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理網(wǎng)資料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偏重自然地理,難點較多,而且綜合性較強(qiáng),要想從根本上理解這些問題,必須有一些跨學(xué)科知識的儲備,本人就高中地理中幾個常見難點,做一些解讀,希望對廣大一線高中地理教師有一些幫助和啟示。具體問題如下: 實際的晨昏線是否是一個大圓?
從理論上來講,晨昏線把地球平分成兩個半球,應(yīng)該是個大圓。但實際上,因為包圍地球的大氣又散射折光的作用,使得地平面以下34`光線,能折射到地平面上來。這樣,當(dāng)清晨太陽在地平線以下34`處時,在地平面上已經(jīng)可以看到散射折射光;同理,當(dāng)傍晚太陽已處于地平以下34`時,在地平面上還能看見它。因此晝半球比夜半球大。
另外,從地球上看,太陽是一個圓面,而非一個光點,它具有16`的視半徑,這樣使白天延長。所以晝半球向四面八方擴(kuò)大50`(34`+16`),而夜半球卻縮小50`(34`+16`)。因此晝半球和夜半球不是一樣大,晨昏線也并非真正的大圓。在春、秋分兩天,全球晝夜也不是真正等分。這兩天的白天時間為12時8分鐘,黑夜時間為11時52分。但是在教學(xué)上,為簡便起見,我們?nèi)钥砂殉炕杈看成大圓,把晝夜半球看成一樣大小。
1月份地球在近日點,為什么北半球處于冬季?
按理說,1月份地球在近日點,接受太陽光熱最多,應(yīng)該是夏季,為什么北半球正處冬
季呢?地球上的季節(jié)變化確實會受到全球因素,即地球所得太陽熱能總量的影響:距太陽較近的半年,地球獲得總熱量較多,反之距太陽較遠(yuǎn)的半年,地球獲得總熱量較少。但是這個因素是次要的,因為日地距離僅變化于遠(yuǎn)日15210萬千米與近日14710萬千米之間,即100:97。使全球所得太陽熱能總量的極大值和極小值比為972:1002,即:93:100,全年差值較小,僅為7%。
而地球上季節(jié)變化的半球性因素是主導(dǎo)的,因為地球總是傾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zhuǎn),太陽直射點全年往返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太陽直射點移至北半球時,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比南半球大,白晝較南半球長,太陽熱量分配此時側(cè)重于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半年,而南半球是冬半年,反之北半球是冬半年,南半球是夏半年。南北半球各自所得的太陽熱能,就其對全球總量所占百分比來說,變化于70%與30%之間,即:100:43,其差值較大,達(dá)57%。
所以1月初的地球雖然處在近日點附近,但這時的太陽熱能有70%分配給南半球,只有30%分配給北半球,而近日點和遠(yuǎn)日點時地面受熱差值比這小得多。所以這時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為冬季。
在7月份,太陽熱能只有70%分給北半球,扣去遠(yuǎn)日點受熱差值,北半球?qū)嶋H獲得70%×93%=65.1%的太陽熱能,南半球?qū)嵉?7.9%,因此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072162.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地理選擇題怎么蒙 高考地理選擇題蒙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