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的科學(xué)小游戲2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26.保溫瓶保溫的秘密:1)用錫紙和白紙分別包緊兩支溫度計的頭;2)把兩支溫度計放在距臺燈相等的距離;3)過一會兒,會發(fā)現(xiàn)包錫紙的那支溫度計溫度顯示稍低些。解謎:因錫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燈泡輻射的熱量反射出去,使熱量無法傳遞到溫度計上,這就是兩個溫度計顯示溫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溫瓶的瓶膽鍍上水銀的道理所在。

27.彎曲的水:1)打開水龍頭,讓水流細細地流淌;2)使勁用化妝棉紙摩擦吸管;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會被吸管吸引而變得彎曲。解謎:這是一個利用靜電原理的小實驗,被使勁摩擦后而帶有負電荷的吸管,接近細長的水流時,水中的正電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會出現(xiàn)彎度的水流。

28.水能吸水:1)在注射器里灌滿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2)針頭與膠管垂直,扎入膠管壁,停在膠管中間,針尖的斜口朝前;3)針頭插入藍墨水中,推動注射器活桿,由橡膠管中噴出的是藍水。解謎:推動注射器后,膠管里的水流動加快,快速流動的水的壓強比靜止的水的壓強要小。外界的大氣壓就把原本靜止的藍墨水壓進膠管里了,看起來好像是被豎直吸了上去。

29.自制冰花:1)把玻璃片放在熱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滿玻璃;2)把玻璃片放入冰箱,幾分鐘后,拿出玻璃片;3)玻璃片結(jié)了層白色的冰花。解謎:當玻璃外面的氣溫低于 0℃時,房間內(nèi)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溫就凝結(jié)成冰,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冰花。先讓玻璃靠近熱水,使它上面附著水汽,再放進冰箱,讓玻璃上的水汽遇冷而迅速凝結(jié)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來制作的。

30.自制冰棍:1)把紙杯中注入果汁,再插入一根筷子;2)把冰與鹽按8:2的比例放入碗中攪拌;3)將裝有果汁的杯子裝入冰中;4)果汁凝固后就制成冰棍啦!解謎:冰與鹽混合后,可以達到最低溫度零下20℃,這與常用制冷設(shè)備的溫度是一樣的。

31.自制汽水:1)加入1/4的涼開水.5勺糖.1/2勺蘇打;2)等糖和蘇打溶化后,放一勺檸檬然后擰緊瓶蓋,充分搖光飲料瓶,放在冰箱里一段時間;3)哇,汽水制成了。解謎:我們在超市買的汽水主要成分是蘇打和檸檬酸,汽水冒氣的原因主要是蘇打和檸檬酸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們用蘇打和檸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樣的吱吱冒氣的汽水。

32.糖果溶化的速度:1)把兩塊糖用線栓起來;2)在手中調(diào)整線的長度,使A比B短;3)把C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兩杯水里,A懸在水面,B懸在水中;4)A完全溶解了,B溶化的速度第二,C才溶化了一小部分。解謎:糖塊在水中的位置越低,溶化速度越慢;糖塊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因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對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較大的糖溶液,令水的對流減慢。而吊在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對流。糖的位置越高,水對流的范圍越大,糖就越容易溶化。

33.恰浮瓶中央:1)在水中加食鹽使之變成淡鹽水;2)沿著玻璃杯的邊慢慢注入清水,使水和鹽水恰好分成兩層;3)放入雞蛋,雞蛋怎么也沉不下去了。解謎:這是利用了雞蛋.水.鹽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雞蛋的比重大于水,卻比食鹽水小,因此它就在水和食鹽水的分界線上靜止住了。

34.魚在熱水中撈:1)把小魚放入注滿水的試管里;2)加熱試管上端;3)水沸騰了,可魚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動著。解謎:水在加熱后,熱是向上傳遞的,因此試管上方的水雖然沸騰了,卻不影響下方的水,魚依然能夠存活。

35.自制防霧眼鏡:1)在干凈的玻璃片中間涂一層薄薄的洗滌劑;2)把涂有洗滌劑的玻璃片上一面朝下,放在盛有開水的暖瓶口上方;3)幾秒鐘后,沒有涂洗滌劑的一部分布滿水珠,所以在眼鏡上涂上薄薄的洗滌劑,你就不會為眼鏡“起霧”而煩惱了。解謎:水蒸氣遇冷會在玻璃片上凝結(jié)成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收縮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線散射,所以視覺效果就不清楚了。洗滌劑能減低水的表面張力,使水蒸氣不能凝結(jié)成小水珠,只是緊貼玻璃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所以玻璃片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36.油里的冰塊:1)先把一個冰塊放入半杯冷水中,再把另一個冰塊放入半杯油中;2)我們會發(fā)現(xiàn),水杯中的冰塊是浮著的,而油杯中的冰塊是沉入杯底的。解謎:就密度而言,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冰塊可以浮在水面上,但冰的密度比油的密度要大,冰塊就下沉了。

