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母姓鐘氏,幼與諸兄從先祖滋生公讀書,十八歸先府君。時府君樂施與,散數(shù)千金,囊篋蕭然。越二載生銓,家益落,歷困苦空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無愁蹙狀,戚黨人爭賢之。府君由是得復(fù)游燕趙間,而歸吾母及銓寄食外祖家。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shù)句,苦兒幼不能執(zhí)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xùn)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始令執(zhí)筆學(xué)書。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兇,益窘乏。時銓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繡組織,凡所為女紅,攜于市,人輒爭購之;以是銓無襤褸狀。
記母教銓時,組?紡績之具,畢置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①,旋復(fù)持兒而泣曰:“兒及此不學(xué),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fù)令讀;雞鳴,臥焉。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銓誦聲瑯瑯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庇墒悄赣胁,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十歲父歸。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曰:“幸以此兒為念!”府君數(shù)頷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銓學(xué)甚急;稍怠,即怒而棄之,數(shù)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撲之,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銓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嚴(yán)。
又十載歸,卜居于鄱陽,已巳,有南昌老畫師游都陽,能圖人狀貌。銓延之為母寫小像,因請于母,且問:“母何以行樂,當(dāng)圖之以為娛!蹦搞溉辉唬骸皢韬! 自為蔣氏婦,常以不及奉舅姑盤匝為恨;而處憂患哀慟間數(shù)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兒,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樂為?銓跪曰:“雖然,母志有樂得未致者,請寄斯圖也可乎?”母曰:“茍吾兒及新婦能習(xí)于勤,不亦可乎?鳴機(jī)夜課,老婦之愿足矣,樂何有焉?”銓于是退而語畫士,乃圖秋夜之景;虛堂四敞,一燈熒熒,高梧蕭疏,影落檐際,堂中列一機(jī),畫吾母坐而織之,婦執(zhí)紡車坐母側(cè);檐底橫列一幾,剪燭自照,憑畫欄而讀者,則銓也。階下假山一,砌花盆蘭,婀娜相倚,動搖于微風(fēng)涼月中,其童子蹲樹根捕促織為戲。
圖成,母視之而歡。銓謹(jǐn)按吾母生平勤勞,為之略。
[注]①夏楚:打。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十八歸先府君 歸:歸來,回來
B.母工纂繡組織 組織:紡織、編織
C.先府君每決大獄 大獄:重要案件
D.銓延之為母寫小像 延:邀請
鳴機(jī)夜課圖記閱讀答案 鳴機(jī)夜課圖記翻譯譯文
10.下列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時銓衣服冠履,皆出于母 其皆出于此乎
B.銓于是退而語畫士 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
C.母志有樂得未致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
D.請寄斯圖也可乎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蔣母鐘氏嚴(yán)以教子并以兒子的成長為憂樂的一組是( )
①稍怠,即怒而棄之,數(shù)日不及一言
②兒及此不學(xué),我何以見汝父
③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
④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矣
⑤母輒攜兒立席前日:“幸以此兒為念!”
⑥茍吾兒及新婦能習(xí)于勤,不亦可乎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家道日益衰落,蔣母帶著年幼的兒子寄食在外祖父家,仍然樂觀安適,受到親戚和族人的稱道。
B.蔣母根據(jù)幼兒特點,將竹枝削刻成漢字各種筆畫,合而成字教四歲兒子識字、拼字,讓幼兒玩中認(rèn)字。
C.蔣母邊紡織邊教兒讀書;寒夜,兒子在母親懷中睡不到片刻就被母親搖醒繼續(xù)讀書,直到雞鳴才能睡覺。
D.蔣母每生病,就讓兒讀書解憂;兒讀書不能讓父親滿意,蔣母就流著眼淚打兒子,讓跪在地上熟讀為止。
13.將文言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兒一,不肖,妹何可托乎?(3分)
⑵憑畫欄而讀者,則銓也。(2分)
