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淮安建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國家測繪局批準,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蘇省淮安市設(shè)立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項目,已獲得國家測繪局的批準。這條消息引發(fā)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
早在前幾年,淮安建設(shè)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的消息經(jīng)媒體披露后,就引起過社會的高度關(guān)注,從選址是否科學,到地方利益之爭,再到南北對立之嫌,人們從地理、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不同角度去解讀。
事過一年,國家測繪局是否真的批準了這個項目?我向國家測繪局測繪成果管理與應(yīng)用司李永雄司長進行了求證。
李永雄司長說,確有此事。根據(jù)《國家測繪法》的規(guī)定,淮安市政府按程序提出了申請,上報給江蘇省測繪局。江蘇省測繪局組織了包括院士在內(nèi)的多名地理、氣象、測繪等學科的專家,進行了充分論證,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了申請,今年8月,申請獲得了國家測繪局的批準。
“其實,批準這個項目并不是說中國南北分界線就在淮安”,李永雄說,“應(yīng)該反過來說,經(jīng)過科學論證,淮安處在中國的南北分界帶上。”
“事實上,在論證會上,專家們就有共識,我國的南北分界帶,不是一個小的地理范圍,是從海濱到江蘇淮安,再到河南信陽,直到陜西秦嶺,是一個上千公里長的地理帶。”
對于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李永雄表示注意到了,但是依然批準了這個項目。因為國家測繪局是按照正常程序,把它作為一個正常的項目來對待的。
“我們批準這個項目,首先并沒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不是說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只能唯一在淮安,只是因為淮安處在這個地理帶上,科學上有依據(jù),淮安也按照法規(guī)和程序進行了申請;第二是有利于普及測繪、地理、氣象知識,不但標志園中有很多科學知識介紹,也向社會普及了科學常識,同時也有利于經(jīng)濟建設(shè)發(fā)展。”
李永雄補充說:“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大興土木,動輒花幾千萬,搞個什么工程,我們也不會同意。”國家測繪局經(jīng)過考察,淮安并不是大興土木花很多錢,而是在改造一座舊橋的過程中,賦予一些科普和文化上的新含義。從某種角度看,這種做法確實有可取之處。
和某些輿論的批評和質(zhì)疑聲不同,我同幾位地理和測繪專家就這一話題探討時,聽到的多是鼓勵的聲音;窗惨源顺浞滞诰虺鞘械牡乩、歷史、文化資源,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地理科學的廣泛關(guān)注,不見得是件壞事;南北地理分界帶是一個比較廣的地帶,并不是哪個省哪個市所能壟斷的,也沒有哪個城市能夠絕對代表,只要處在南北地理分界帶上的城市,都有權(quán)利塑造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地理文化。
事實上,我國目前只有極少數(shù)城市想到了塑造自己的城市地理文化。李永雄說,在他的印象里,向國家測繪局申請地理標志的城市非常非常少,只有青島申請建立了國家水準原點的標志,其他地方基本是空白。
當然,建立城市地理文化還必須講科學,遵守法律和規(guī)范,按照正常的程序申報。這里就有個反面的例子,甘肅某縣曾經(jīng)私自建立“國心塔”,宣稱自己是中國領(lǐng)土的中心,后被國家測繪局勒令停工和拆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44486.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復習:河流的綜合開發(f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