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岱
若水雖成進士,而家甚貧,敝廬三楹,與風(fēng)雨鳥鼠共之。其旁僦①
田二畝,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斷炊,妻孥晏如,亦無怨色。長吏多其義,因共就問之,亦罕見者,或拜門外以去。紹守道沈靜瀾,其故同友也,自恃交誼,殷勤造請,稱疾以辭。因直前托視疾,入門窺見若水臥繩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程②
無腳,四角悉支敗瓦。聞客入,欲起逾垣。靜瀾先已豫慮之,則要其同四五人與俱往。見若水走匿床,
若水!人生會有交親,子何避之深也?”
若水曰:?我非避世鳴高者,顧自料福薄,不堪諧世,聊引分自安,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足矣。今諸公赫然見過,將共張③
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
客皆班荊④
,主人墻隅??然⑤
,客從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壚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練裙,馀即無有。客有壺簞,取之以進,為勉行二觴,強之亦不再舉?驼Z及世事,俯若無聞。即間有問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辭客而退。明日具錢米往遺之,再三辭。以此,諸長吏皆重違其意,亦未敢數(shù)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歲庚戌,無疾而終。身無長物,友人醵錢以殮。有遺命葬于原隱之丁斗壟。
外史曰:人臣稱委質(zhì)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憤而殉,以明節(jié)也。義衛(wèi)志,智衛(wèi)身,托農(nóng)圃之棄跡,下可見故主,無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節(jié)概為人所難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農(nóng)圃,扼腕終身,嗚呼,若水可以為難矣!
(選自《瑯?文集》卷之四,有刪改)
注釋:①
僦:租。②
程:床前的小桌。③
共張:又作“
供張”
,設(shè)帳張樂,盛禮款待。④
班荊:布草而坐。⑤
??然:灰塵蒙積的樣子。
鏈接材料
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jié)也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見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蓋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業(yè),各以得志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內(nèi)耳。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養(yǎng)鴛雛以死鼠也。足下無事冤之,令轉(zhuǎn)于溝壑也。
(選自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7.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因直前托視疾 因:于是,就
B.
日欲晡 晡:升起
C.
明日具錢米往遺之 具:準備
D.
扼腕終身 扼腕:惋惜
8.
對下列文中語句的解釋,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
分)
A.
若水不屈,蒞任甫一月,即掛冠歸。
若水不服從上級的無理要求,剛到任一個月,就被開除了。
B.
長吏多其義,因共就問之。
官吏們認為余若水的節(jié)義很多,于是一起去慰問他。
C.
自恃交誼,殷勤造請,稱疾以辭。
余若水依仗與沈靜瀾交情深厚,多次拜訪他,但靜瀾稱病婉拒。
D.
以此,諸長吏皆重違其意,亦未敢數(shù)造焉。
因為這個原因,官吏們都不輕易違背他的心意,也不敢經(jīng)常去拜訪他。
9.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丙戌,清兵渡過長江,余武貞先生被清軍逼迫沉江而死。余若水望江哭泣,悲痛兄長過早的死去,因此立下重誓不再渡江。
B.
余若水與鳥鼠生活的原因,是為了追求遠離世俗、怡然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
C.
余若水的朋友們?nèi)タ赐,是勸他不要明?jié)避世。而若水先生自認并非世外高人,只愿做一農(nóng)夫度過余生,用這一理由委婉謙和地表明不愿為清廷效力的心態(tài)。
D.
身為人臣,激憤而死,來表明自己的氣節(jié)。在上,用道義來捍衛(wèi)自己的志節(jié),用智慧來保全自己;在下,可以坦然地見舊主,不辱沒先人。這是余若水最難以被他人比及的節(jié)操。
10.
下面選項中,對相關(guān)文學(xué)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
廷試”
即“
殿試”
,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B.
文中“
癸未”
、“
乙丑”
、“
丙戌”
等時間名詞,采用的是“
天干地支紀法”
,也叫“
農(nóng)歷紀法”
。
C. “
避諱”
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專指對逝去的尊長不直呼或直書其名,如文中的“
諱增遠”“
諱煌”
。
D. “
傳記”
是一種常見的文學(xué)形式,根據(jù)相關(guān)材料,來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梢约o實,也可虛構(gòu)。
11.
文中說“
其旁僦田二畝,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斷炊,妻孥晏如,亦無怨色”
,是余若水及其家人隱居后的狀態(tài),這與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
的情感表現(xiàn)如出一轍。而余若水避世明節(jié)的情懷,又與《定風(fēng)波》中蘇軾用來表現(xiàn)自己灑脫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句相得益彰。(3
分)
12.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鏈接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
分)
(1
)用(/)給鏈接材料中劃橫線句子斷句。(5
分)
(2
)請找出文中余若水拒絕沈靜瀾拜訪,和鏈接材料中嵇康拒絕出仕的一個共同理由,用自己的話概括。(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04823.html
相關(guān)閱讀:《臧霸字宣高》閱讀答案及翻譯
《北齊書?高長恭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陽固,字敬安。性散儻,不拘小節(jié)!遍喿x答案(附翻譯)
閱讀:武侯問曰:“進兵之道何先-”
“楊慎,字用修,新都人”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