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韓信數(shù)項羽之失曰》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抑信之為此言也,欲以脅高帝而市之也。故齊地甫定,即請王齊,信之懷來見矣。
高中文言文《韓信數(shù)項羽之失曰》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韓信數(shù)項羽之失曰:“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繇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為將而不與聞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終者,胥在是矣。封爵者,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且爵賞亦豈必其足榮哉?榮以其難得而已。人主輕之,天下獵之;人主重之,天下榮之。羽不惜屈己以下人,而靳天爵,何遽非道而必亡乎?
抑信之為此言也,欲以脅高帝而市之也。故齊地甫定,即請王齊,信之懷來見矣。挾市心以市主,主且窺見其心,貨已讎而有余怨。云夢之俘,未央之斬,伏于請王齊之日,而幾動于登壇之數(shù)語。刀械發(fā)于志欲之妄動,未有爽焉者也。信之言曰:“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為人主者可有是心,而臣子且不可有是語。況乎人主之固不可以是心市天下乎!言不越信,行不必果。奚必踐姑許之言而褻天之景命哉!
若夫項羽之所以失者,非吝封爵之故。信之說,不如陳平之言之允也。陳平曰:“項王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故羽非盡不知人,有蔽之者也,崿嵰鰜,踞朊仕,持大權(quán),而士惡得不蔽?雖然,亦有繇爾。羽,以詐興者也;事懷王而弒之,屬宋義而戕之,漢高入關(guān)而抑之,田榮之眾采附而斬艾掠奪之。積忮害者,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輕殘殺者,大怨在側(cè)而怨不可狎。左顧右?,亦唯是兄弟姻黨之足恃為援。則使輕于人以權(quán),己且為懷王,己且為宋義。惴惴??,戈戟交于夢寐,抑惡能不厚疑天下哉?然而其疑無救也。為漢王之腹心者項伯也,其兄弟也;追而迫之剄者呂馬童也,其故人也。從之于大敗之余者三十余騎,而兄弟姻亞不與焉。懷慝求援,而終以孤立。非?印不與者?而賊之,其親戚之叛已久矣。
(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漢高帝之二》,有刪改)
注:①?(wán)敝:殘缺,破舊。②繇(yóu):由,從。③靳:吝惜。④刀械:借指殺身之禍。⑤慝(tè):邪惡,惡念。⑥?(jì):毒害,憎恨。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伏于請王齊之日王:做齊王 B.奚必踐姑許之言而褻天之景命哉踐:履行
C.來有爽焉者也 爽:痛快D.漢高入關(guān)而抑之 抑:壓制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作者認為項羽失敗原因的一組是(3分)
①羽不惜屈已以下人,而靳天爵 ②瑣瑣姻亞,踞朊仕,持大權(quán),而士惡得不蔽
③羽,以詐興者也 ④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
⑤惴惴??,戈戟交于夢寐 ⑥懷慝求援,而終以孤立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信的關(guān)于項羽失敗的言論,可能是他想借此要挾漢高祖劉邦,從而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
B.韓信認為功臣應當分封城邑,他與君主做交易,暫且做了齊王,卻招致殺身之禍。
C.項羽的失敗,作者認為他過分倚重親人卻又受蒙蔽,嫉賢妒能,濫殺無辜,終致眾叛親離。
D.歷來對項羽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作者并不認可韓信吝嗇封爵的說法,卻對陳平的分析贊賞有加。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人主輕之,天下獵之;人主重之,天下榮之。(3分)
(2)況乎人主之固不可以是心市天下乎!(3分)
(3)抑惡能不厚疑天下哉?(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短文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諸侯危社薇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
以上就是為您提供的文言文《韓信數(shù)項羽之失曰》閱讀,愿大家有所收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04128.html

相關(guān)閱讀:《何琦,字萬倫》閱讀答案及翻譯
“劉幽求,冀州武強人”閱讀答案及翻譯(附解析)
《甘霖亭記 韓日纘》閱讀答案及翻譯
“鄒與魯拱”閱讀答案及翻譯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遍喿x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