37.冰塊融化的溫度:1)在兩個杯子里倒入等量的涼水,把兩個冰塊分別放在兩個玻璃杯中;2)拿小木棍把其中一個冰塊壓到杯底,不讓它浮上來;3)10分鐘后,用溫度計測量兩個杯子里的水溫,會發(fā)現(xiàn)冰塊浮在表面上的那杯水溫度要低一些。解謎:冰塊溶化吸收熱量,這使得它周圍的空氣溫度降低,冷空氣帶走水的熱量,也使水溫降了下來,所以浮出的.與空氣有接觸的冰塊令人降溫快。而當冰塊被壓在杯底時,受冷的只是杯子和冰塊相接的那部分水,這就使水溫降低得慢一些。

38.不聽話的紙條:1)用剪刀把紙裁成30厘米長,5厘米寬的紙條;2)拿著紙條放在下嘴唇處,用力吹氣,使氣流向你腳尖的方向;3)任你怎么吹,紙條不但不下垂,反而倒卷上來,直沖著你的鼻子。解謎:對著紙條吹氣的時候,從紙上方?jīng)_出的氣流的速度比較快,就降低了紙上方空氣的壓力。這時,紙下方的大氣壓力相對大于紙上方的空氣壓力,就把紙條向上推,所以它會倒沖上來。

39.飛起來的熱氣球:1)用細鐵絲圈成一個跟塑料袋口大小相同的環(huán),鐵環(huán)中間要做成一個尖突起;2)用透明膠把鐵環(huán)粘在塑料袋開口處,塑料袋要把鐵環(huán)裹在內(nèi)側(cè),中間的尖突起要朝向袋子里面;3)用棉花沾上少許煤油,固定在尖突起上,用火點燃;4)塑料袋慢慢變鼓,哇,飛起來了。解謎:氣球飛起來是因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對流緣故,塑料袋中的空氣被持續(xù)加熱,體積變大,重量變輕,最終飛向天空。

40.扎不爆的氣球:1)氣球吹大后,用繩系好口;2)取一小塊透明膠帶,貼在氣球上;3)用針在貼著透明膠的地方扎氣球;4)氣球沒有發(fā)生爆裂聲,像漏了氣的車胎一樣,慢慢癟下去。解謎:氣球被扎破后,溢出的空氣會造成一股壓力,如果不貼透明膠,肯定會發(fā)出很大的爆裂聲。而透明膠比較堅固,它可以阻擋空氣沖出造成的壓力,所以氣球不會爆,防爆車胎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41.停在漏斗里的果汁:1)把漏斗插在玻璃瓶上,用橡皮泥粘住漏斗和瓶口外部連接的地方,使它們連成整體,中間不能進空氣;2)向漏斗里倒一些果汁,果汁并不會像通常那樣順暢地流下去;3)開始只有少量滴入玻璃瓶,剩余果汁則全部停在了漏斗里不動。解謎:玻璃瓶里充滿空氣,當注入果汁時,漏斗柄里外都被堵住不透氣了。瓶里的空氣受困而沒有出路,也沒有多余的空間容納果汁進入,果汁就被空氣頂住了,在漏斗里變成了懸空狀態(tài),如果把堵在瓶口外面的橡皮泥戳開一個小洞,讓瓶里的空氣跑出來,果汁就能照常流進玻璃瓶里去了。

42.測量空氣比例:1)在大瓶上畫上十等分的刻度;2)在盤中加藍墨水并把蠟燭放好;3)點燃蠟燭,扣上大瓶子,火焰慢慢變小;4)火焰熄滅后,盤中的水開始進入瓶中,瓶中水的位置會高出盤子,占瓶子體積的1/5。解謎:當玻璃瓶倒扣在裝水的盤子里,玻璃瓶中的空氣與外界隔絕了。蠟燭在瓶內(nèi)燃燒,最后耗盡了里面的全部氧氣,這時蠟燭熄滅。蠟燭燃燒時所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是可以溶于水的,這樣,原本屬于氧氣的部分在瓶中空了出來,瓶外大氣壓作用使瓶內(nèi)的水上升,顯示的就是氧氣的比例。因為氧氣的體積占了空氣20%的比例,所以瓶子外面被壓入瓶中的水就大約占整個瓶子體積的1/5。

43.在墻上轉(zhuǎn)動的吸管:1)用紙包上吸管,上下反復(fù)擼幾下;2)將吸管接近墻面;3)吸管在墻上滾下來了。解謎:這是利用了摩擦吸管產(chǎn)生靜電的原理,吸管在帶電的狀態(tài)下貼近墻壁,墻壁上會產(chǎn)生正電荷,墻壁對吸管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使吸管貼在墻壁上滾下來了。

