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
西城別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園之一隅也。
初,萬歷中府君以戶部左侍郎乞歸養(yǎng),經(jīng)始此園于里第之西南,歲久廢為人居,唯西南一隅小山尚存。山上有亭,曰石帆。其下有洞,曰小善卷。前有池,曰春草池。池南有大石橫臥。曰石丈山。北有小閣,曰半憩閣。東北有樓五間,高明洞豁,坐見長白諸峰,曰高明樓,前有雙松甚古。樓與亭皆毀于壬午之亂,唯松在焉。
康熙甲子,予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奉命祭告南海之神,將謀乞歸侍養(yǎng)祭酒府
君①
,兒涑念予歸無偃息之所,因稍茸所謂石帆亭者,覆以茅茨,窗檻皆仍其舊,西尻而東首②
。南置三石,離立曰三峰。亭后增軒三楹,曰樵唱。直半憩閣之東偏,由山之西修廊繚紹,以達于軒閣。由山之東,有石坡陀,出亭之前,左右奔峭,嘉樹蔭之,曰小華子岡。岡北石蹬下屬于軒閣,其東南皆竹也。南有石蹬,與洞相直。洞之右以竹為
籬,至于池南。籬東一徑出竹中,以屬于蹬,日竹徑。其南限重關內(nèi)外皆竹,榜“
茂林修竹”
四大字,岌岌飛動,臨邑邢太仆書也。樓既久毀,茸之則力有不能,將于松下結(jié)茅三楹,名之曰“
雙松書塢”
。西園故址盡于此。
出宸翰堂之西,有軒南向,左右佳木修竹。軒后有太湖巨石,玲瓏穿漏,曰大椿軒。
軒南室三楹,回廊引之,曰綠蘿書屋。其上方廣,可以眺遠,曰嘯臺。薜荔下垂,作虬龍孥攫之狀,百余物也。是為西城別墅。
予嘗讀李文叔《洛陽名園記》、周公謹所記《吳興園圃》,水石亭館之勝,甲于通都,未幾,已為樵蘇芻牧之所。而先人不腆敝廬,飽歷兵燹③
,猶得僅存數(shù)椽于劫灰之后,豈非有天幸歟?
予以不才被主知,承乏臺長,未能旦夕歸憩于此。聊書其顛委,以為之記,示吾子
孫。俾勿忘祖宗堂構(gòu)之意云。
或笑之曰:“
是蕞爾者。何以記為?”
予曰: “
非然也。釋氏書言維摩詰方丈之地,能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第三禪遍凈天上,六十人共坐一針頭聽法。能作如是觀,安在吾廬之儉于洛陽、吳興乎?”
因并書之。 (
選自《蠶尾集》,有改動)
【注】①
祭酒府君:指王士禎的父親,祭酒是官名,府君是對長輩的尊稱。②
西尻而東首:謂石帆亭坐西朝東。③
兵燹(xiǎn)
:戰(zhàn)火。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北有小閣,日半憩閣
憩:休息
B
.覆以茅茨,窗檻皆仍其舊
覆:覆蓋
C
.左右奔峭,嘉樹蔭之
蔭:為……
遮陰
D
.俾勿忘祖宗堂構(gòu)之意云
俾:卑微
10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①
萬歷中府君以戶部左侍郎乞歸養(yǎng) ②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
.①
因稍葺所謂石帆亭者 ②
因拔刀斫前奏案
C
.①
西園故址盡于此 ②
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D
.①
或笑之曰 ②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11
.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描寫西城別墅的一組是
①
池南有大石橫臥,曰石丈山 ②
高明洞豁,坐見長白諸峰
③
有軒南向,左右佳木修竹 ④
軒南室三楹,回廊引之
⑤
薜荔下垂,作虬龍孥攫之狀 ⑥
水石亭館之勝,甲于通都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西園是萬歷間王士禎的曾祖父修建的園子,曾祖父退職后不久,園子荒廢,成為人家的居所。
B
.康熙甲子,王士禎打算請求退職侍養(yǎng)父親,兒子王涑修補了石帆亭,作為王士禎休息的居所。
C
.在西園的竹林里,有臨邑邢太仆所寫的“
茂林修竹”
牌匾,遠遠望去,四個大字高高飛動。
D
.王士禎還在任做官,不能在西城別墅居住,他為西城別墅寫記是要讓子孫記住修建別墅的意圖。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樓與亭皆毀于壬午之亂,唯松在焉。(3
分)
(2)
樓既久毀,葺之則力有不能。(3
分)
(3)
猶得僅存數(shù)椽于劫灰之后,豈非有天幸歟?(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94667.html
相關閱讀:《胡世寧,字永清》閱讀答案及翻譯
《裴延?,字平子》閱讀答案及評分細則
《史記?孟嘗君列傳》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翻譯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子對“富貴”與“快樂”持怎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