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作物的分布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qū),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jié)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后收獲,北方地區(qū)收獲季節(jié)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jié)。如東北地區(qū),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后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qū)(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云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5、大豆主產區(qū)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谷 集中產區(qū)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qū);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qū)
(2)小麥 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qū)種植廣泛,集中產區(qū)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陜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布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qū)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谷子、薯類、大豆等統(tǒng)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qū),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qū)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谷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陜、魯、遼9省區(qū)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qū)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qū),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qū)。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qū),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占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54288.html

相關閱讀:巧記34個省級行政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