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能夠清楚地明白吃透課本的重要性,我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是我在大學的同班同學,浙江當年的數(shù)學單科第一名,147分。他跟我說過他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歷。他說他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績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數(shù)學。到了高二暑假的時候,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數(shù)學補起來。他怎么補的呢?方法很簡單。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數(shù)學書全都拿出來,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看了一遍,包括每一個定理是怎么證明的,每一個例題是怎么解答的,有幾種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然后再輔之以一定量的練習。就這么簡單,兩個月,當然是非常辛苦的兩個月之后,高三開學,他的數(shù)學成績就能始終保持在班上前三名了。
課本是我們學習的根基,備考的依據(jù),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論考試形式、考試題目怎么變化,最后都逃不出課本知識的范圍。所以學習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課本的體例、要求、知識、內涵、題型、方法等等讀懂吃透。這個道理誰都懂,但真正應用到學習中的時候,很少有人像上面這位同學一樣花費大量的功夫去吃透每一個證明和例題。那么,
我們要如何像他一樣吃透課本呢?
常見的吃透課本的四大步驟
① 研究目錄。通過目錄,考生可以把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脈絡理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后逐步回憶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
② 具體章節(jié)一字不落。在看各部分章節(jié)的時候務必要保證一字不落。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每一個知識要素。同時,要把重點知識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出來,以區(qū)分不同的理解難度,并且務必強求自己對每一個重點知識的原因發(fā)展結果,比了解自己家的小狗還要精準。
③ 不斷瀏覽書上做好標記的知識點,加深印象。這也是需要考生經(jīng)常做的事情。
④ 最后沖刺階段要再次回歸目錄,形成整體感,做題的時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知識盲區(qū),抓緊補習。需要考生不斷地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都能清醒地意識到課本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把課本完全吃透。
要吃透課本,除以上四大步湊,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吃透課本的小技巧,這樣讓我們的復習才更有效率。
整理一本錯題集
很多老師都建議考生要整理一本錯題集。有學生會覺得,把所有做錯的題密密麻麻的記錄下來,對考試怎么就有幫助了呢?對此,有老師認為,錯題集的記錄也是有技巧的。“把做錯的題都記錄下來,堅持住,肯定會對成績有提高的。記錄的同時,要用不同的顏色注明哪些題目是因為不會而做錯的,有哪些題目是因為粗心做錯的,這樣就不會密密麻麻了。”
這樣針對性的整理,可以讓考生復習起來有所側重。比如那些因為不會而做錯的題目,就是重點復習對象;而那些因為粗心馬虎而做錯的題,考生在以后做題中稍加注意即可拿分,就不必過于擔心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將錯題考察的知識點,回歸到課本原文,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課本的這一知識點還可以這樣出題,會有一種滿滿的自豪感。以后碰到這種題型,刷刷地就能意識到這是課本上某個知識點的偽裝者。
多做題不如看書本例題
復習過程中,總有學生認為,多做題,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總能蒙對一道兩道的考試題。而在老師看來,其實多做題不如回歸課本,做透例題,更有幫助!捌鋵嵖荚囁龅念}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學生能夠夯實基礎,把基礎知識理解透徹,對知識點能夠做到熟記、歸納、綜合運用,任何題型、任何考試都不成問題。”
最后,百年英才小編溫馨提示各位備考的同學們,在吃透課本時應避免兩大問題
吃透課本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缺乏新鮮感和跳躍式閱讀。關于缺乏新鮮感這一問題,考生可以在課本上不斷地做一些簡單的批注,把一些考題簡單地標記在課本上,這樣每次看課本的時候都會感到有新的收獲。(咱們人一般對新的東西,才有濃烈的興趣和記憶力)。
另外,看書的時候一定不能跳躍式閱讀,即遇到自己已經(jīng)熟練掌握的內容就一字不看,這樣非常容易造成知識盲區(qū)。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內容,就會讓人措手不及。所以,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認真地研讀課本,把每個知識點都理解透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28771.html
相關閱讀:聯(lián)合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