華羅庚說:“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彼艞壛瞬┦繉W位,作為訪問學者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在劍橋的兩年時間寫了二十篇論文。論水準,每一篇論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他提出的一個理論被數(shù)學界稱為“華氏定理”,改進了哈代的結論,哈代說:“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寫成是無法改進的,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

1938年,抗日戰(zhàn)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人要華羅庚留下來教書,他毅然放棄在英國的一切回到祖國,到西南聯(lián)大與同胞們共患難。清華大學的資格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讓只有初中文憑的華羅庚晉升為大學教授。

后來有一次他兒子華光推著他走在洛杉磯的街道上,兩位華僑青年認出了華羅庚跑過來問好,說當時日本天皇下了詔書,說中國的故宮和華羅庚不能炸,問他是否知道此事,華羅庚笑著說,自己不但被炸了,而且土埋到了脖子那么高。

那次大家七手八腳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華羅庚從土里挖出來。華家因為空襲走投無路,聞一多熱情地讓給他們一間房子,兩家14口人住在16平方米的屋子里,屋當中用一塊布簾擋開,華家人到自己的臥室要經過聞家的臥室,有了一段讓兩家人都畢生難忘的隔簾而居的生活。華羅庚“親眼看見這位生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飽經苦難憂患、走過了自己漫長而曲折的道路的老知識分子,怎樣逐步成為一位英勇不屈的民主戰(zhàn)士!倍勔欢喑C銊钭约旱暮⒆樱骸耙欢ㄒ袢A先生那樣勤奮用功,認真讀書,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比A羅庚寫詩說:“掛布分屋共容膝,豈止兩家共坎坷。布東考古步西算,專業(yè)不同心同仇!

兩家住在昆明鄉(xiāng)下一個小樓上的廂房,樓下養(yǎng)著豬、牛、馬,晚上牛在柱子上擦癢,樓板就跟著搖晃。沒有電燈就找一個油燈。華羅庚在微弱的燈光下寫出了數(shù)論領域的名著《堆壘素數(shù)論》。

聞一多教授遇害,華羅庚極端震驚,傷心不已。他后來在文章里說:“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聞一多烈士和無數(shù)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為之奮斗的理想,我們將用雙手把這一理想付諸實現(xiàn),我們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作為一多先生的晚輩和朋友,我始終感到汗顏愧疚,在最黑暗的時刻,我沒有像他一樣挺身而出,用生命換取光明!但是,現(xiàn)在我又感到寬慰,可以用我的余生,完成一多先生和無數(shù)前輩未竟之事業(yè)。”

1946年秋天,迫于國內的白色恐怖,華羅庚再次出國,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魏爾教授之邀赴美進行學術訪問。在美國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論從物質生活條件還是學術研究條件而言都是他一生中最優(yōu)越的時光。旅美期間他認真研究了應用數(shù)學的情況,特別是電子計算機,要知道那時候第一臺計算機才剛剛誕生。1950年,祖國解放的消息傳到美國,華羅庚毅然決定帶領全家回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07367.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科數(shù)學選擇題怎么蒙 高考理科數(shù)學選擇題蒙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