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學習知識,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和必然要求。課堂上,老師總是講要將什么什么知識學到位,如果不學到位就會考不到試等等。可隨便問一下,有多少人真正到位了?怎樣才算到位了?這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什么叫到位?《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1)到達適當?shù)奈恢没蝾A定的地點;(2)指達到合適或令人滿意的程度。不難看出,前者一般指具體的事物或現(xiàn)象,后者多指比較抽象的方面。我們這里所說的學習知識自然應歸結(jié)到后面一條上了?稍僖幌,“合適或令人滿意的程度”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太模糊!由此,筆者想就學習知識的“到位”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廣大學子參考。
我們說一篇文章能倒背如流但不一定就是知識學到位了,不是嗎?這從對默寫的考查中可見端倪??背得熟不一定寫得對,這就是典型沒到位的例子。究其原因,對基本的字詞句,對較高級的文章思想情感不理解,至少是理解不透。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這類學生是只管讀書不管意義,這其實還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梢哉f,這恰恰就是不到位的低級表現(xiàn)。
再看,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同學甚至有老師抱怨,這知識都學了可還是做不到題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說,同學、老師,別急啊,你說你真是學(教)會了嗎?有這樣一道題,說是要將幾個短句改寫成一個長句?山Y(jié)果呢,這里的長句一般都是指復雜單句,這樣的基本知識也有不清楚的;一個長句自然只能有一套獨立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可不少同學做出的答案中竟然包括了超過了兩套獨立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的句子,那能叫單句嗎?好沒完呢,還有同學竟然不知將所給單句的信息如何去整合,你說能得出正確答案嗎?這里所揭示的正是學習知識不到位的常見表現(xiàn)??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常打趣說,在做詩詞鑒賞題詩時,學生能答“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一類手法,但就是答不出作者是如何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的,“此無他,技止此耳”!
那還有不有更不一樣的表現(xiàn)呢?有的。世上的事物從來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知識也不例外。我們總說題目有難易之分,為何?撇開沒學的因素,題目之所以難不外乎兩大表現(xiàn):一是將某一個知識點發(fā)掘的很深很深,這樣的題目用一般的知識深度和思維能力是無法企及的,難;二是多個知識點鏈接甚至是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因為多點因為復雜,導致一般的知識層次尤其是不太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無法應對,難!由此可見,與其說是題目難不如說是我們的知識體系沒有到位??平時對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鏈接不夠,發(fā)掘不夠,比較不夠。我認為,這屬于不到位的高級表現(xiàn)。
寫到這里,學習知識學到怎樣才算到位的問題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答案了,只要我們立足弄清每一個知識點本身的內(nèi)涵,辨清其不同的呈現(xiàn)形式,理清其與其他知識點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應該說,就基本沒有什么難題了。在回顧一下歷年的高考試題,它們考查的主體方向就是這幾個方面。只要我們將以上三個不到位的表現(xiàn)變成了到位的三個表現(xiàn),我們就不愁學不好,考不好。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28980.html
相關(guān)閱讀:穩(wěn)中求快準確第一 高考理綜做題順序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