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鹽知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注意概念理解

  

  酸、堿、鹽是第八章中較為重要的三個概念。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對它們加以理解。

  

  角度之一,順著酸、堿、鹽概念建立的思路,比較它們電離生成的離子的特點,剖析概念中關鍵字詞的含義。從這一角度理解三個概念,對掌握酸、堿、鹽的化學性質,解釋“酸、堿為何具有通性?”等問題有裨益。

  

  角度之二,從酸、堿、鹽的組成上認識三個概念:酸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堿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氨水是一種特殊的堿);鹽由金屬元素與酸根組成(銨鹽中不含金屬元素)。從此角度理解,能為酸堿鹽的識別以及反應規(guī)律的推理帶來便利。

  

  二、注意工具運用

  

  金屬活動順序是學好第八章的工具,它反映的是金屬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由易到難的順序。該工具主要用于判斷金屬與酸溶液、鹽溶液能否發(fā)生置換反應。

  

  常見酸堿鹽溶解性表(見書后附錄)也是學好第八章的工具,該表主要用于判斷堿性氧化物、酸、堿、鹽之間能否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三、注意兩類實驗

  

  對于老師的演示實驗,我們要仔細觀察,及時記憶,認真分析,使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在自己的頭腦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對于課本上的三個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八、九、十),同學們千萬不要放過動手一試的機會,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配合下規(guī)范操作,認真記錄,積極思考。要知道,自己動手實驗,不僅僅是一個再現(xiàn)與鞏固知識的過程,還是一個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的過程。

  

  四、注意規(guī)律總結

  

  《酸堿鹽》中的反應規(guī)律較多,及時總結這些規(guī)律,是我們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總結反應規(guī)律,除了采用課本上的圖表法以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1)疊加法。以酸的五點通性為基礎,加上堿的三點通性(堿與酸反應已出現(xiàn)在酸的通性中),再加上鹽的兩點化學性質(鹽與酸、堿的反應前面已考慮過),這樣可以得到十條反應規(guī)律(具體規(guī)律請同學們自己總結)。(2)判斷法。寫出“A.堿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C.酸、D.堿、E.鹽、F.鹽”等幾類物質的名稱,按照“A+B、A+C、A+D……”的思路逐項判斷,得出規(guī)律。在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中,若能回憶一些和規(guī)律相悖的“特例”,無疑能對規(guī)律的掌握和運用起到積極的作用。

  

  五、注意題型歸類

  

  和酸堿鹽知識相關的題型大致有以下幾種:判斷反應型、物質制備型、物質推斷型、除雜型、鑒別型、探究型、計算型等。在題型歸類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借助有關練習,學會分析方法、掌握答題思路、體驗答題要點。這樣,我們手里才能真正擁有一把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35518.html

相關閱讀:選專業(yè)別光趕時髦 掌握四大填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