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考試說明解讀:地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四川高考考試說明解讀:地理

一、總體穩(wěn)定、略有變化

與文綜考試(四川卷)考試說明相比,文綜考試(四川卷)考試說明地理部分在考試性質(zhì)、命題指導思想、考試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考試形式、考試時間及分值、試題結(jié)構(gòu)與題型、試題難度、題型示例等方面基本相同,略有變化。較明顯的修改有以下幾處:

1.命題指導思想:

新增了"注重能力考查,體現(xiàn)課改理念,力求平穩(wěn)推進"及"力求做到科學、準確、公平、規(guī)范"等指導思想。

2.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

新增了"地理基本規(guī)律和原理"。

3.認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刪除了"能夠體現(xiàn)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考試范圍與要求:

"天氣與氣候":刪除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及"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分布":刪除了"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及危害"。

"能夠體現(xiàn)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及危害"等內(nèi)容刪除的原因并非考試不再作要求,而是在其他考點要求中已有體現(xiàn),避免重復。

刪除"'天氣'與'氣候'的概念"的原因在于降低難度,能夠從具體事例中領悟其含義即可。

5.題型示例:

這一部分變動較大,主要有:

選擇題由12題變成了10題。其中:

1~2題換成了我省高考文綜地理題中的1~2題。

5~6題換成了我省高考文綜地理題中的3~4題。

7~8題換成了四川省高考文綜地理題中的5~6題。

9~10題換成了2007年寧夏卷中的文綜地理題中的1~2題。

第二卷的"綜合題"改成了"非選擇題",兩道樣題換成了我省高考文綜地理試題中的綜合題。

樣題的變化更好地體現(xiàn)了"注重能力考查,體現(xiàn)課改理念,力求平穩(wěn)推進"這一指導思想。要注意的是樣題中選擇題題量的減少并非是今年高考地理選擇題量的減少,"試卷結(jié)構(gòu)與題型"部分已明確告訴我們地理選擇題為12道小題,共48分。

二、備考建議

1.明確考試要求:課程標準是根本,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是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jù),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我省考試說明,明確考試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特別要注意考試說明與相比的細微變化。

2.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整理主干知識,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為答題時快速、準確調(diào)用相關知識和確保答案完整打好堅實的基礎。

3.著重能力方法: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答題方法的指導。

訓練學生要善于從文字材料、題干、設問中找出關鍵字詞,并能解讀出關鍵字詞的含義;要注意設問中的動詞、賓語和定語,特別要注意定語限定的答題方向;明確考試要求是定性描述還是定量分析,是判斷還是推理,是演繹還是歸納,是比較還是綜合,進而明確考什么概念和原理,考什么能力和方法等意圖;多用新材料,訓練考生克服定勢思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提高審題能力。

強化對學生進行答題方法的訓練,就不同設問方式形成相應答題模式,使答案具有邏輯性、層次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特別要加強地理位置的描述、地形特點的描述、氣候特點的描述、水文特點的描述、地理事物發(fā)展特點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點的描述等問題的答題模式的形成訓練。

4.聯(lián)系生活社會:引導學生關注近一年來發(fā)生的重大地理時事,特別是我國海洋權(quán)益的維護,中緬輸油管道建成投產(chǎn),墨脫公路建成通車,烏克蘭政局動蕩,我國東部霧霾頻發(fā),云南昆明恐怖事件等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和原理,進行分析和判斷,提高解決地理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32268.html

相關閱讀:計劃生育有效地抑制中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