44.自動沉浮的紐扣:1)倒大半杯碳酸汽水;2)將紐扣投進汽水里,慢慢沉低;3)靜置兩分鐘,紐扣浮上來了;4)紐扣開始自動沉浮了。解謎:紐扣進到汽水里,碳酸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馬上聚集到它表面,這個浮力會慢慢積累到足以抬起紐扣的重量,于是紐扣就好像自動浮出水面了。當?shù)竭_水面后,二氧化碳揮發(fā)到空氣中去,紐扣受到的浮力減小,它又會沉入杯底,因為二氧化碳的聚集與揮發(fā)在循環(huán),上面的現(xiàn)象就會重復(fù)出現(xiàn),只要你掌握好紐扣上下的時間,便會像變魔術(shù)一樣主宰紐扣的沉浮。

45.模擬的撈沉船:1)大盆里盛半盆水,將鋁箔捏成小船的樣子;2)小礦泉水瓶中裝滿水,放進大盆后,在瓶上扎幾個孔。用線繩把“鋁船”和小礦泉水瓶綁在一起;3)把塑料管一端套在礦泉水瓶口上,另一端放在盆外,用嘴對著塑料管口吹氣,可以看到礦泉水瓶中的水會從扎了小孔的地方冒出來;4)瓶子慢慢被吹進去的氣體充滿,最后帶著“鋁船”浮出水面。解謎:這其實就是模擬打撈沉船的原理,小礦泉水瓶裝滿水沉底后,像一個打撈起重裝置,把它和“船”連在一起,通過送入氣體而排出瓶里的水。這樣,瓶子受到的浮力就大于它本身重量與“船”重量的總和了。所以,礦泉水瓶最終能帶著“船”一同浮上來。當然,我們用的這些裝置比實際打撈時的簡單得多。

46.鉛筆尖刺穿裝水塑料袋:1)塑料袋中注入水,用手攥住袋口;2)朝著袋子,猛扎進去一支削得尖尖的鉛筆;3)鉛筆刺中了袋子,水一點都沒有漏出來,再扎三四支鉛筆都沒問題。解謎:塑料袋子被鉛筆突然刺中,產(chǎn)生了一種摩擦熱,被刺進去的塑料部分收縮起來,而緊緊裹住鉛筆,密不透氣,所以水流不出來。

47.漫畫書的瞬間合體:1)把兩本漫畫書每隔3-5頁交插在一起,最后,兩本書組合成一體,復(fù)合部分大約有1/3;2)手持兩本書的兩端往外拉伸,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兩本書緊緊地咬合在一起不能分離。解謎:這是利用摩擦力的原理。書頁如果卷曲了或雜亂地相互插入,就不會很好地咬合住。同樣原理也可運用于手帕。

48.模仿伽利略:1)首先要兩手分別握著鐵球和玻璃球,站在凳子上;2)聽我的口令;3)結(jié)果是兩個球同時落在地面上。解謎:如果你覺得同體積的鐵球比玻璃球重,所以它會先落地,那你就錯了。很久以前的人們也認為輕重不同的物體從等高處落下時,重的物體會落得快些,直到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上證實了“自由落體定律”,人們才明確知道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時,同時落地,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guān)。

49.抗震藥瓶:1)三個藥瓶,一個空著,另一個加入一半的沙子,第三個加滿沙子;2)擰緊蓋,三個藥瓶并排立在書上,將書傾斜一定角度或稍加晃動;3)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最先倒的是裝滿整瓶沙子的最不容易倒下。解謎:三個藥瓶與書接觸的底面積相同,但重心越低的就越能保持穩(wěn)定。半瓶沙子重心偏低,不容易因外力而倒下,裝滿沙子的與空的藥瓶重心都在中間位置,相對容易倒下。

50.火柴拱橋:1)拿出5根火柴,在桌面上擺出一個拱形,點燃蠟燭后,用滴落的蠟油粘在每兩根火柴之間的連接處,可以在拱形兩面都滴蠟油,盡量接得牢固;2)把“火柴拱橋”立起,橋兩端用橡皮泥固定在桌面上,用細線綁幾個火柴盒,掛到拱形最高點;3)再制作一個直線形的火柴橋,同樣進行試驗,會發(fā)現(xiàn)它沒有“火柴拱橋”那么能承重。解謎:與直線結(jié)構(gòu)相比,曲拱結(jié)構(gòu)承受外力的能力更強,這是因為曲拱形結(jié)構(gòu)可以把外界的壓力向兩邊分散開去,使自身的堅固性更大,修建拱橋也是遵循著這樣的道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05894.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物理復(fù)習(xí):快速解題方法和技巧!