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整理:島弧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在我們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我們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么雜亂無章。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中地理知識點整理:島弧》,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島弧是由海底火山噴發(fā)構(gòu)成的海島,包括大陸邊緣連綿呈弧狀的一長串島嶼。島嶼以山地為主,外臨深海溝。西太平洋島弧最為典型,分南北兩段:北段由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國臺灣島和菲律賓群島構(gòu)成,面向太平洋,為東亞太平洋島弧;南段由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努沙登加拉群島組成,向印度洋突出,稱印度洋巽他島弧。這兩段島弧在蘇拉威西島銜接。西太平洋島弧處在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嵌合帶,地殼不穩(wěn)定,多火山地震。

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活火山500余座,一半以上集中在該島弧帶;全球地震能量的95%也在此釋放。頻繁的火山活動引起的巖漿噴發(fā),使島弧帶成為世界上礦產(chǎn)最豐富的地區(qū)。島弧分為內(nèi)島弧(靠陸一側(cè),是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接觸帶,火山和地震集中于此)和外島弧(近大洋一側(cè),無火山地震帶夂島弧處在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交界處,地球上大部分火山與地震都集中在這里,占全世界地震的80%。因為島弧、海溝是大陸地殼(板塊〕與海洋地殼(板塊〕交接的地方。地球內(nèi)部 的熱對流運動使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發(fā)生水平移動,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互相碰撞,海洋地殼向下彎曲被擠壓而插到大陸地殼下面,當海洋地殼被擠壓彎曲超過它的剛性強度時,就會發(fā)生斷裂,這時就產(chǎn)生地震,海洋地殼在不同深度上斷裂,地震就在不同深度上發(fā)生。

點擊查看:更多高中地理知識點整理

當海洋地殼被擠到700千米深時,就會被地球深處溫度很高的巖漿所熔化。地殼熔化了,斷裂就不會發(fā)生,也就不會產(chǎn)生地震了,所以最深的震源不會超過700千米。海洋地殼向大陸地殼擠壓、插入過程中,地下深部的巖槳沿著大陸邊緣的裂隙上升,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島弧。中國臺灣島就是太平洋地殼插到亞洲大陸地殼下面形成的島弧,為地震多發(fā)區(qū)。

上述內(nèi)容就是《高中地理知識點整理:島弧》,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后,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0928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