⑶銓謹(jǐn)按吾母生平勤勞,為之略。(3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A(歸:出嫁)
10.B(A項都是“從”的意思;B項前一個表順承,后一個表轉(zhuǎn)折;C項都是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D項都表句中停頓。)
11.B(①是說父親對兒子的嚴(yán)格要求,⑤是說督促丈夫判案要公正。)
12.A(“帶著兒子寄食外祖父家”是為了便于丈夫在外游歷,不是親戚族稱道的原因。)
13.(1)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賢能,妹妹靠誰呢?(“兒一”“不肖”“何可托”各1分,共3分。)
(2)靠著彩畫裝飾的欄干而讀書的,就是我自己。(“憑”1分,判斷句式1分)
(3)我認(rèn)真地按照母親生平勤勞的事跡,為她寫了這樣一篇概略的記敘。(“謹(jǐn)”“勤勞”“略”各1分,共3分)
鳴機(jī)夜課圖記閱讀答案 鳴機(jī)夜課圖記翻譯譯文
【譯文】
我的母親姓鐘,年幼與幾位兄長跟隨祖父滋生公讀書,十八歲嫁給我的父親。當(dāng)時我的父親喜歡拿財物幫助人,分散給人家許多金錢,直到家中袋子箱子空空。過了兩年生下了我,家境越加衰落。經(jīng)歷過困苦貧窮,人所不能忍受時,我的母親還是安適愉快沒有一點愁苦的樣子,親戚和族人都搶著稱贊她好。父親因此能夠再次游歷北方一帶地區(qū),而叫我的母親同我到外祖父家里去依靠他們生活。
我四歲時,母親每天教幾句四書的內(nèi)容,苦惱于孩子年紀(jì)太小不能握住筆,就把竹枝刻成絲再折斷它,彎曲成撇捺點畫,合并成漢字,抱著我坐在膝蓋上教我認(rèn)字。已經(jīng)認(rèn)會了以后,就把這個字拆開。每天教十個字,第二天叫我拿著竹絲拼合所認(rèn)識的字,直到?jīng)]有錯誤才完畢。到六歲時,才叫我執(zhí)筆學(xué)習(xí)寫字。外祖父家向來不富足,好幾年來鬧饑荒收成很壞,生活更加窘迫貧乏。當(dāng)時我的衣服鞋帽,都由母親做出來。母親善于紡織刺繡,凡是婦女所做的紡織、刺繡、縫紉等產(chǎn)品拿到市場上,人們就爭著購買這些物品;所以我沒有出現(xiàn)過衣服破爛的樣子。
記得母親教導(dǎo)我時,織帶、搓繩、紡紗、緝麻線的工具,一起放在身旁,膝蓋上放著書,叫我坐在腿上讀書。母親手中一邊紡織,口中一邊教我讀書,讀書的聲音和紡織的聲音,相互交錯在一起。兒稍有松懈,母親就略打幾下,隨即又抱著兒流淚說:“兒趁這時間不求學(xué),我用什么見你父親!”到半夜寒冷極了,母親就坐在床上,用被子蓋住雙腿,解開衣服用胸膛溫暖兒的后背,同兒一起大聲讀書;讀疲倦了,就在母親的懷中睡著了。不久母親搖著兒說:“可以醒了。”兒睜開眼看著母親的臉上,正淚水滿面,兒也跟著流淚。過了一會兒,又叫我讀書;雞叫了,才能睡覺。幾位姨媽曾對母親說:“妹妹只有一個兒子,何必如此?”母親回答說:“兒子多,也就好辦了;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賢能,妹妹靠誰呢?”
我九歲時,母親教我《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空閑時再抄錄唐宋人的詩歌,教我將詩歌念出抑揚的聲調(diào)。我每次生病,母親就抱著我在屋子里來回地走動,未曾睡覺;稍微病愈,母親就指著抄錄在墻壁間的詩歌,教兒小聲吟唱來作為游戲。母親有病,我就坐在枕邊不離開。母親看著我,無言的悲傷就油然而生。我也無比凄楚依戀,曾問道:“母親有憂愁嗎?”母親說:“是的!”那么怎樣解除憂愁呢?”母親說:“兒能背誦所讀的書,這就可以消除了!蔽易x書發(fā)出瑯瑯的響聲。母親微笑著說:“病差不多痊愈了!睆拇四赣H有病,我就拿著書在一旁誦讀,而母親的病就能痊愈。
十歲那年父親回來。父親每次判決重要案件,母親就手拉著我站在審判官的座位前說:“希望要記住這個孩子!”父親屢屢點頭,表示同意。父親在旅居的寓所,督促我學(xué)習(xí)很緊;讀書稍有懈怠,他就發(fā)怒不理睬我,好幾天不說一句話,我的母親流著眼淚打我,令我跪著讀書直到讀熟才停止。所以我不能荒廢在玩耍中,而母親的管教也越加嚴(yán)格。
又過了十年南歸,擇居在鄱陽。己巳年,南昌有位老畫師游歷鄱陽,能描繪人的形狀像貌。我請他替母親畫一張肖像,于是向母親請示,并且問道:“母親用什么游戲取樂,就當(dāng)把畫像作為娛樂。”母親神情嚴(yán)肅地說:“唉! 自從做了蔣家的媳婦,常常把沒趕上給公婆侍奉飲食、洗涮作為遺憾;生活在憂患哀慟之間的幾十年里,共經(jīng)歷了哭父,哭母,哭兒,哭女兒夭折的痛苦,現(xiàn)在又哭失去丈夫了。未亡人只差一死罷了。還有什么樂事可為!”我跪下說:“即使這樣,母親心里有什么喜愛而尚未如愿的,請寄托在這幅圖里也該可以吧?”母親說:“假如我?guī)缀湍愕南眿D能夠習(xí)慣于勤勞,不就好了嗎?夜間在織機(jī)聲中教兒讀書,我的心愿滿足了,別的還有什么快樂呢?”我于是轉(zhuǎn)身對畫家說,就畫秋夜的景象:廳堂四面敞開,一盞燈的燈光明亮,高高的梧桐稀稀落落,樹影映落在屋檐邊的地方。廳堂中擺著一架織機(jī),畫我的母親坐著織布,我的妻子握著紡車坐在母親的身旁;屋檐下橫放著一張桌幾,亮燭自照,靠著彩畫裝飾的欄干而讀書的,就是我自己。臺階下有一座假山,陳列在臺階上的花草盆蘭,草木茂盛互相靠攏,在微風(fēng)涼月中顫動搖曳。畫中一個小男孩正蹲在樹根旁捕捉蟋蟀玩耍。
像畫好以后,母親看了很高興。我認(rèn)真地按照母親生平勤勞的事跡,為她寫了這樣一篇概略的記敘。
鳴機(jī)夜課圖記閱讀答案 鳴機(jī)夜課圖記翻譯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73341.html
相關(guān)閱讀:呂不韋《呂氏春秋:務(wù)大》閱讀答案及翻譯
《朱買臣》閱讀
《恤孤》閱讀答案
“姜才,濠州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楊業(yè),并州太原人”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